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工頭黃仁勛的“人月神話”:25000人×36個月

包工頭黃仁勛的“人月神話”:25000人×36個月
2024年03月23日 05:00 21世紀經濟報道

  英偉達GTC大會四天,熱浪不減。

  在全球社交媒體上,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成為參會者爭相合影的明星,英偉達幾乎成為AI的代名詞;GPU芯片架構Blackwell、大模型GROOT、NIM微服務成為新晉熱詞,持續刷屏。

  其中,最受關注的莫過于Blackwell架構,炙手可熱的B200、GB200芯片都基于此。黃仁勛在演講中指著GB 200芯片和HGX B200服務器主板等產品說:“我要小心一點,這可值100億美元。”

  地表最強AI芯片背后的故事始終吸睛,大家好奇,黃仁勛調動了多少量級的資源、聚集了如何頂級的人才梯隊,才造就了當下如日中天的算力帝國。

  英偉達雖未披露Blackwell的具體研發金額,但一組數據可以作為側面觀察。Forrester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戴鯤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黃仁勛在當天的溝通會上透露了Blackwell的投入情況,約有25000人共同研發了3年。

  英偉達目前約有3萬名員工,一切的背后,基石還是人才和有效組織。上一代架構Hopper直接帶著英偉達沖上2萬億美元市值,業界也將持續關注新一代的Blackwell將如何為英偉達創造歷史。

  “人月神話”

  根據公開信息,我們可以大致估算英偉達的人力開支。

  英偉達人均年薪中位數約為21.75萬美元,以此做一個非常簡單粗略的人力成本計算,25000×?217500×?3=16312500000美元,即3年的人力薪酬約163億美元。當然研發人員可能身兼數職,也不會365天都在工作,年薪也有差異,但即使取一半數值,人力的投入成本已經接近百億美元級別。

  而這僅僅是人力的部分,由此也可見,這些看似龐大的研發成本數據,當以人為尺度,資金額度都合情合理。業內人士也一直向記者感慨,英偉達有錢有人有眼光。

  “這讓我想起了軟件界的一本巨著《人月神話》(The Mythical Man-Month),”一位IT資深從業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道,“《人月神話》是由技術大神Frederick P.Brooks撰寫的一本軟件工程學經典巨作,是全世界軟件行業最知名的書,沒有之一。這本書講的不是人和月亮的故事,但是比人和月亮的故事更加偉大,書里講的是軟件工程行業里,做一個軟件的成本核算方式,就是用多少人多少個月,所以叫人月神話。”

  這種“人月”概念計算思維也被普及到科技界,黃仁勛一直強調英偉達是一家軟件公司,事實上現在軟硬件一體化密不可分。這些年,“包工頭”黃仁勛帶領著一眾研發人員,創造英偉達的“人月神話”。

  根據《人月神話》,人和月成為軟件行業研發的兩個基層度量,人代表著技術工人的成本和規模,月代表著軟件面對市場競爭激烈要投入的時間。以人和時間為導向,來描述那些偉大的軟件開發系統需要多少人力成本,用一種科學方法去量化人的成本。

  25000人,3年36個月,英偉達迭代出了新一代架構Blackwell,隨著今年產品上市,2025年將成為市場主流。而新的架構也已經在研發的路上,新一輪的人、月、神話又將開始。

  背后的技術團隊也在持續擴大。從研發人員比例看,2024年,英偉達有29600名員工,其中有22200人從事研發工作,占員工總數的75%。2023年的研發人員為19532人,占比也高達74.5%。

  研發人員不斷增長的同時,英偉達的研發投入也在增加。根據中泰證券的梳理,2005年AMD的研發費用為11億美元,是英偉達的3.2倍左右,而到了2022年,英偉達的研發費用達到了73.4億美元(對應2023財年),是AMD的1.47倍。到2023年,研發金額繼續增加至86.8億美元。

  “不賣芯片,賣數據中心”

  在B100之前,英偉達的A100和H100就已經在民間名聲大噪,一方面他們是美國出口限制的典型,另一方面也是ChatGPT訓練能力的核心芯片。國內從投資人到程序員都逢人必談A100和H100,算力焦慮成為新的焦慮類型。也許從來沒有一種電子產品像英偉達的顯卡一樣你天天聽說,但是又不用上。

  如今,隨著Blackwell GPU的推出,中國市場必然成為關注焦點之一。對此,黃仁勛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道:“我們面向中國市場推出了L20和H20芯片,我們正在盡最大努力為中國等地區的客戶服務。”

  談及政策的限制,他表示,首先要確保理解政策,其次是盡可能地強化供應鏈韌性。“當我們把這些零件配置成DGX(AI超級計算機)的時候,需要數十萬個零件,它們來自世界各地。當然其中許多來自中國,世界供應鏈是相當復雜的。”黃仁勛說道。

  英偉達同時也面臨著新的產業鏈競合關系,一方面,云廠商大客戶們自己正在加緊研發AI芯片,另一方面英偉達本身也推出了云服務,大家在不同的賽道上進行交織。

  但是兩者對于商業模式有著不同的策略。比如,黃仁勛強調,英偉達并不銷售芯片,售賣的是數據中心。他也將英偉達的機會點指向數據中心,“如果你生產GPU,也會有很多人來制造GPU,GPU市場和我們所追求的數據中心市場不一樣。全球的數據中心市場大概是2500億美元左右,現在正在快速向加速計算轉變,并且還在增長,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這意味著,英偉達現在出售的是一整套算力解決方案,而非單純的芯片硬件。所以他也一直在說英偉達的總運營成本(TCO)具有優勢,即使競爭對手的芯片是免費的,最終算下來也不夠便宜。

  而英偉達推出的云服務也只是一種解決方案,“雖然英偉達推出了英偉達云服務DGX Cloud,但我們的策略依然是與云服務提供商合作,將我們的云放入他們的云中。英偉達不會成為一家云計算公司,我們的目標是通過軟件的構建,讓全球的開發者和云服務提供商采用英偉達的架構來構建產品。”黃仁勛表示。

  對于英偉達和云廠商的關系,戴鯤向記者分析道:“競爭同時也互補,比如DGX架構放在AWS上。目前合作的營收遠大于競爭的損失,DGX是主要的算力交付形態之一。現在英偉達以統一的方式、通過不同的途徑,實現算力對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的泛在供給。”

  隨著企業之間的業務交叉和融合,產業的競合關系也在變動之中。

  合縱連橫

  在黃仁勛看來,AI掀起了新的工業革命,現在還是開始階段,他號召產業界一起加入、做好準備。

  隨著GPT、Sora、Claude、Lama等大模型的不斷迭代,推高了產業界對于AI芯片的需求,不論是英偉達,還是英特爾、AMD、華為等,都在挖掘新的增長點。

  英偉達在原先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強化壁壘,Blackwell GPU不必多言,還有兩方面的動作值得關注。其一是軟件產品的完善,其二是和產業鏈的緊密合作。

  首先,需要注意英偉達也是軟件公司,在其官網產品菜單下,只有兩個目錄,硬件和軟件,軟件目錄比硬件的還長。黃仁勛的高瞻遠矚之處在于,他知道硬件公司不能做硬件,要做生態,生態的另外一只手就是軟件,比如CUDA。

  可以說CUDA是算力世界的Linux+Windows,CUDA有社區開發者、有廣泛的商業應用,還有云。現在幾乎所有的AI芯片,都會適配CUDA,而在CUDA這條護城河之外,英偉達正在面向生成式AI建立新的壁壘,即用于構建軟件的“AI Foundry”(AI代工廠)。

  黃仁勛表示,英偉達要做AI界的代工廠,三大核心支柱就是NIM微服務(推理平臺)、NEMO微調服務和DGX Cloud。其中新推的NIM微服務,里面有所有預訓練好的AI大模型,讓開發者方便快捷地構建AI應用,NEMO作為工具可以微調修改大模型,DGX Cloud提供算力基礎設施。這些都將改變未來開發應用的方式,程序員將不用重頭寫代碼,借力NIM的各種微服務可以快速完成核心環節。

  另一方面,英偉達也在進一步加強和供應鏈的關系,尤其受到關注的是臺積電、三星、SK海力士。因為目前臺積電的CoWoS先進封裝以及存儲廠的HBM(一種高效能存儲芯片),是影響GPU量產規模的瓶頸。

  黃仁勛也對媒體表示:“今年我們對CoWoS的需求非常大。”據悉,臺積電計劃投資160億美元新建先進封裝廠,計劃今年CoWoS產能目標為每月35000片晶圓,2025年底再提高至每月44000片。隨著新工廠啟用,臺積電不斷提高CoWoS產能。

  先進封裝之外,AI對高性能存儲的需求也在增加,HBM持續走紅。目前,三星、SK海力士都在加速擴產HBM產品。

  TrendForce集邦咨詢數據顯示,預估截至2024年底,整體DRAM產業規劃生產HBM TSV的產能占總DRAM產能約14%,供給位元年成長約260%。此外,2023年HBM產值占比之于DRAM整體產業約8.4%,至2024年底將擴大至20.1%。

  “HBM是非常復雜的,有很高的附加值,我們在這個業務上投入了很多資金。不要認為HBM是DDR5,這是完全不一樣的,那些DDR內存,未來都會變成HBM,英偉達在成長的話他們也會隨之成長。”黃仁勛表示,希望和三星以及海力士的合作更緊密一些。

  可以看到,稱霸江湖的英偉達,還在不斷進化自身、強化供應鏈。而新的旅程、新的競賽也已經拉開帷幕,B100系列之后或為X100、GX200等產品,新的人月故事正在開啟。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江鈺涵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
  • 03-29 燦芯股份 688691 --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03-22 廣合科技 001389 17.43
  • 03-20 芭薇股份 837023 5.77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