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全球貴金屬市場激蕩的浪潮中,一場關于文化基因與投資價值的深刻對話正在展開。4月21日,中國金幣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黃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世界鉑金投資協會三方聯袂舉辦“祥龍出海——幣然不凡”主題直播活動。從激起國際錢幣市場一池春水的中國龍銀質紀念幣開始,嘉賓們開啟了跨越5000年文明縱深的思維碰撞,用“中國龍,世界藏”的全新金融語法解構中國敘事體系。
主持人:
? ?張文斌 | 世界鉑金投資協會中國市場研究負責人
嘉賓:
? ?施愛東 |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民俗學會秘書長
? ?蘇力 | 中國國家博物館二十余年資深講解員,志愿者、國博榮譽會員,曾被故宮博物院聘為“講文物故事,尋文化之根”宣講團成員。首都博物館聯盟宣講團成員。
? ?殷獻民 | 深圳中國金幣經銷中心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
? ?鄧偉斌 | 世界鉑金投資協會亞太區總經理
? ?何純 | 深圳國寶造幣有限公司設計中心主辦設計師,參與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紀念幣、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紀念幣、第19屆亞洲運動會金銀紀念幣等重大題材貴金屬紀念幣設計與雕刻、2025版中國龍銀質紀念幣
2025版中國龍銀質紀念幣(以下簡稱“龍幣”)成為“幣圈”新寵釋放出一個信號——能講好中國故事的就是好產品。
直播嘉賓、世界鉑金投資協會(WPIC)亞太區總經理鄧偉斌談到其近年來對國際錢幣市場趨勢的觀察,以及對貴金屬投資的感悟。他認為,隨著造幣工藝的提升,以往無法在錢幣上呈現的題材漸漸成為可能,未來的錢幣市場的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
而對貴金屬紀念幣及其他貴金屬實物產品的投資價值,鄧偉斌表示,他的理解和一般投資者不同,“投資價值除了材料的珍貴性和稀缺性之外,還在于文化屬性和情感屬性。實際上地球上比黃金、鉑金稀缺的金屬還有很多,是否值得投資,關鍵更在于它們能承載的文化屬性和情感屬性。”

魚化龍鉑條的文化轟動效應
眾所周知,貴金屬投資領域主要集中在黃金、白銀、鉑金、鈀金等四大金屬。世界鉑金投資協會作為全球性投資咨詢機構,始終致力于與合作伙伴推動鉑金投資產品的拓展。世界鉑金投資協會于2017年進入中國市場后,鄧偉斌帶領團隊與國內貴金屬業界緊密合作,將實物鉑金投資產品這一細分市場做到從無到有,并不斷強化鉑金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使得中國市場的鉑金實產品日益豐富起來,而2024年取得了7噸的銷售量也令業界同行信心大增。
對此,深圳中國金幣經銷中心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殷獻民表示,中國金幣去年在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隆重推出的1公斤魚化龍鉑金投資條(以下簡稱“魚化龍鉑條”),就得到了世界鉑金投資協會的大力支持。

殷獻民在直播中表示,其所在的中國金幣深圳中心在集團內部較早開發鉑類產品,“魚化龍鉑條”便是由深圳中心開發,這是一款被賦予很好文化屬性的大規格產品,在圈內引發轟動效應。
殷獻民細數其亮點,背面魚化龍圖案是大師級手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陳楠教授以其在甲骨文研究領域的造詣,為投資者打造出這款精美產品,圖案中的龍身均由甲骨文“魚”字組成,尾、爪、耳、鼻、口均是甲骨文;之所以選擇1公斤鉑金,則是考慮到其滿足投資者資產配置需求,需要講究效率和流動性,因為鉑金相對于價格高企的黃金還有一定的空間,而且在歷史上鉑金價格曾是黃金的兩倍,這款產品設定了較小的升水即每克加10元。
目前在整個鉑類資產品類中,“魚化龍鉑條”非常有競爭力。
鉑金有美好回憶 有群眾基礎
談到貴金屬的投資價值,在國際投資界從業20余年的鄧偉斌提出不同的個人理解,他看重的更多是文化屬性和情感屬性,“單論年產量而言,黃金是鉑金的20倍,為什么現在鉑金價格與黃金相差這么多?最重要的原因不在于稀缺性,而是大家相信黃金的故事,幾千年的歷史告訴大家,黃金就是財富的象征,是資產配置的必要工具。而鉑金進入大眾視野只有200余年的歷史,大家對它認識還不夠,甚至將白銀和鉑金擺在一般民眾面前,他們更愿意選擇白銀,因為鉑金對他們來說太陌生,甚至都不知道鉑是個獨立元素。”

實際上,鉑金并非沒有群眾基礎,20多年前就曾在珠寶首飾界掀起一股“白色浪潮”,價格一度是黃金的兩倍以上。鄧偉斌說,鉑金當年的成功便是通過其特有的屬性講好了情感故事,而且至今仍是不少人美好的回憶。“大家愿意投資貴金屬,并不全然是稀缺性,因為地球上更稀缺的金屬還有很多,只是它們缺少文化屬性和情感屬性。事實證明,貴金屬因為穩定的物化特性是傳承文化最好的載體之一,貴金屬紀念幣之所以深受投資者、收藏者喜愛,這個因素占了很大比重。”
鄧偉斌分享了他對海外紀念幣、投資幣發展的觀察,認為有三大趨勢:一是各大主權造幣廠會把所在國特有的文化題材、歷史題材作為設計主題,新興國家因文化底蘊相對沒有那么深厚,則更多以獨有的動物和景觀題材來凸顯該國特征;二是近兩年來,鑄幣工藝得到較大程度的改進和提升,更多現代設計應用到錢幣上,以往無法呈現的題材可以實現,這給全球紀念幣發行帶來新的意義;三是隨著紀念幣題材日益豐富,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往往采取限量發行制造稀缺,從而讓產品做得更好,取得更高的溢價。
鄧偉斌評價此次發行的“龍幣”,其無論設計還是工藝在海外都獲得了相當高的認可,更重要的是它講好了中國故事。“從海外市場的銷售情況和未來的影響力,我對這個產品非常有信心。”
記錄美好故事傳遞美好情感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民俗學會秘書長施愛東認為,中國有非常豐富的傳統文化可以通過貴金屬載體向世界傳播,關鍵在于怎么結合,如何選擇特定的時機以特定的文化去表達,“用總書記的話來說,就是講好中國故事。這需要策劃者、設計師有深厚的文化儲備和文化策劃能力,需要頭腦風暴去思考。”
對此,鄧偉斌表示贊同并坦言從“龍幣”項目中獲益良多。他認為,要推廣鉑金投資產品,一定要用鉑金講好故事,而故事來自多方面,一方面要穿越歷史回到過往去尋找它的文化傳承;一方面要在情感上找到連結,比如和首飾結合和講述它的美學和美感;另外,鉑金還是未來產業的科技金屬,在新質生產力形成過程中不可或缺,基于這個還可以講好科技故事。目的是要讓大家了解到貴金屬投資除了黃金、白銀之外,鉑金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它也能記錄美好的故事,傳遞美好的情感。。

世界鉑金投資協會進入中國市場8年來,一直注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挖掘,并結合年輕的“國風潮”,與合作伙伴攜手推出了令市場矚目的精良產品,除了中國金幣推出的“魚化龍鉑條”“龍年鉑條”“蛇年鉑條”,還包括中國珠寶出品的“梅蘭竹菊”“花開富貴”系列投資鉑金條,百德金的“福”系列投資鉑金條。
此外,世界鉑金投資協會還與文旅界企業聯手推出了系列文創產品——封神榜主題的“一戰封神鉑金紀念卡”,科技主題的“又見恐龍”鉑金收藏卡,文旅主題的“印象·媽祖”鉑金珍藏卡。中國市場鉑金產品的增多,讓投資者、收藏者及消費者多了選擇,也讓主持人張文斌養成了一個新習慣。在祝福親朋好友的時候會送上黃金和鉑金兩份小物件,并送上諧音祝福語“記錄一份‘金’彩,‘鉑’取一個未來”。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