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會把美國推入衰退深淵嗎?

特朗普會把美國推入衰退深淵嗎?
2025年03月11日 00:45 環球市場播報

專題:經濟衰退風險重創美股 納指暴跌4%創22年來最大跌幅

  一個月前,當我們首次意識到埃隆·馬斯克的政府效能部(DOGE)從政府洗錢體系中削減了如此巨額的資金時,我們做出了一個(在當時)頗具爭議的觀察結論:如此大量的(深層政府洗錢所得的)資金即將從經濟體系中撤出,美國將陷入衰退,首先是在華盛頓特區(邁克爾·哈特尼特等人后來也證實了這一點),隨后會蔓延至整個美國。

  我們很驚訝遭到了如此多的反對,尤其是來自特朗普的支持者。但這并非是要對剛執政幾周的新政府做出評判。實際上,我們很久以前就解釋過,美國經濟之所以沒有早早陷入衰退,唯一的原因是拜登史無前例地瘋狂發債。我們最早在2003年夏天就對此進行過描述(《拜登經濟學背后的萬億美元“隱性刺激”》),在那期間美國債務每100天就飆升1萬億美元。

  但如今,那場特殊的債務盛宴似乎即將結束。

  可以理解的是,化解這一債務定時炸彈正是埃隆·馬斯克所著手做的事情,而扭轉在拜登政府時期達到頂峰的所有災難性趨勢的過程,不可避免地會導致經濟衰退(就如同任由債務不斷累積、創下紀錄性的增長,是唯一能推遲不可避免的經濟放緩的做法一樣)。

  盡管如此,我們做出這一觀察結論時,“美國例外論”的炒作仍風靡一時,哪怕這種情況僅持續了幾天,所以當時很少有人愿意接受我們的觀點。

  然后,市場情緒逐漸發生了轉變。就在幾周后,華爾街充斥著像瑞穗證券(Mizuho)的多米尼克·康斯塔姆(Dominik Konstam)所撰寫的這類報告,“發現”了我們幾周前就說過的觀點,即政府效能部(DOGE)的舉措將引發新一輪衰退,首先從政府部門開始,然后蔓延到其他各個領域。

  緊接著,像高盛……以及摩根士丹利這些此前還極度樂觀看漲的華爾街公司,紛紛下調了對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預期。

  就這樣,華爾街慢慢地但確切地承認了我們是正確的。但政府方面呢?特朗普得知馬斯克推動的政府效率政策加上政府的貿易政策會導致經濟衰退時,會感到驚訝嗎?我們對此感到好奇,于是開始密切關注特朗普及其核心幕僚的言論。

  首先,特朗普的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上周在《面對全國》(Face the Nation)節目中(正確地)解釋了媒體是如何誤導民眾,讓他們以為在拜登執政期間經濟形勢一片大好,以及特朗普上臺后這種氛圍是如何突然改變的。當然,他的觀點是,特朗普執政的時間還遠遠不夠長,不可能是他把經濟搞糟的。

  幾天后,貝森特還解釋了為什么在拜登執政的最后幾年里經濟看起來“很好”——他基本上呼應了我們兩年前在《拜登經濟學背后的萬億美元“隱性刺激”》中所闡述的觀點。我們當時解釋說,美國經濟沒有崩潰的唯一原因是政府每100天就發行1萬億美元的債務,或者如貝森特所說:“市場和經濟已經對過度的政府支出上癮了,現在將進入一個‘戒毒期’。”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為了避免技術性衰退,特朗普的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將政府支出從GDP報告中分離出來。這是對一個首先由我們提出的問題的回應,即埃隆·馬斯克的政府效能部(DOGE)推動的削減開支措施是否可能導致經濟下滑。盧特尼克在福克斯新聞頻道的《周日早間期貨》節目中說:“要知道,從歷史上看,政府一直在對GDP數據動手腳。他們把政府支出算作GDP的一部分。所以我打算把這兩者分開,并做到透明化。”

  盧特尼克的言論呼應了馬斯克在X(原推特)上的觀點,即政府支出并不會為經濟創造價值。馬斯克在X上寫道:“一種更準確的GDP衡量方式應該排除政府支出。否則,你可以通過把錢花在那些并不能改善人們生活的事情上,人為地拉高GDP。”

  盧特尼克的說法更微妙一些,但方向是一致的。他說:“如果政府購買一輛坦克,這算入GDP。但如果花錢讓1000個人去考慮購買一輛坦克,這就不算GDP。這是一種浪費,是低效的,是浪費錢。削減這部分開支,雖然會在GDP數據上體現出來,但我們要消除這種情況。”

  然后是特朗普本人,他在向國會發表的演講中發出了迄今為止最明確的警告,稱預計關裞方面會出現“一點動蕩”,這呼應了他在2月份的說法。當時總統在他的Truth Social賬號上(全部大寫字母)發文稱:“這將是美國的黃金時代!會有一些痛苦嗎?是的,也許會(也可能不會!)” 并補充說:“我們將讓美國再次偉大,所有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但最明顯的跡象表明,特朗普現在渴望讓美國經濟陷入衰退——而且他可以合理地將其歸咎于拜登那毫無節制的支出方式——而且“特朗普看跌期權”現在變成了“看漲期權”,這一跡象來自總統本人。上周末,在接受瑪麗亞·巴蒂羅莫(Maria Bartiromo)的另一次采訪時,當被問及是否預計今年會出現經濟衰退時,總統出奇地為自己辯護,他說:“我不想預測那樣的事情。現在有一個過渡時期,因為我們正在做的事情非常重大。我們正在把財富帶回美國。這是一件大事。而且總會有一個時期——這需要一點時間。需要一點時間。但我認為這對我們來說應該會很棒。我的意思是,我認為會很棒。”

  至于股市,別指望特朗普會出手救市:“可能會有一點動蕩。你不能只盯著股市。看看中國,他們有一個百年規劃……而我們只看季度表現。我們正在做的是為未來奠定基礎。”

  如果這些還不夠清楚的話,他的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盡可能明確地預測,美國正走向一個“戒毒期”,并警告說:“我們接手的這個經濟是否會開始出現一些波動呢?當然有可能。” 他還排除了通過政策調整來支撐市場的可能性,證實了至少目前,“特朗普看跌期權”已經徹底失效。

  高盛的Delta One交易主管里奇·普里沃羅茨基(Rich Privorotsky)在評論這些衰退前的言論時表示:“雖然試圖解決債務可持續性和支出方面的長期失衡問題(這些問題在新冠疫情期間加速惡化)值得稱贊,但很難想象這些舉措不會對短期經濟產生影響。” 這實際上呼應了我們一個月前所說的話。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的表述更加直白,該行表示:“到目前為止,特朗普還沒有提到股市,而且從華盛頓傳出的消息是,他們關注的是實體經濟,而不是華爾街,并且愿意在至少未來六到八個月內容忍‘動蕩’,同時將其歸咎于拜登,以便建立一個框架,實現特朗普所認為的基于GDP增長的目標……”

  但或許野村證券(Nomura)的查理·麥克埃利戈特(Charlie McElligott)闡述得最為透徹。他表示,美國現在正經歷一個明顯的“階段轉變”,這將是非常痛苦的(完整報告可在專業訂閱用戶的常規獲取渠道查看):

  別只聽我一家之言——他們已經在告訴你他們的策略了,而這個“階段轉變”將是痛苦的部分,因為我們正在“人為制造一場衰退”:

  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昨天在紐約經濟俱樂部更加堅定地闡述了“從公共部門到私人部門”以及“華爾街讓位于實體經濟”的美國經濟增長和財富不平等重置的主題(此外還有關于從制裁到銀行角色和監管等方面的高質量見解……但那是另一個話題了):

  總統已經開始了一場“……積極的運動,以重新平衡國際經濟體系。”(當然是指關裞措施……)

  “獲得廉價商品并非美國夢的本質……美國夢的根源在于任何公民都能實現繁榮、向上流動和經濟安全的理念。長期以來,多邊貿易協定的設計者們忽視了這一點。”(一旦增長受到拖累,通脹風險就不再是首要問題,或者說被夸大了)

  而關于從依賴政府赤字支出推動經濟增長,轉變為重新聚焦私人部門刺激(稅收和放松監管)的重大轉變:“我第一次去見特朗普總統時,他看著我說‘我們怎樣在不拖垮經濟的情況下降低債務和赤字呢?’……18個月來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解決辦法是)從公共部門驅動的經濟向私人部門驅動的經濟轉型……美國GDP的25%都與(華盛頓特區)區號202有關。”

  貝森特今天上午在CNBC上進一步表明了意圖……人們啊,我們還能說得更清楚些嗎?!:

  貝森特:我們可能會看到接手的經濟開始出現一些波動

  貝森特:經濟將進入一個“戒毒期”

  貝森特:沒有“特朗普看跌期權”了,但有“特朗普看漲期權”帶來的上行空間

  問題在于:當實施政府的“財政緊縮”政策,以及政府效能部(DOGE)對幾十年來兩黨都已習慣的糟糕“支出”進行打擊,以切實減少政府支出時(要考慮資金流動而非存量,變化的變化或推動力……而不是絕對水平)——但與此同時,全球貿易“再平衡”意味著與最大的貿易伙伴展開“貿易戰”——根本無法維持當前的實際GDP增長水平,更不用說在短期內實現增長了……也就是說,GDP會下降

  而這正是關鍵所在:他們明白這個“階段轉變”意味著痛苦,而且有意在特朗普任期的初期就迅速推動這一轉變,因為需要通過“財政緊縮”消除過度經濟刺激的源頭,這同時會通過“負財富效應”減少實際經濟需求,因為市場會認識到這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

  這種有意造成的增長拖累和負財富效應——即“人為制造衰退”的理論——將起到抑制通脹的作用,進而推動向第二階段的轉變。由于通脹得到抑制,屆時終于可以通過美聯儲降息實施更寬松的貨幣政策,來刺激私人部門,“降低資金成本”……然后進一步推進減稅和大規模放松監管措施。

  然而,在我們這個被債務纏身的社會中,由于政客們無休止的赤字支出,以及央行官員們陷入“量化寬松陷阱”的“道德風險”區域,我們對痛苦的容忍度極低……

  那么,選民、政客和央行官員們能否承受住這一善意的“再平衡行動”所帶來的后果呢?還是說,對更多刺激措施的強烈要求會壓倒一切,迫使他們“屈服”,回到不可持續的、依賴政府赤字支出的經濟模式呢?

  這將取決于特朗普政府有意實施的“可控破壞”策略所帶來的“增長拖累”和“負財富效應”,能以多快的速度產生抑制通脹的效果,從而為后續的寬松政策創造條件……否則,市場力量似乎樂于“找到平衡點”,而“特朗普看跌期權”在股市中仍遠遠處于虛值狀態。

  綜上所述,逐漸清晰的情況是:我們一個月前的判斷完全正確。雖然特朗普和貝森特可能并非積極地要把美國推向衰退,但他們肯定樂于看到這種情況(尤其是中期選舉日益臨近),因為他們知道還有幾個月的時間可以把責任推給拜登政府及其驚人的債務累積。正如我們最初所解釋的,正是這種債務累積讓經濟維持了這么長時間……

  ……而且一旦經濟和市場完成重置,很可能會受益于國會出臺的另一項大規模財政刺激措施(一旦出現衰退,國會將別無選擇,只能出手相助),經濟和市場將在2026年11月的中期選舉前直線上升,這將進一步鞏固共和黨對權力的掌控,即便這意味著在近期內會經歷一些——相當劇烈的——痛苦。

來源:ZEROHEDGE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郭明煜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3-14 勝科納米 688757 --
  • 03-14 浙江華遠 301535 --
  • 03-11 矽電股份 301629 52.28
  • 03-11 新亞電纜 001382 7.4
  • 03-10 江南新材 603124 10.54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