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司港交所同日掛牌 超百家企業擬在港上市

三公司港交所同日掛牌 超百家企業擬在港上市
2023年10月10日 02:45 上海證券報

◎記者 唐燕飛

近期港股IPO市場正迎來一波回暖態勢。

9月28日,第四范式、東軟熙康、中旭未來3家企業在港交所同天上市。這是繼1月16日望塵科技控股、百果園集團、美麗田園醫療健康同日上市后,港股在今年以來第二次呈現3家同日上市的情形。10月6日,“本土VC第一股”天圖投資在港交所上市。而8月港股IPO數量為0。

截至10月9日,今年以來港交所已接受IPO申請111家,主要由于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熱情升溫。排隊赴港上市企業來自醫療、人工智能、汽車、金融等多個領域。

業內人士認為,內地經濟持續復蘇,港股IPO市場有望恢復。

近期新股現大幅超額認購

今年下半年以來,盡管港股IPO數量未明顯增加,但部分新股認購倍數屢創今年以來紀錄,受二級市場追捧程度高。

據不完全統計,中旭未來、第四范式IPO均獲追捧。中旭未來IPO獲104倍認購,一舉成為今年以來港股認購倍數最高的企業,第四范式IPO則獲11.4倍認購。下半年以來,友芝友生物-B、新傳企劃也分別獲得13.81倍、44.2倍認購。

業內人士認為,部分新股出現大幅超額認購,背后有多重因素:

一是部分新經濟公司基本面較強,估值較低,基石投資者份額多,且設置了禁售期。“以中旭未來為例,上市時引入了4名基石投資者,認購約0.9億港元,占了募資總額約四成,禁售期為6個月,中旭未來近三年凈利潤穩定上升,保薦機構此前的業績較好,因此投資者較為追捧。”一名港股資深投資者表示。

二是部分港股首次公開發行股份比例低。中泰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認為,從發行比例看,中旭未來、第四范式、友芝友生物-B分別為3.55%、3.96%、5.71%,保持袖珍IPO趨勢,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二級市場認購倍數高。

此外,一些新經濟公司主動縮減了募資額。四闖港交所的AI獨角獸第四范式,曾在2021年首次遞交招股書,彼時計劃募資約37.9億港元,此次上市募資凈額縮水至8.36億港元。在AI產業景氣度較高的背景下,該公司超額認購明顯。

四季度港股IPO市場被看好

3家企業同日在港交所上市的背后,是市場對港股IPO復蘇的期待。

今年以來港股IPO市場遭遇縮水,截至目前,其上市數量與募資凈額雙雙下滑。截至10月9日,今年以來港交所已迎來44家新上市公司,首發募資總額為257.49億港元。去年同期則有50家新公司上市,首發募資總額為819.97億港元。

今年以來港股IPO募資總額最高的是珍酒李渡,募資53.09億港元,其后為宏信建發、科倫博泰生物-B、途虎-W、天圖投資,分別募資16.48億港元、15.64億港元、11.88億港元和11.26億港元。

盡管目前港股IPO市場仍處于“緩慢爬坡”階段,但港交所已經收到上百家企業的上市申請。港交所數據顯示,截至10月9日,2023年以來港交所已接受上市申請111家。截至9月29日,港交所處理中的主板上市申請為91家,涉及了醫療、人工智能、汽車、金融等多個領域。

據安永發布的內地跟香港IPO市場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內地企業赴港IPO占比有所升高,進一步主導了香港IPO市場。從目前遞表的企業看,大部分為來自內地的新經濟公司,其中不乏超大型IPO,如菜鳥智慧物流網絡有限公司、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KK集團、連連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君奇資本創始合伙人王井雙表示:“香港市場可以發揮國際資本收納優勢,為內地企業發展做投融資助力。今年上半年港股流動性承壓,新股上市估值較低,但預計明年開始利好因素有望顯現:主要表現在美聯儲加息放緩,美元指數逐步回落,全球風險資產投資偏好上升;平臺經濟暖風頻吹;投資者對中國穩增長信心提升。”

港股IPO市場改革也在不斷進行。今年3月底,港交所推出新特專科技公司上市機制,為科技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今年6月,港交所推出“港幣-人民幣雙柜臺模式”,投資者可用人民幣購買港股,提升了交易便利度。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10-12 天元智能 603273 --
  • 10-12 思泉新材 301489 --
  • 10-11 阿為特 873693 6.36
  • 10-09 卓兆點膠 873726 26
  • 09-27 潤本股份 603193 17.38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