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作者: 陸如意
[ 早在1月,晶澳科技(002459.SZ)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投資6000萬美元建設年產能2GW組件的工廠,計劃今年四季度投入運營。 ]
中國光伏產品出海已不是新鮮事,但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光伏企業再次瞄準全球化布局。
第一財經記者近日在參加2023光伏行業供應鏈發展(宣城)論壇期間獲悉,光伏全球化趨勢難改,未來光伏行業將從過去的“中國造、全球賣”朝著“全球造、全球賣”發展轉變。
天合光能(688599.SH)董事長高紀凡在上述論壇上表示,“中國的光伏產品出口近200個國家,但是過去中國制造是主體,占比基本在80%左右。現在的情況對于‘中國造、全球賣’的格局產生很大的挑戰,未來光伏行業將越來越朝著‘全球造、全球賣’的趨勢發展。”
“過去七八年,出海建廠的光伏企業應該有很多酸甜苦辣的故事,但是制造業出海也為企業增加了全球競爭力和對全球市場的掌控力。制造業的全球化布局,不管是光伏產業鏈的哪個環節都是必然趨勢。”高紀凡補充道。
今年以來,頭部企業紛紛宣布出海建廠。
5月末,TCL中環(002129.SZ)宣布與Vision Industries Company簽署合作協議,擬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并在沙特阿拉伯地區開展光伏晶體晶片工廠項目。
早在1月,晶澳科技(002459.SZ)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投資6000萬美元建設年產能2GW組件的工廠,計劃今年四季度投入運營;3月,隆基綠能(601012.SH)首次在美設廠,與美國清潔能源開發商Invenergy合作在美國俄亥俄州建設5 GW光伏組件廠,該項目施工計劃于4月開始,預計2023年底運營。
“受地緣政治的影響,很多企業會想到去其他國家建廠。公司去加拿大、巴西、印尼的建廠初衷是基于當地市場準入的考慮,到泰國建廠主要是針對美國市場。”光伏組件企業(688472.SH)阿特斯運營副總裁熊海波也在上述論壇上表示,海外建廠會面臨很多挑戰和不確定性,這一過程中,永遠變化大于計劃。
在過去的10年左右時間內,阿特斯在加拿大、巴西、印尼、越南、泰國等國家先后建過廠。
“海外建廠最痛苦的地方在于供應鏈體系。”熊海波認為,企業想在海外建一個廠相對比較容易,想在當地建立起一個供應鏈體系比較難,想在海外建立起一個和中國國內的供應鏈成本相競爭的供應鏈體系幾乎不可能。
另有多位業內人士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海外建廠需要多方位考慮才儲備、政策消納以及供應鏈體系等因素。
這種較為明確的全球化布局信號從今年各家光伏企業的業績說明會也可窺見一二。
在4月28日舉辦的業績說明會上,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就投資者關心的國際貿易環境變化對光伏組件行業競爭格局的影響做出了相關回復。他認為,全球的分散制造目前已經形成,未來也是趨勢。隆基未來會主動適應這個趨勢,來滿足各個國家和市場政策的需求。
通威股份(600438.SH)也曾在今年4月份的業績會上透露,目前暫未有明確的海外光伏投資項目,但在積極研究各地政策。“光伏產業出海不僅需要當地政策的支持,還需要包括土地、電力、人才、產業鏈相關配套等要素資源的共同支撐。”

責任編輯:周唯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