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在線

3月13日,中國印鈔造幣集團發布聲明稱,近期收到群眾反映,有不法分子冒充公司在網站及App中發售虛擬貨幣。公司鄭重聲明,從未通過任何途徑發售虛擬貨幣。請廣大群眾謹防上當受騙,避免自身經濟利益損失。
官網介紹,中國印鈔造幣集團有限公司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出資的大型國有企業,集人民幣設計、研發、印制并服務于現金全生命周期管理。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下轄23家大中型企業(含1家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中鈔研究院),包括7家印鈔公司、3家造幣公司、2家鈔票紙生產企業,3家特種防偽、特種油墨、雕刻制版等專業公司和7家市場型企業。
中國印鈔造幣集團被傳發售虛擬貨幣,不僅暴露了虛擬貨幣領域的監管漏洞,更折射出國有企業品牌信任被濫用的深層危機。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虛擬貨幣詐騙案件達12.3萬起,涉案金額超87億元,其中63%的案例涉及偽造知名企業背書。
當下,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法呈現三大特征。
首先是技術偽裝升級。不法分子通過克隆官網、開發高仿 App,將虛擬貨幣包裝成 “官方數字人民幣衍生品”。某案例中,詐騙平臺宣稱 “中鈔集團限量發行數字金幣”,承諾年收益 30%,吸引投資者超 5 萬人。
其次,背書偽造逼真。監管部門調查發現,部分詐騙平臺竟宣稱與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合作,利用公眾對法定貨幣的信任實施欺詐。為打造逼真背書,不法分子甚至偽造營業執照、授權文件,甚至 PS 領導人合影。
第三,話術精準誘騙。不法分子利用 “區塊鏈革命”“國家戰略” 等概念,將虛擬貨幣與數字人民幣混淆。某 App宣傳文案稱:“響應國家號召,參與數字經濟紅利,投資即享央行擔保。”
而信任危機的發生存在三重根源。首先是品牌價值的 “虹吸效應”。中國印鈔造幣集團作為法定貨幣印制企業,其品牌信任度高達92%(2024年消費者調研數據)。這種信任被不法分子利用,導致詐騙成功率較普通平臺高47%。
其次監管存在滯后性。虛擬貨幣交易雖被禁止,但相關詐騙案件偵破周期長達6-12 個月。2024 年公安機關凍結涉案資金僅占損失總額的18%,追贓挽損能力不足加劇了詐騙分子的囂張氣焰。
另外,公眾認知存在誤區。調查顯示,43%的受訪者誤認為 “數字人民幣等同于虛擬貨幣”,68% 的人對區塊鏈技術缺乏基本認知。這種認知偏差為詐騙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