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觀新聞


能獲得專業的健身指導服務,不用擔心健身教練整天賣課,如果搬家或是身體原因還可以要求退卡退費……,這些說到健身者心坎里的訴求,如今已經成為現實。3月14日下午,《上海市體育健身行業會員服務合同示范文本(2025版)》《上海市體育健身行業健身指導服務合同示范文本(2025版)》(以下簡稱《會員服務合同》《健身指導服務合同》)在滬發布。
預防潛在的民事糾紛
今年3月1日,《上海市體育健身行業預付式消費經營活動監管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實施辦法》)正式實施。《實施辦法》首次明確體育健身行業預付款“限額、限期、限次”。即經營者對同一消費者一次性收取會籍類預付款金額在5000元以下、時長在24個月以下;課時類(團操、私教、泳教等)預付款金額在20000元以下、次數在60次以下;儲值類等(兜底)預付款金額在5000元以下。經營者對同一消費者收取各類預付憑證預付款總計不得超過20000元。

兩份合同示范文本發布也是《實施辦法》執行過程中配套的組合拳。本市體育健身休閑活動、體育場地設施管理領域的經營者以收取預付款方式提供服務的,向消費者銷售會籍卡和私教等課程時,當事人可選擇使用合同示范文本。當日,首批37家健身品牌和公共體育場館代表(涉及782家門店和場館)率先簽署使用合同示范文本承諾書。
合同示范文本進一步強化消費者權益保障。載明收費標準、合同金額,實現明碼標價;縮減退費周期,在繼續沿用7天冷靜期規定的同時,將冷靜期及其他情形退費周期分別縮減至5個工作日、15個工作日。
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在《健身指導服務合同》中設立是否指定教練內容;在《會員服務合同》中增加監護人內容,實行“一人一合同”方式,為多孩家庭“量體裁衣”。
整體內容保持統一,按應用場景區分為會員服務和成年人健身指導服務,前者對應行業會籍類和儲值類預付憑證,后者對應私教、團操等課時類預付憑證。消費者與經營者可以根據實際選擇的健身服務,選擇簽訂一份或同時簽訂兩份合同。

合同示范文本出臺前,制定機構充分征詢并采納了上海市律師協會體育專委會的意見建議。專委會主任、上海星瀚律師事務所主任衛新表示,新版合同對規范和引導市場主體的行為,可以發揮積極的作用,也能夠有效預防潛在的民事糾紛,從源頭化解矛盾。特別是對預付式消費風險透明化,強化了經營者的告知義務,其中會籍時長、私教課有效期時長不建議超過健身房場地租賃期限,能一定程度預防超賣的現象。此外,示范合同在合同變更解除、場所管理制度、不同情形下的退費標準、余額計算公式等細節方面也作出了周到的條款設計,既保障消費者信息安全,又維護了經營者正當的經營權。
尋求行業變革之路
“加伍磅”健身房是首批使用合同示范文本的試點健身房。創立于2019年的“加伍磅”健身房,目前在上海已有六家連鎖門店,是較早向月付制模式轉型的健身房之一。
“加伍磅”創始人張哲瑜表示,相較于單次成交金額,他們更看重會員的續費情況。“比如對于初次購買私教課程的消費者,我們會推薦6節課的小課包,讓他們在沒有太大經濟壓力的情況下體驗課程服務。很多會員之后都會選擇24節課的課包,價格在1萬多元,比較符合市場定位,也能滿足會員長期健身的需求。由于合同示范文本對課程價格有限制,我們唯一需要調整的是原來20800元的課程,相應減少了課程的節數,企業的經營模式和其他方面沒有太大變化。”

推動“三限”規定落地,將促使經營者合理設定預收資金規模,從“銷售導向”回歸“服務優先”。“加伍磅”健身教練葛榮正告訴記者,自己原來在商業健身房工作時背負著銷售業績壓力,現在的工作重心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我可以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產品交付上,專注上好每一節課,認真服務好每一位會員。業余時間自己也積極參加各類外部培訓,學習最新的健身理念和訓練方法。”
羅思杰曾是某健身大品牌旗下的一名教練,2013年他創業開出DP私教工作室。他認為,店要開得長久,復購率必須要高。換句話說,學員要認可門店和教練,愿意持續在這里投入真金白銀。羅思杰透露,DP的門店復購率接近70%,跟著練了五六年甚至十年的老學員不在少數。“我們提倡的就是讓大家在這里找到歸屬感,一邊努力一邊收獲快樂。”

市健身健美協會秘書長孫崇表示,隨著消費理念轉變,滬上一些健身品牌、工作室也都在轉變經營模式。目前,大部分健身企業,尤其是新晉品牌和工作室都已主推或全部發行月付制、小課包等符合“三限”規定和消費趨勢的產品,從拼業績到拼服務、拼口碑,大家都在積極尋求行業變革之路。
輕量化消費模式是趨勢
“五氧健身”位于新江灣城社區市民健身中心內,這里的健身人群以周邊工作和生活的中青年為主。記者看到墻上的預付式消費經營活動公示一目了然,健身次卡9.9元、月卡99元、季卡269元、年卡999元,私教包月2000元。

范小姐每周會來健身三到四次,實惠的價格和靈活的付費方式,是她選擇“五氧健身”的主要原因。“2000元私教包月的形式,相較于我之前了解市面上三四百元一節課來說,有著不小的吸引力。這里上課的體驗也比較舒適,不會有教練推銷課程。如果遇到出差、過年回老家的情況,還能辦理停卡服務,非常人性化。”
得知“五氧健身”還是《實施方法》出臺后本市首批設立專用存款賬戶的試點,范小姐表示“更放心了”,“之前朋友就遇到買私教課后健身機構跑路索賠無門的情況,其實很多人都有健身需求,關鍵是如何降低風險,建立消費者的信任感。”

上周發布的《2024中國運動健身行業數據報告》顯示,2024年消費者對健身月卡、私教小課包(10節內)以及健身周卡的購買份額迅速增長,增長率達到60%以上。美團提供的最新消費數據顯示,截至3月12日,上海地區提供月卡或短期課團購門店已有1200多家(占合作門店的52%);同比增長137%。新政落地兩周來,短期團購門店數增長達7.4%。
上海體育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楊倩告訴記者,2024年健身行業呈現出兩極化發展態勢。部分固守傳統消費模式與經營模式的健身房和健身工作室,由于無法適應市場變化,出現了一定數量的關停,倒閉率上升。而那些積極創新、勇于擁抱變化的小型健身工作室則迎來了發展機遇。它們推出的輕量化消費模式和產品,契合了當下消費者的需求,不僅數量不斷增加,業務也在持續擴張。以上海、江蘇和浙江為例,年增加數量均超過1000家,成為行業發展的新亮點。

楊倩認為,體育健身休閑業在體育產業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顯,更多的健身企業需要順勢而為,“消費者在健身消費上更加理性,不再盲目追求高價、長期的健身服務,轉而青睞月卡、周卡等輕量化消費模式。這種消費觀念的轉變,也在重塑著健身行業的市場格局。”
原標題:輕量化消費將引領健身市場,這兩份合同示范文本讓維權者的腰桿更硬了
欄目主編:陳華 圖片來源:海沙爾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秦東穎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