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拍”疑云:低價搶拍的黃金訂單難產

“17拍”疑云:低價搶拍的黃金訂單難產
2025年03月13日 20:11 媒體滾動

專題:2025年金融315投訴曝光臺

  原標題:3·15守護消費|“17拍”疑云:低價搶拍的黃金訂單難產

  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北京商報金融調查小組

  這兩年,若問投資領域的風口何在,黃金無疑占據一席,甚至C位。傳統金店門口排成長龍,銀行的投資金條常常處于斷貨狀態(tài),線上交易平臺的流量更是呈井噴式增長,黃金投資熱在年輕一代中持續(xù)升溫。在這股熱潮中,“17拍”走入大眾視野。與常見的黃金交易模式有所不同,“17拍”采用“S2B2C+搶拍”方式運作,銷售的黃金產品每克單價比市場低不少,吸引大量消費者涌入。然而,多位在“17拍”購買黃金的消費者發(fā)現,他們的訂單遲遲未發(fā)貨,申請退款也屢屢碰壁。更詭異的是,當部分消費者不堪等待,選擇向12315等機構投訴后,還出現了壓價回購黃金產品的“接盤俠”,是什么原因導致了訂單數月不發(fā)貨?誰又來為消費者保駕護航?

  “17拍”搶拍模式興起

  黃金價格勢頭正猛,屢屢刷新紀錄,黃金投資熱潮也被稱為“90后”“00后”的“血脈覺醒”。

  一片熱鬧聲中,一個名為“17拍”的平臺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目光,李政(化名)就是其中一員,最早,他通過社交群知曉了“17拍”,和許多消費者一樣,李政被平臺的價格優(yōu)勢所吸引。

  “在平臺購買黃金不需要收取工費,每克重的售價比市場價便宜十幾元錢?!睆睦钫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2024年6月—2025年1月,他基本上每個交易日都會參與搶拍。

  金價實打實的優(yōu)惠是眾多消費者入場的原因,那么“17拍”的交易規(guī)則是什么?又是如何運作的?北京商報記者決定深入平臺一探究竟。

  在社交媒體上,有關“17拍”的推介信息廣泛傳播,“國家平臺,放心投資”“獨特交易模式,讓你輕松玩轉黃金”等推介語頗為吸睛。北京商報記者設法加入了一個“17拍”交流群,在群里,眾多消費者圍繞黃金投資話題討論得熱火朝天。在表達了想要投資黃金的意愿后,很快,群主就發(fā)來了邀請碼。

  按照指示,北京商報記者填寫了手機號、邀請碼和驗證碼,順利注冊了“17拍”小程序。官方頁面顯示,“17拍”是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深圳文交所”)黃金首飾珠寶名表交易運營服務中心依據“S2B2C+搶拍”創(chuàng)新模式打造的綜合服務平臺,業(yè)務涵蓋數字珠寶、名表發(fā)售,二手珠寶和名表交易。

  不同于常見黃金平臺的交易模式,“17拍”的交易規(guī)則頗為復雜。平臺于每日9:30—11:30、13:30—15:30、20:30—23:30開市,買家通過搶拍獲得產品,價高者得,在競拍前,需要繳納出價金額15%的保證金,若搶中拍品,保證金會轉化為部分成交款。例如,一款底價2000元的黃金產品,想參與搶拍需支付300元保證金,若經過多輪出價,消費者最終以2500元的價格成功拍下黃金產品,之前繳納的保證金就會自動轉為這2500元成交款的一部分。這時,消費者應于3日(部分標的為24小時)內完成付款,如果未按時繳納,保證金則會被平臺扣除,不予返還。

  目前,根據“17拍”小程序頁面的介紹,目前平臺已有周大生、周六福等商家入駐。在發(fā)送邀請碼的群主口中,搶拍黃金產品必須加快手速,否則貨物會出現秒沒的情況。對此,北京商報記者隨機進行了實測,以一款周六福碧玉環(huán)光手鏈G055G014—綠(2.99g)產品為例,這款產品售價為2131元。記者只出價一次就搶拍成功,并未存在“手慢無”的競爭態(tài)勢,群主口中的催促搶拍或只為烘托氣氛。

  將手鏈價格與金店售價對比,3月13日,當前周六福足金999價格為890元/克,手鏈克重為2.99g,總價值為2661.1元,相較“17拍”價格高出530.1元。

  多位消費者遇延遲發(fā)貨

  起初,一些謹慎的消費者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拍下小克重的黃金飾品;隨著對平臺規(guī)則愈發(fā)熟悉,他們的目光不再局限于小克重飾品,轉而投向了更具投資價值的金條,搶拍投入也不斷增加。

  今年初,國際金價迎來“開門紅”,疊加節(jié)日因素推動,市場掀起了“購金熱”。察覺到市場動向,李政1月3日在平臺購入了一根金條,預計發(fā)貨時間為1月23日。然而,1月7日,平臺突然發(fā)布通知,聲稱各大品牌商戶貨源緊張,部分產品因工廠人力不足、訂單量大等因素,出現延遲交貨的情況。但等到3月初,李政購買的金條還未能發(fā)貨。

  不單單是李政的訂單“難產”,不少消費者也有相同的遭遇。在等待多日無果后,部分消費者無奈之下選擇申請退款,但平臺對于這些退款申請并未直接予以通過。

  消費者西顏(化名)已等待了兩個多月,2024年12月23日,她在“17拍”平臺入手了500克金條,最初承諾拍中當天起第20天發(fā)貨,后持續(xù)延期。深感不安的西顏曾嘗試向平臺申請退款,卻未能如愿。當時“17拍”給出的解釋為,“訂單已經下單到工廠,沒辦法退款,后續(xù)要看工廠進度,如果已正常排單生產會給準確發(fā)貨時間,如果還沒有生產,可以申請退款”。

  在眾多消費者的焦急等待中,“17拍”于1月中旬公布了延期發(fā)貨的補償方案,將按照每件產品重量×0.2元×延遲天數給予補償。延期天數從預售期20天滿后的第一天開始計算,直至訂單實際發(fā)貨的前一天為止。補償將以退差的形式發(fā)放至消費者的平臺余額中,可以用于消費或提現。

  不過,這一方案引發(fā)了眾多消費者不滿。西顏表示:“平臺沒有對賠償規(guī)則作出任何解釋,也完全不接受協商請求,面對咨詢就是機器人版的客服回復。”而且,如果想要提現,還需要向平臺繳納1%+3元手續(xù)費。

  對于發(fā)貨難、退款補償一事,北京商報記者聯系到深圳文交所客服人員,對方表示,“發(fā)貨慢和工廠有關,有一批貨工廠還沒生產出來,現在也是積累特別多的問題?,F在我們也在積極找其他方式,比如說換一個廠商,或者是聯系多一些廠商保證供貨。工廠造完之后,趕緊發(fā)出去盡量不拖了”。深圳文交所北京業(yè)務聯絡處客服提到,“不是不發(fā)貨,是時間有點緊,爆倉了,已經有一些貨物陸續(xù)補發(fā)了”。

  “接盤俠”伺機壓價回收

  除了苦苦等待,更有一些消費者遭遇了訂單存在卻被強制關閉的情況。

  周立(化名)已經是“17拍”的老顧客,他在“17拍”累計消費了100多萬元,所購商品主要為金條和金飾。2024年12月下旬,周立多次通過小程序搶拍,在遭遇延遲發(fā)貨、不認可補償方案等糾葛后,周立選擇向12315、深圳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投訴。此后,平臺工作人員曾聯系周立讓他撤銷投訴,雙方溝通未果,平臺于2025年2月下旬強制關閉了他的訂單,搶拍資金和延遲發(fā)貨補貼退回至平臺充值賬戶。

  也就是說,在長達數月的等待、溝通時間后,周立不僅沒有獲得金價上漲的收益,甚至想提現充值賬戶中的搶拍資金還需要支付手續(xù)費。

  周立認為,“自己拍下并成功支付后,‘17拍’平臺應按期交付標的物,標的物歸屬權應屬自己,但平臺卻毫無半點商業(yè)契約精神,在未與本人溝通的情況下私自關閉,拒絕交付標的物,并未對強行關閉訂單作出賠償”。周立直言,不能僅僅因為不認可平臺給出的補償方案,就隨意關閉訂單。

  西顏的一筆金飾訂單也遭遇了強制關閉的情況,不過,平臺只退還了搶拍資金,并未進行補償,此后,西顏再度找到平臺方溝通,補償資金才發(fā)放至充值賬戶。

  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德悅認為,如果平臺無正當理由單方面關閉訂單,屬于單方面違約,侵害了消費者要求繼續(xù)履行合同的權利。平臺強制關閉訂單可能導致消費者已支付的資金被長期占用或退款拖延,侵害了消費者的財產權。平臺通過強制關閉訂單或轉賣訂單,變相剝奪消費者按約定價格獲取商品的權利,尤其在金價上漲等市場波動時,可能涉嫌利用規(guī)則轉嫁成本風險,侵犯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

  “17拍”平臺負責人李先生否認了強制關閉訂單的情況,他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平臺不存在強制關閉訂單,在接到投訴后,平臺會安排客服人員和消費者進行溝通,如果客戶不愿意等待,可以選擇將商品轉賣或者直接申請退款,這兩種方式都是可行的。只要超過產品預售時間,都會給補償。

  不過,根據北京商報記者獲取的一份聊天截圖,疑似李先生的微信號曾對來咨詢的用戶表示,“不撤投訴會被關閉訂單。對于投訴,只有退款最簡單直接”。

  由于部分消費者不認可平臺的處理方式,紛紛選擇通過維權平臺進行投訴或在社交平臺發(fā)帖求助。此后,部分消費者遇到了“接盤俠”。

  從周立提供的截圖信息來看,一名大生保值購(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生保值購”)的工作人員聲稱,可以幫忙對接轉賣人士。在深圳文交所網站頁面中,黃金首飾珠寶名表交易運營服務中心頁面的企業(yè)介紹便是大生保值購,該公司成立于2019年,經營范圍廣泛,涵蓋珠寶首飾零售與批發(fā),貨物進出口,珠寶首飾回收修理服務,藝(美)術品、收藏品鑒定評估服務等。公司大股東為自然人詹輝煌。

  雖然周立當時沒有同意這一方案,但另一位用戶麗安(化名)因急于止損,選擇了通過轉賣人士將訂單轉出。“有陌生人聯系我,說可以接手我的單子,從小程序上改價,按600元/克賣給他們,雖然較購買的價格出現了虧損,但我也相當于退坑了?!丙惏哺嬖V北京商報記者,這位第三方轉賣人員自稱能直接與平臺內部人員對接,進行修改訂單的操作。最后,麗安以每克虧損15元的結果“終止”了訂單。

  “除了聯系投訴過的客戶轉賣產品,所有延期發(fā)貨的交易,會有客服人員聯系詢問是否要進行轉賣”,一位在“17拍”進行了多次交易的消費者透露,回收“17拍”黃金的群體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平臺上的大戶,這類用戶購買量大,并且對平臺十分信任,堅信平臺最終能夠發(fā)貨;另一類則是通過“17拍”渠道找來的回收商,通過低價收購黃金。

  在一些社交平臺的“17拍”交流帖中,還有不少網友留言詢問收購黃金訂單,報價600—615元/克。這位消費者自嘲,“本想通過搶拍平臺‘撿漏’,沒想到自己變成了‘漏’”。

  至于轉賣行為,李先生表示,是基于用戶的自愿行為,由平臺協助完成轉賣過程。

  小心“黃金劫”

  在“17拍”遭遇發(fā)貨延遲的消費者自發(fā)抱團,在社交平臺發(fā)布交流帖,成立群組互通發(fā)貨進展、交流維權經驗。

  “每日一問,今天有人發(fā)貨嗎”“錢是不是被用在別處了”“我準備要投訴了”……在“17拍”交流群中,消費者們不斷拋出心中疑惑,字里行間滿是擔憂與憤懣。有人發(fā)出自己數月前下單的截圖,狀態(tài)仍停留在“待收貨”;有人分享著撥打消費者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戶端】熱線的經驗;也有人提議向相關監(jiān)管部門舉報。

  究其根本,“17拍”訂單頻頻難產的核心在于搶拍預售模式。小程序在售的產品中,絕大多數都屬于預售產品。以3月13日下午開市的“一起搶”專區(qū)為例,在售的10款黃金產品中,發(fā)貨周期均為20天,運費到付,大廳在售的產品中,發(fā)貨周期則在3—20天不等。

  預售模式在電商領域雖并不罕見,但在黃金交易中,由于金價波動頻繁,這樣的方式無疑增加了交易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在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看來,黃金價格受全球經濟形勢、地緣政治、市場供需等多種復雜因素影響,波動較為頻繁。這就使得在預售階段確定的價格,到正式交付時很可能與實際金價產生較大偏差,同時預售制也進一步增加了交付產品的難度。

  王紅英強調,黃金交易平臺必須確保規(guī)則透明、合法,若商家未能依照約定及時發(fā)貨,即構成違約,必須承擔繼續(xù)履行合同、退款以及賠償損失等相應責任。若合同內包含違約金的相關條款,則應依照該條款執(zhí)行;若無具體約定,則應賠償消費者實際遭受的損失,這包括但不限于商品差價、利息等費用。監(jiān)管機構應對黃金交易平臺進行監(jiān)管并制定相關細則,同時,建立監(jiān)測機制,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實時監(jiān)控交易行為,及時發(fā)現和查處通過虛假交易、自買自賣、散布虛假信息等手段操縱市場價格或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從消費者角度而言,“如果因為黃金價格波動,工廠生產成本升高等諸多原因導致產生延遲交付等違約行為,消費者首先應向消費者保護組織尋求法律咨詢,或尋找仲裁機構進行仲裁,要求平臺給予補償”。王德悅說道。

  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17拍”平臺負責人李先生稱,以前沒想過突然之間訂單爆量,后面的服務跟不上。接下來和品牌方、工廠做好對接,提高透明度,讓消費者能實時查詢訂單狀態(tài)。

  在采訪接近尾聲時,西顏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此前購買的少部分金條終于發(fā)貨了,還有300克產品未發(fā)出,有了這次經歷,往后,她只想回歸安穩(wěn),選擇更加穩(wěn)健的理財方式。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王馨茹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3-26 中國瑞林 603257 --
  • 03-17 浙江華業(yè) 301616 20.87
  • 03-14 浙江華遠 301535 4.92
  • 03-14 勝科納米 688757 9.08
  • 03-11 矽電股份 301629 52.28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