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發展帶來電力需求激增 多方攜手應對能耗挑戰

AI發展帶來電力需求激增 多方攜手應對能耗挑戰
2024年08月22日 01:09 證券日報

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本報記者 許林艷

  8月21日,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大模型平臺及應用市場份額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大模型平臺及相關應用市場規模達17.65億元人民幣。在中國大模型市場格局上,百度智能云的市場規模達3.5億元人民幣,位居市場第一,市場份額達19.9%。

  生成式AI、大模型熱度不減,行業對大模型產品的投入還在不斷加大。而隨著大模型和生成式AI應用的加速落地,各行各業對AI算力的需求持續增加。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7月底發布的《中國算力中心服務商分析報告(2024年)》顯示,截至2023年末,我國算力總規模位居全球第二。

  但與此同時,隨著AI模型參數的不斷擴大,其面臨的能耗問題也更加突出。算力即對數據、信息的處理能力,其載體以數據中心、智算中心為代表。隨著AI計算能力的快速提升,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將翻倍。

  “目前,能耗問題是整個智算產業所關心的,各家企業也都在尋求自己的解決之策。”青云科技工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據中金公司研報,預計到2025年,我國數據中心能耗總量將突破4000億千瓦時。大模型的發展和AIGC應用的落地豐富了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企業加碼AI技術開發和投入,未來三年IDC預計中國智能算力需求CAGR達48%,其能耗問題也日益凸顯。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宋海良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ChatGPT每天需要處理超過2億次的請求,消耗大概50萬度電,一年就需要1.8億度電。2023年,我國大數據中心的耗電量是3000億度,將來會更多。

  “相比2022年,秦淮數據集團2023年用電規模增長近25%。”秦淮數據工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說。

  因此,如何應對這一挑戰,成為擺在AI行業相關公司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生成式AI技術的飛速發展伴隨著能耗的顯著增長,但這一挑戰并非不可克服。”中國電子商務專家服務中心副主任郭濤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為了應對越來越高的電力消耗,以及保證自身業務運營,數據中心企業開始自建變電站。“我們在河北懷來、山西靈丘、江蘇南通三大片區的規劃供電總容量為1585MVA,當前共計10座變電站投入運營,供電總容量已經達到1355MVA。”秦淮數據相關工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此外,數據中心企業也在積極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其使用比例。據上述工作人員介紹,截至2023年底,秦淮數據國內業務累計通過交易手段獲得綠電約12.62億度,2023全年交易綠電約4.9億度。僅在京津冀地區,綠電使用比例接近25%。

  面對算力攀升導致的電力需求暴漲,AI企業也可以尋求與電力公司緊密合作。“AI企業可以探索與電力公司的新型合作模式,比如虛擬電廠、需求側響應等,確保電力供應穩定高效。雙方也可以聯合研發節能技術,比如利用AI優化電網調度,開發智能能源管理系統等。”郭濤對記者表示。

  行業相關公司不斷發力,社會各界也需攜手合作,科研機構、高校與企業可共享資源,共研節能技術等。“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和支持AI行業的綠色發展,如提供稅收減免、補貼等激勵措施;此外,還應加強對AI行業的能耗監管,推動建立能耗標準和評估體系,確保AI技術的發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郭濤稱。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桐

AI 電力 秦淮數據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8-26 富特科技 301607 --
  • 08-23 速達股份 001277 32
  • 08-23 益諾思 688710 19.06
  • 08-20 成電光信 920008 10
  • 08-19 佳力奇 301586 18.09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