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專家對中國經濟的共識是要走市場經濟路線,將市場領域的改革交給市場,同時不斷縮小地方政府權力。
當前的企業負債率太高,杠桿率也高。如果不能解決融資難問題,就有可能因企業債而引發大的危機。更令人擔憂的是,中國企業的盈利水平非常低。
現在大家都在談房地產泡沫崩潰的危機,以及其他的危機苗頭的出現。我認為,這些行業的承受能力很大,未來可能出現危機,但短期內問題不大。
中國經濟也進入到了增速換擋期,維持中高速增長將是新常態。大國治理中的難點是否可以順利突破,直接影響到未來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新浪財經希望讓真正的專家聚首討論,讓真正有價值的觀點發光,用全部力量推動中國經濟改革進程是責任,也是使命。
中國運營中面臨很多困難,在全球營商環境的排名僅僅是98位,為什么差的營商環境下經濟會變好?因為中國地方政府權力過大,給了企業種種特惠制度。
我們很多固化的利益體牢牢控制著這個社會資源,你很難打破它,他不是從社會發展、未來中國前景這個角度考慮問題的。
這幾年,商業銀行的報表非利息收入是增長最快的。這樣的結構變化,也就是融資難融資貴的原因,結構中間問題。也就是說,要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不是靠貸款,而是靠資本市場。
當前的企業負債率太高,杠桿率也高。如果不能解決融資難問題,就有可能因企業債而引發大的危機。而房地產市場的泡沫短期內并不會出現。
我們國家整個科技經費的支出上有點亂來,確實這個分工上存在很多很多的問題。但很簡單的事被弄得很復雜,又被利益集團給綁架了。
轉向大國治理思維意味著未來中國的治理方式要改變。中國經濟發展方式正在轉型過程之中,經濟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調整,未來中國要以更加市場化的方式來激發經濟的內在活力。
如果地方政府仍然像公司一樣競爭,中央的諸多改革措施無法落實到地方,如果GDP再靠地方競爭保持高速,那就很危險,早晚崩盤。
研討會主題:大國治理 突破難點
研討會背景:隨著世界經濟深度調整與國內經濟的轉型需求,舊有的發展紅利正逐漸衰退乃至喪失,中國經濟已進入“增速換擋期”,維持中高速增 長將是“新常態”這種情況下,產業加速轉型的同時如何避免各類不確定風險?新的驅動力和改革紅利如何發揮作用?以上這些大國治理中的難點是否可以順利突破 直接影響著未來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主辦方:中國經濟50人論壇 新浪財經
協辦單位:萬達集團 農夫山泉
研討會時間:8月23日上午9:00-12:00
研討會地點:長白山萬達酒店
與會嘉賓: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白重恩、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宋曉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承慧;時代集團總裁王小蘭,貔億投資總裁李文江、新浪網副總編輯鄧慶旭、中國經濟50人論壇秘書長徐劍。
研討會流程:
9:00-9:10 新浪網副總編輯鄧慶旭致辭
9:10-9:30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發言
9:30-9:50 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發言
9:50-10:10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白重恩發言
10:10-10:30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宋曉梧發言
10:30-10:50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承慧發言
10:50-11:10 時代集團總裁王小蘭發言
11:10-11:30 貔億投資總裁李文江發言
11:30-11:50 中國經濟50人論壇秘書長徐劍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