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app
今年以來,險資舉牌上市公司頻次顯著增多。近日,中郵保險通過協議轉讓,斥資8.69億元“舉牌”東航物流,這一動作凸顯其在加快對權益市場的布局。而舉牌的背后,是因為低利率背景下,險資的投資收益率需要靠更多的高收益資產來貢獻增量,這樣才能讓業績保持增長。
又有險資“活水”入市了。
5月1日,東航物流發布公告稱,中郵保險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東方物流公司股份7942.01萬股,占東航物流全部發行股份5%,觸發“舉牌”。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不是中郵保險第一次參與權益市場。在此之前,中郵保險已先后投資華能新能源與皖通高速H股。大手筆入股多家公司的背后,中郵保險有著自己的審慎考量。
對于中郵保險而言,投資業務既是過去業績波動的關鍵變量,也是當下盈利的核心驅動。中郵保險董事長李學軍日前在年度業績說明會中表示,公司2024年的利潤主要來自投資端的貢獻。
2024年,中郵保險實現凈利潤89.4億元,創開業以來最高水平;實現總投資收益227億元,總投資收益率4.1%,較2023年上升1.4個百分點。

中郵保險“撿漏”
東航物流
中郵保險以9折從普洛斯手中“撿漏”了東航物流5%股份。
5月1日,東航物流公告顯示,持股5%以上的股東珠海普東股權投資有限公司與中郵保險正式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書。珠海普東計劃將持有的7942.01萬股東航物流股份(占公司總股本5%)轉讓給中郵保險,轉讓價格為10.944元/股,較4月30日收盤價12.15元/股打了9折,交易總價款達8.69億元。
珠海普東的背后是普洛斯投資(上海)有限公司,由其100%持股。從股權結構來看,交易前珠海普東持有7942.01萬股東航物流股份;協議轉讓完成后,珠海普東將完全退出東航物流股東行列,而中郵保險將持有7942.01萬股東航物流股份,占總股本的5%。同時,中郵保險承諾,自過戶登記完成之日起18個月內,不會通過任何方式減持此次交易獲得的東航物流股份。
在資金來源方面,公告內容顯示,中郵保險此次受讓股份的資金來源于中郵保險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保險產品。
公開資料顯示,中郵保險作為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壽險企業,注冊資本達286.63億元,于2009年8月正式掛牌開業。根據償付能力報告,截至2025年3月末,中郵保險總資產規模達6312.9億元,凈資產80.21億元。
東航物流是東航集團旗下的現代綜合物流服務企業。年報顯示,2024年,東航物流實現營收240.56億元,同比增長16.66%;實現歸母凈利潤26.88億元,同比增長8.01%。今年一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為5.45億元,同比下降7.40%。
事實上,此次股權交易并非偶然。據悉,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早在2025年2月14日就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正式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中郵保險也表示,中郵保險基于自身發展投資需求和支持上市公司持續健康發展的規劃安排進行長期投資。
從整個保險行業來看,不難發現,險資“活水”正不斷“涌入”資本市場。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年內已有中郵保險、中國人壽、瑞眾人壽、長城人壽、平安人壽、陽光人壽、新華保險等多家保險公司舉牌,舉牌次數約13次。

加速布局
權益資產
與其它險資一樣,中郵保險正加速布局權益類資產。
2024年11月,中郵保險披露的《中郵保險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大額未上市股權投資的信息披露公告(協議簽署階段)》指出,公司擬對華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能新能源”)投資約40億元,約占華能新能源募資總額的26.67%。
據了解,華能新能源成立于2002年,是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華能集團旗下子公司。此前是港股上市公司,2020年2月其選擇在香港聯交所選擇主動退市。彼時業內分析認為,華能新能源退市后,華能集團將迎來一場風電業務的大整合,并在A股上市。
就在披露投資華能新能源之前,中郵保險還宣布增持并舉牌了皖通高速H股。2024年10月22日,中郵保險通過滬港通從港股二級市場買入增持安徽皖通高速H股份28.4萬股,平均每股作價9.8912港元,涉及資金280.91萬港元。增持后的持股數目為2482.8萬股,持股比例由4.9784%升至目前的5.036%。而這是自2015年以來,中郵保險的首次舉牌。
然而,距首次舉牌僅4個月,皖通高速H股卻遭中郵保險減持。港交所最新權益披露資料顯示,2月20日,皖通高速H股遭中郵保險在場內以每股均價10.5885港元減持266萬股,涉資約2816.54萬港元。減持完成后,中郵保險最新持股數目為2216.8萬股,持股比例由5.04%下降至4.50%。
此外,從年報數據來看,也可看出中郵保險加大了權益類資產投資。數據顯示,2024年末,中郵保險的交易性金融資產中股票的規模77.15億元,相較于2023年末的41.02億元,上漲了36.13億元,漲幅達88.08%。與此同時,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權益工具中股票的規模更是達到了337.99億元。
對此,中郵資管公司臨時負責人、副總經理張戩表示,中郵保險在A股市場的投資規模和占比,在2023年后都有顯著上升。
從大類資產而言,張戩表示,從2024年下半年開始,該公司對于權益資產的投資更積極。其中,一半左右的股票資產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這類資產偏高股息類,配置的目的是拿股息。
進入2025年后,中郵保險繼續加大權益類資產配置。據choice數據顯示,2024年末,中郵保險旗下產品僅出現在鳳凰傳媒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之列,市值約為1.37億元,而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中郵保險旗下產品已經出現在云天化、鳳凰傳媒、興蓉環境、中信海直、華潤雙鶴這5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之列,市值約為6.35億元。
除權益類資產外,中郵保險在不動產領域的布局同樣值得關注。2023年9月,該公司受讓大悅城東城區中糧·置地廣場項目交易總價42.56億元。2024年2月,中郵保險再以13.6億元拿下西安啟迪中心項目。2025年1月最新簽約上海博華廣場不動產專項基金,該物業位于靜安區核心地段。
據中郵保險總經理李學軍表示,完成上海這一宗交易后,中郵保險持有的不動產余額合計不到100億元,占其總資產比例約為1.6%。

業績靠投資
實現逆襲
加速布局權益類資產讓中郵保險在短短一年時間就實現了業績大反轉。
中郵保險2024年年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保費收入達1349.40億元,同比增幅達22.82%,連續兩年站上千億平臺,進位至行業第7位,實現凈利潤89.41億元,創開業以來新高。
這一表現與2023年形成鮮明對比——當年中郵保險凈虧損120.13億元,虧損額居行業首位。從“百億虧損”到“近百億盈利”,其業績逆轉的關鍵何在?
深入分析發現,投資收益成最大推手。2024年,公司實現總投資收益22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80.16%;總投資收益率從2023年的2.7%提升至4.1%。其中,股票資產表現尤為亮眼,貢獻投資收益12.39億元,而2023年同期該項虧損5.74億元。
除了受權益類資產“牛市”的影響外,中郵保險業績大翻身背后更多是“技術性調整”。
2023年1月1日,中郵保險在資產端率先執行新金融工具準則(IFRS9),但負債端仍沿用舊準則(IFRS4)。這種“不對稱執行”導致資產端完全暴露于市場波動,缺乏有效對沖工具,從而放大利潤波動。
因此,中郵保險2023年年報中也表示,中郵保險也在年報里面表示,若執行了新保險合同準則,2023年的凈利潤為正。
為了平滑利潤波動,2024年1月1日,中郵保險立即切換至新保險合同準則。對此,中郵保險總經理李學軍也表示,2023年由于執行不對稱的會計準則產生的虧損,按照會計準則的規定,在2024年收益大幅上升后,把虧損轉回來一部分,金額約20多億元,且這屬于一次性調整。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中郵保險的業績迎來大反轉,但其償付能力仍存較大壓力。2025年1季度末,該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158.9%,環比下降26.6個百分點;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更是跌至93.9%,環比下降22.7百分點。
而償付能力的下滑主要是因為自身造血能力的不足,未來,中郵保險如何兼顧業績與償付能力,對其而言仍是一大挑戰。

責任編輯:楊紅卜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