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安震
“在科技金融方面,加快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聚焦科技創新這個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結合不同行業、不同成長階段的科技企業融資服務和保險保障需求,提高適配性?!?月21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在國新辦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金融監管總局法規司司長王勝邦、統計與風險監測司司長廖媛媛、財產保險監管司司長尹江鰲等一同出席了此次發布會,就金融“五篇大文章”、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等問題做了回應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取得哪些成效?
肖遠企表示,截至2024年6月末,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貸款余額15.3萬億元,其中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占比均超過四成,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9.5%。
在綠色金融方面,出臺了關于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持續優化綠色金融標準和綠色金融評價工作,到6月末,我們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余額是31萬億元,同比增長25.9%。

在普惠金融方面,印發了2024年普惠信貸工作的通知,而且發布了推進普惠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同時,進一步完善了普惠信貸體系,到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是32萬億元,同比增速17%。
在養老金融方面,與相關部門一起共同推動個人養老金制度的發展,目前已經開立超過6000萬個賬戶,各類儲蓄存款、銀行理財、商業養老保險產品超過500個。同時也大力發展商業養老保險,已積累養老金規模超過6萬億元,覆蓋近1億人。
數字金融方面,出臺銀行保險業數字化轉型指導意見,加快發展數字金融產品服務,強化數據能力和基礎設施建設。
商業銀行凈利潤增速為何持續放緩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計與風險監測司司長廖媛媛表示,近年來,中國商業銀行凈利潤增速持續放緩,主要是受到了貸款利率持續下降,凈息差不斷收窄的影響。
今年1-7月,銀行新發放企業類貸款平均利率較上年同期下降39個基點,較前期高點也就是2021年下降了超過100個基點。上半年,商業銀行凈息差1.54%,同比下降19個基點,較前期高點下降超過50個基點。凈息差的收窄導致了銀行的凈利息收入增速明顯放緩。另外一個影響凈利潤的因素是近年來商業銀行不斷降低服務收費,其中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已經連續5年同比下降。
合規將成為金融機構的基因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法規司司長王勝邦表示,發揮金融監管總局系統“四級垂管”體系優勢,總局、省局、分局和支局上下聯動,整體發力,不斷強化金融風險監測預警,提升風險防控能力。
實現金融監管的全覆蓋。金融監管總局運用新技術新手段,強化信息的互聯互通,完善非法金融活動的監測預警平臺,提升對非法金融活動及主體的識別能力,實現動態監測,及時預警,關口前移,盡早處置。
加大監管力度,提升監管效能。落實強監管嚴監管要求,加強金融監管總局全鏈條監管,實現行政許可、非現場監測、現場檢查、監管強制措施和行政處罰的聯動,整治市場亂象,聚焦影響金融穩定的“關鍵事”,加強監管,從嚴懲治違法違規行為。
“假以時日,合規將真正成為金融機構的基因,鑄牢我們金融穩定的微觀基礎。”王勝邦表示。
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穩步推進
肖遠企認為,在改革方面,我們采取實事求是、穩步推進的原則,不搞“一刀切”。中國非常大,中小金融機構分布在全國各個地方,從大城市到中小城市,到縣鄉村都有中小金融機構,每個機構服務的區域情況不一樣,每一個金融機構本身的情況也不一樣。所以堅持一省一策、一行一策、一司一策的原則。
在監管方面,首先要狠抓公司治理建設。同時,也要加強信息披露,發揮市場約束和外部監督的作用。特別加強行為監管。重點對主要股東的行為加強監管,嚴防大股東操縱、凌駕于中小金融機構之上。中小金融機構要找準自身的市場定位,總的原則是走差異化、特色化發展之路。
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已審批通過融資金額近1.4萬億元
廖媛媛介紹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時表示,目前,商業銀行已審批“白名單”項目5392個,審批通過的融資金額近1.4萬億元。在城市協調機制推動下,符合規定的“白名單”項目及時獲得了資金支持,為促進項目建成交付、保障購房人合法權益、穩定房地產市場發揮了積極作用。
當前,為了做好保交房工作,各城市協調機制正在全面了解所在地在建已售未交付房地產項目信息。對于需要通過“白名單”獲得融資支持但尚未滿足“白名單”條件標準的項目,城市協調機制督促銀行要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房地產企業要采取措施盡快修復問題項目,城市政府要加強協調,推動符合“白名單”條件標準的項目應納盡納。
鼓勵銀行適當提高科創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
王勝邦在談到加大科技創新金融支持力度時表示,第一,健全科技金融政策框架。進一步優化了科技信貸服務機制,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對處于不同行業、不同成長階段的科技型企業提供差異化、針對性金融服務,不斷提升服務效率,適應不同企業的金融需求。
第二,積極創新金融產品。規范發展“貸款+外部直投”、科技保險、科技領軍企業供應鏈金融等專屬金融服務。金融監管總局會同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全國范圍內推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線上登記無紙化,提高了科技型企業的融資便利性。
第三,進一步發揮保險資金的風險保障和長期資金優勢。6月末,保險公司為科技研發、成果轉化、推廣應用等科技活動流程風險提供保險保障6萬億元。支持暢通保險資金開展股權投資、風險投資存在的一些政策障礙,有一些大型的保險公司積極參與各類基金和股權投資,7月末,保險資金長期股權投資2.7萬億元。
第四,完善科技金融監管激勵,提升科技金融專業服務能力。科技企業的信用評級是向前看,我們鼓勵銀行開展差異化的信用評價體系,更加符合科技創新型企業的經營特點。
“科創型企業從一個專利、一個技術,到最后量產,中間肯定要經過很長的過程,所以短期的績效評價,很難衡量它的股權投資和貸款的業績表現,我們鼓勵銀行探索較長周期的績效考核方案,適當提高不良貸款容忍度,建立盡職免責機制?!蓖鮿侔畋硎?。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