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700家公司上半年業績預喜 機構密集調研績優股

逾700家公司上半年業績預喜 機構密集調研績優股
2024年07月20日 07:05 中國證券報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 本報記者董添

  上市公司披露業績預告,引來機構密集調研。目前,已有1632家公司披露了2024年半年度業績預告,727家公司預喜。機構重點關注業績向好上市公司相關業務開展情況,以及未來業務變化趨勢。

  專家表示,科技創新是推動經濟復蘇的重要力量。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發展,可以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優化產業結構。隨著政策支持加碼和市場需求擴大,新興產業將實現更快發展。同時,線上消費持續活躍,網上零售額增長顯著。直播帶貨、即時零售等電商新模式快速發展,進一步拉動線上消費增長。

  機構集中調研

  思特威7月19日晚間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機構對公司智能手機業務、智慧安防業務、機器視覺業務、汽車電子業務表示出濃厚的興趣。

  從業績來看,思特威預計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4億元至25億元,同比增長124%至133%;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35億元至1.55億元,相比上年同期增加20134萬元到22134萬元。公司表示,在智慧安防領域新推出的迭代產品性能和競爭力再度提升。隨著市場需求回暖,公司產品銷量有較大上升,同時智能手機領域營收顯著增長。

  隆平高科(000998)披露的投資者關系記錄表顯示,在業績預告發布后,中信證券太平洋資管等機構對公司進行了集中調研。從業績來看,隆平高科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000萬元至1.2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近期,部分產品出現漲價態勢,引發機構對相關上市公司開展調研。云南鍺業(002428)在最新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提到,公司預告上半年虧損,主要原因系紅外級鍺產品、光纖級鍺產品出貨量、毛利率均有所下降。近期,鍺金屬價格出現上漲,主要由于短期市場需求波動、供應緊張所致。目前,鍺金屬主要用于紅外光學、光纖通訊、光伏等領域。

  多行業回暖明顯

  截至7月19日18時,163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半年度業績預告,727家公司預喜。從行業角度看,消費電子、半導體、汽車、黃金、機場等行業上市公司業績回暖較為明顯。

  7月19日晚,廣廈環能江波龍(301308)等公司發布2024年半年度業績預告。

  廣廈環能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300萬元至9700萬元,同比增長29.09%至34.65%。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公司表示,圍繞年度經營目標,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和市場開拓。

  江波龍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2億元至6.1億元,同比扭虧。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全球半導體存儲市場處于上升周期。公司作為重要參與者,提前預判行業發展趨勢,充分發揮規模、技術、封測、供應鏈、產品,以及市場品牌等方面的綜合優勢,多措并舉大力拓展各項業務,并取得明顯成效。

  打造新增長引擎

  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勢頭強勁,相關上市公司業績表現向好。

  近期,航天智造(300446)接受了機構集中調研。公司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重組完成后,公司納入優質標的,明確“航天+”與“智能制造”產業主線,依托于精細化管理和技術升級,公司業績保持較大增長。上半年,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3.5億元至4億元,同比增長108.1%至137.83%。航天智造表示,電子功能材料進一步受益于國產替代進口,同時耐候功能材料整體需求和市場容量有所回升。

  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對 記者表示,新興產業具有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特征。隨著政策支持加碼和市場需求擴大,新興產業將實現更快發展。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技術服務等行業的帶動作用明顯。另外,隨著消費升級和技術進步,現代服務業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

  “2024年上半年,我國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持續快速增長,展現出強大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不斷提升,顯示出技術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日益增強。例如,集成電路、服務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等智能綠色新產品產量均保持兩位數增長。新興產業將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劉春生對記者表示。

  劉春生表示,上半年線上消費持續活躍,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顯著。直播帶貨、即時零售等電商新模式快速發展,進一步拉動線上消費增長。數字經濟崛起推動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和融合發展。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對記者表示,科技創新是推動經濟復蘇的重要力量。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領域發展,可以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增強企業的競爭力。電子商務、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模式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未來這些模式將繼續推動消費增長。淘汰落后產能,發展高附加值產業,如高端制造、生物醫藥等,可以提升整體產業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推動區域間產業轉移和合作,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可以提升經濟活力和協同效應。“通過技術不斷進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創造新的產品和服務,從而帶動經濟增長。通過優化產業結構,發展高附加值產業,提高整體經濟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同時,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7-26 龍圖光罩 688721 --
  • 07-23 博實結 301608 --
  • 07-22 力聚熱能 603391 40
  • 07-15 綠聯科技 301606 21.21
  • 07-11 科力裝備 301552 30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