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二季度加倉銀行股 半年報行情呼之欲出

公募二季度加倉銀行股 半年報行情呼之欲出
2023年07月26日 07:38 中證報

  截至二季度末,主動權益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四類基金)重倉持有的A股上市銀行合計44.06億股,較一季度末增加8.68億股。

  記者 黃一靈 薛瑾

  公募基金二季報披露已經結束。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發現,主動權益基金二季度配置銀行股意愿有所上升,國有大行成為香餑餑。多位市場人士認為,隨著穩增長政策加碼,銀行基本面筑底,疊加機構配置意愿上升,銀行板塊有望迎來估值修復,建議關注半年報業績驅動行情。

  機構配置意愿上升

  Wind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主動權益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四類基金)重倉持有的A股上市銀行合計44.06億股,較一季度末增加8.68億股。

  從持股總量上來看,工商銀行占據第一,主動權益基金共持有5.38億股。從主動權益基金持股總市值來看,招商銀行位列第一。

  從重倉股持倉變動情況來看,二季度主動權益基金共加倉22只銀行股,減倉11只銀行股。其中,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獲增持數量高于1億股,最高為農業銀行,達3.13億股。

  二季度加倉多只國有大行的招商產業精選股票基金在其二季度報告中表示,權益部分降低倉位轉向防御,減倉人工智能(AI)算力等方向,買入國有銀行和公用事業。

  “銀行下調長端存款掛牌利率、保險銷售旺盛、銀行理財波動加大,金融體系長久期資產配置缺口加大,符合長期資金配置風格的高股息大行得到資金青睞,公募資金在一季度大幅減倉銀行板塊后,二季度進行了一定回補。‘中特估’行情下公募基金普遍加倉國有大行,符合市場預期。”廣發證券倪軍團隊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持有國有大行的公募基金數量較一季度末大幅增加。Wind數據顯示,從一季度末到二季度末,持有工商銀行的基金數從64只增長到104只,持有農業銀行的基金數從27只增至80只,持有建設銀行的基金數從48只增至77只,持有中國銀行的基金數從16只增至47只。

  知名基金經理在行動

  雖然國有大行成為主動權益基金的香餑餑,但也有知名基金經理加倉部分優質股份行和中小銀行。

  來自中庚基金的丘棟榮在二季度看好銀行股。以他在管基金產品中規模最大的中庚價值領航混合為例,與一季度末相比,常熟銀行成為該基金二季度新晉重倉股。

  來自中泰資管的姜誠也在二季度繼續加倉銀行股。以他在管基金產品中規模最大的中泰星元靈活配置混合為例,與一季度末相比,該基金在二季度加倉招商銀行超300萬股。

  來自富國基金的朱少醒在二季度加倉了寧波銀行。二季報顯示,與一季度末相比,他管理的富國天惠成長混合(LOF)在二季度加倉寧波銀行逾600萬股。

  光大證券指出,截至二季度末,相對于各行業在滬深300中的配置權重占比,主動偏股基金對于銀行股的超額配置比例處于全市場最低,相對于資金配置較密集的醫藥、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計算機等熱門賽道,主動偏股基金對銀行板塊明顯大幅低配。歷史上多次發生銀行板塊低配之后迎來上漲行情,看好后續銀行板塊絕對收益表現。

  看好半年報行情

  日前,瑞豐銀行發布了A股上市銀行首份2023年半年度業績快報。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8.92億元,同比增長8.1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3億元,同比增長16.8%。

  按照披露時間表,8月下旬將迎來銀行半年報密集披露期。業內人士預計,今年上半年上市銀行營業收入增長情況仍有不確定性因素,但與一季度相比將出現邊際回暖,同時,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也將好轉。負債端成本改善、其他非息收入持續改善等因素,將強化銀行半年報業績向好趨勢。

  興業證券研報指出,今年一季度是銀行業績的相對低點,二季度后預計業績趨勢向上,關注銀行半年報業績驅動行情。該研報稱,2023年下半年銀行基本面趨勢向上,看好經濟復蘇背景下銀行板塊估值修復行情,重點關注兩條主線,一是“中特估”邏輯下,央企銀行估值有望提升,二是更受益于經濟復蘇主線的績優銀行。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文

基金 銀行股 銀行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7-31 威力傳動 300904 --
  • 07-31 碧興物聯 688671 --
  • 07-28 藍箭電子 301348 --
  • 07-28 盟固利 301487 --
  • 07-28 華勤技術 603296 --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