315曝光“電子簽”高利貸,借貸寶有來頭,開發企業曾上榜四川“專精特新”名單

315曝光“電子簽”高利貸,借貸寶有來頭,開發企業曾上榜四川“專精特新”名單
2025年03月16日 08:46 市場資訊

專題:2025年金融315投訴曝光臺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在線

  2016年曾因裸條事件被央視曝光的借貸寶,在今年的315晚會上再度被點名。在央視記者的采訪視頻中,該公司相關工作人員稱,“我們現在已經做得比較大了。”

  此次被點名因借貸寶平臺采用一種新型的“電子簽”實現陌生人借貸,該平臺上聲稱可開具法院認可的借條及欠條。使用同樣模式的平臺還有人人信,該平臺產品經理表示,“我們相對更隱蔽”。按相關借款人提供的借款金額及利息粗略計算,該平臺年化借款利率竟然高達5959.81%。

  至于如何規避高利貸業務的監管,上述產品經理甚至指出,通常通過做假賬號來規避風險,人臉識別甚至不需要人活著,以此暗示去世人的信息也可以用來做假賬號。

  這些借貸平臺為何如此猖獗?背后又是哪些公司及資本在運作?

圖片來源:圖蟲圖片來源:圖蟲

  借貸寶開發企業上榜四川“專精特新”名單

  找陌生人借錢竟然真能借到,到底是誰在操縱這些放款平臺?

  今年315晚會中曝光了這些借貸平臺的資金套路。一名借款人洪先生在借貸寶平臺按照放款人要求,分別簽署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欠條和借條。洪先生稱,自己向放款人借款5000元,但實際只收到3500元轉賬,平臺欠條上的借款金額已登記為5000元,更要命的是,平臺要求洪先生在7天時間內額外還1500元利息,借款人這才意識到自己惹上了高利貸。

  為何能向陌生人借到錢?平臺采用了線上簽訂正規電子簽協議,實際交易則并非在該平臺,而是在微信、支付寶等平臺實現交易。維權的難度在于,平臺通過隱瞞真實放款人身份導致借款人無法識別真實身份信息,遭遇了暴力催收也無法通過法律渠道起訴。

  人人信平臺產品經理還表示,為規避借款人追息,平臺會通過開立假賬號,并將賬號所有人設置為老人、殘疾人等人群,從而躲避相關法律的監管。

  這些借貸平臺背后的金主到底是誰?

  時代財經下載了“借貸寶”APP,該平臺的主體顯示為成都借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借寶科技”),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18年,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一家以從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為主的企業,企業注冊資本1000萬元,而實繳資本僅20萬元,法人是王璐。

  通過天眼查穿透,借寶科技的實控人是吳剛,總持股比例為30.58%,而吳剛也是同創九鼎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鼎投資”)的實控人。

  借貸寶作為一款互聯網金融產品,由人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人行科技”)于2014年發起,早期由九鼎投資等出資設立,吳剛擔任董事長。目前,人人行科技的兩大股東為成都借寶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借寶信息”)和思運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分別持股99.9%和0.1%,成都借寶信息的實控人指向借貸寶(香港)有限公司。

  時代財經在借貸寶官網查詢到,借貸寶于2015年8月實現A輪融資20億元,2016年1月實現B輪融資25億元,2017年12月實現C輪融資20億元.其官網還顯示,2023年8月,借寶科技還上榜了四川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

截圖來源:借貸寶官網截圖來源:借貸寶官網

  人人信多位股東去年退出

  在315晚會中同樣因“電子簽”被曝光的借貸平臺還有人人信,其背后企業主體是人人信(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人信”)。

  人人信被曝光的案例則涉及借款人王女士,由于急需資金周轉,王女士在人人信平臺用電子簽借了30000元,到賬14000元,被扣除16000元,平臺回應稱是利息,王女士發覺陷入高利貸,但與借貸寶一樣,由于放款主體身份不明,仍然無法通過法律程序解決。

  時代財經在天眼查平臺查詢到,人人信天津曾用名是北京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位于天津市,是一家以從事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為主的企業。企業注冊資本2260萬元,實繳資本2160萬元,并且,該公司于2017年完成天使輪融資。

  人人信天津的歷史股東馬衛東、劉浩、杭州云卓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集中在2024年6月24日退出股東行列,退出時,馬衛東持股63.21%,劉浩持股15.99%,杭州云卓投資合伙企業持股10%。

截圖來源:天眼查截圖來源:天眼查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馬衛東是今借到創始人兼CEO、A+課堂派聯合創始人,曾創立360狀元網、小二生活服務平臺。

  與借貸寶一樣,今借到也曾卷入裸貸事件,2016年女性“裸條借貸”事件被曝光后,有借過相關貸款的女大學生曾向媒體表示,自從借貸寶“管得嚴”之后,很多借貸關系轉移到了今借到這個平臺上。

  2017年,出現相關事件后,今借到平臺法人代表馬衛東曾對澎湃新聞表示,“我們不是放貸平臺,也不管催債,只是做電子借條的。”

  事實上,上述平臺此前也被曝出不好消息。2023年2月,四川內江市公安局披露,有組織自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期間,分別利用“借貸寶”等平臺和“恒豐e貸”等APP,虛增與“砍頭息”金額一致的“保證金”,累計向全國31省市大量受害人實施“套路貸”詐騙,非法獲利上億元。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3-26 中國瑞林 603257 --
  • 03-24 首航新能 301658 --
  • 03-18 開發科技 920029 30.38
  • 03-17 浙江華業 301616 20.87
  • 03-14 勝科納米 688757 9.08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