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晨報】5.14丨策略:關稅緩和信號下哪些板塊有望受益?

【銀河晨報】5.14丨策略:關稅緩和信號下哪些板塊有望受益?
2025年05月14日 07:45 財經自媒體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報告導讀】

1. 策略:關稅緩和信號下哪些板塊有望受益?

2. 消費:關稅沖擊影響跟蹤,柳暗花明又一村?

3. 汽車:政策激發行業規模效應,驅動板塊業績增長?

4. 電子:結構性復蘇態勢延續,子行業景氣度分化?

5. 軍工:印巴沖突實戰淬火,重構全球軍貿版圖?

6. 建材:25Q1盈利修復,加強供給調控穩價增效?

7. 銀行:一攬子增量金融政策發布,首家股份行AIC獲批?

8. 安陽鋼鐵(600569.SH):河南省鋼鐵巨頭,業務發展邊際改善可期

銀河觀點

策略:關稅緩和信號下哪些板塊有望受益?

楊超丨策略首席分析師

S0130522030004

一、核心觀點

《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解讀:《聲明》的達成,體現了中美兩國在經歷數月高強度關稅對抗后,通過制度性對話實現了階段性成果。從協議內容看,美方取消91%加征關稅、暫停24%關稅90天,中方同步取消等比例反制措施,雙方建立常態化磋商機制(副總理/財長級對話)。90天暫停期為后續磋商創造了較為穩定的窗口期,也為雙方進一步探討合作提供了寶貴時間。盡管雙方已展現出靈活務實的溝通姿態,但協議中保留10%基準關稅作為戰略威懾,且對特定行業的結構性關稅尚未觸及。可預見技術封鎖、產業補貼等核心矛盾可能成為下一階段焦點博弈。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中期選舉臨近可能帶來的政治周期擾動,疊加中國產業升級引發的結構性競爭,或意味著中長期摩擦的反復可能。

對A股市場的投資啟示:本輪協議的達成釋放出中美經貿關系緩和的積極信號,降低了貿易方面的不確定性,有助于推動市場避險情緒降溫,提振投資者情緒。同時,貿易摩擦對國內經濟增長的潛在壓力緩解,企業盈利預期有望上修,特別是對于出口依賴度較高的行業,經營環境短期內迎來明顯改善。這有望帶動A股市場估值進一步修復。但長期來看,本輪協議是中美談判的階段性成果,暫停實施的24%關稅僅生效90天,且20%的芬太尼關稅仍未取消,后續關稅政策走向存在反復性和不確定性,仍需保持密切關注。結構上:(1)前期受關稅影響回調較大的板塊行情有望回暖,主要涉及其他電子、消費電子、光學光電子、元件等電子板塊,IT服務、軟件開發等計算機板塊,自動化設備、通用設備、專用設備等機械設備板塊。(2)出口依賴度較高的行業有望實質性受益,企業盈利預期迎來回暖。其他家電、照明設備Ⅱ、小家電、工程機械、元件、其他電子Ⅱ、紡織制造、光學光電子等板塊境外業務收入占比較高。(3)協議公告后,港股市場整體呈現出積極的反應態勢,恒生科技指數漲幅明顯拉升,對A股市場后續行情有一定指示意義。以5月12日港股行情判斷,汽車、家電、軟件服務、可選消費、半導體、機械等板塊行情有望受到提振。

對港股市場的投資啟示:中美雙方大幅下調關稅,將直接利好雙方經濟發展和企業盈利增長;同時,中美雙方將建立機制,繼續就經貿關系進行協商,有利于改善投資者對未來的預期,提升投資者的投資信心和風險偏好,促進港股市場上漲。受利好消息影響,5月12日,港股三大指數集體上漲。其中,4月7日跌幅較大的恒生科技指數,5月12日漲幅居前。4月7日跌幅較大的國防軍工、汽車與零配件、家電、可選消費零售、半導體、機械、交通運輸等行業,5月12日反彈幅度較大。建議持續關注港股半導體、耐用消費品、國防軍工、家電、紡織服裝、家庭用品、硬件設備、機械、醫藥生物、造紙與包裝等中美貿易往來較為密切的板塊。

二、風險提示

國內政策效果不確定風險;地緣因素擾動風險;市場情緒不穩定風險。

消費:關稅沖擊影響跟蹤,柳暗花明又一村

何偉丨研究所副所長、大消費組組長、家電行業首席分析師

S0130525010001

陳柏儒丨輕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S0130521080001

謝芝優丨農業首席分析師

S0130519020001

張迪丨宏觀經濟首席分析師

S0130524060001

劉立思家電行業分析師

S0130524070002

呂雷丨宏觀經濟分析師

S0130524080002

于金潼丨宏觀經濟分析師

S0130524080003

郝帥丨紡織服裝行業首席分析師

S0130524040001

顧熹閩丨社會服務業首席分析師

S0130522070001

劉光意丨食品飲料行業分析師

S0130522070002

劉來珍丨食品飲料行業分析師

S0130523040001

楊策丨家電行業分析師

S0130520050005

一、核心觀點

美國關稅為主的貿易摩擦政策多變:1)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以來,以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大幅提升進口商品關稅稅率,特別是針對中國。4月9日,美國宣布對中國以外的大部分經濟體暫停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僅實施10%基準關稅,暫停期限為90天。此外,目前美國進口自墨西哥的產品滿足美墨加協議的免關稅。4月10日,美國明確對中國商品實際加征的總關稅稅率為145%,包括“對等關稅”部分125%,以及2月4日和3月4日,美國以芬太尼問題為由,兩次對中國商品額外加征10%的關稅,目前共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征關稅145%,部分商品涉及301條款或面臨最高245%的關稅。5月2日,美國終止了對來自中國價值不超過800美元的小額包裹給予免征關稅的政策。2)5月12日,《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超預期。5月14日前,美方暫停2025年4月2日實施24%的關稅90天,保留10%的關稅;美方取消2025年4月8日、4月9日宣布加征的報復性關稅。總體上來講,將對大部分中國商品關稅從145%暫時下調至30%。后續中美之間關稅變化有待雙方協商。

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訂單大部分進入觀望期:1)2025年4月,中國出口3157億美元,同比+8.1%;其中對美國地區出口330億美元,受關稅政策變化影響,同比-21.0%。歷史上,對美國出口單月占總出口額高峰時超過20%,2018年以來這一占比持續下降,2025年4月占比下降到10.5%。2)美國征收中國出口商品關稅過高,大部分美國訂單進入觀望期。4月10日以來還有很多臨時性措施,例如我們觀察到美國進口商將商品暫時存放美國港口的保稅倉,等待政策變化;利用加拿大進口商品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再出口可申請關稅退稅,將商品暫存加拿大倉庫;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非正規措施,如轉口貿易、拆分申報(將商品分拆為配件+組裝服務報稅,組裝服務適用的稅率低)等。我們預計以上措施是臨時性措施,無法大規模推廣。3)當前關稅背景下,大部分美國客戶暫未急于同中國供應商協商關稅分擔,后續訂單處于觀望狀態。美國客戶更期待中國供應商擴大東南亞等海外供應能力,而非在當前的關稅下繼續從中國供貨。據中國日報網4月16日引用美國媒體CNBC最新調查結果,在120家受訪企業中,89%優先取消訂單,61%轉向東南亞等低關稅產地采購。4)隨著《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我們預計一方面一些還未申報入境美國市場的商品會加緊入境,另一方面會出現搶單補庫存現象。但考慮到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穩定性,未來供應鏈國際化、多地區布局將是趨勢。

美國零售市場何時缺貨,是否會高通脹:1)美國市場在2025Q1存在搶單補庫存的現象,但庫存提升不明顯。美國商務部數據,2025 年第一季度,美國對外商品貿易逆差提升至4664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2786億美元相比,同比+ 67.4%。但從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看,制造商、批發商、零售商存貨額合計,2024年末為25770億美元,2025年2月末為25900億美元,提升不明顯。2)目前美國零售主要在銷售庫存,品牌提價還不普遍。4月25日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采訪中,亞馬遜表示價格上漲的900多種產品僅占其網站上排名前10萬的產品的1%,且價格普遍上漲幅度為6%。我們選取一些美國亞馬遜上知名的消費電子、消費電器品牌的常見產品型號,分析4月1日-5月9日價格變動,整體變動不大,其中外資品牌如SHARK、三星、史丹利、創科實業、蘋果提價行為更多;中國品牌中泉峰控股、安克提價;掃地機、洗地機市場競爭激烈,零售價格下降,我們也了解到掃地機企業提前備貨充足,目前銷售的產品還未面臨關稅壓力,后續東南亞地區的供應將明顯提升;彩電中TCL未提價,但三星、LG、海信部分型號提價,美國彩電供應主要是墨西哥和東南亞,受關稅影響較小。我們預計如果沒有《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暫時性的緩解,隨著美國市場庫存的消化,未來更多的產品將提價,形成高通脹。3)自2018年貿易戰開始,大量消費龍頭企業布局海外生產基地。據美國商務部數據,美國進口來自中國的占比持續下降,2024年美國商品進口總額32674億美元(非季調),來自中國的占13.4%,2018年這一數據為21.2%。短期內,其他國家供應鏈無法完全替換中國的供應。4) 根據Vizion數據,2025年以來美國進口集裝箱周預訂量平均超30萬TEU,而4月14日、4月28日兩周分別降至27.3、23.0萬TEU。美國進口貨物量5月開始受到的負面影響開始體現得更明顯,特別是美國西岸港口。5月7日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采訪中,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吉恩?塞羅卡表示本周進口貨物量同比下降35%。

90天豁免期搶出口,前有東南亞,現有中國:1)由于美國給予東南亞3個月窗口期,目前東南亞地區正在搶出口。《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下,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訂單將出現短暫的搶訂單,但也要分具體產品,美國進口中國暫時按30%稅率,相比東南亞和墨西哥的暫定稅率,部分產品在20%的稅率差下中國不具有優勢。2)大部分中國消費行業龍頭在過去幾年或多或少進行海外產能布局,但進度不一。最國際化的公司生產供給基本不受影響,此類公司早已將美國市場的供給安排在海外生產基地,例如TCL電子、海信視像供應美國的彩電主要從墨西哥和越南供給;部分企業已經在美國有生產基地,典型的如海爾智家中寵股份。產能轉移快的部分企業預計2025Q3就可實現美國需求海外基地供應。大家電行業供應鏈國際化領先,以美的集團為例,雖然2025Q2海外生產基地暫時無法滿足大部分美國需求,但是預計到了2025Q3基本可以做到。3)東南亞地區員工效率和加班文化無法和中國相比,短期內提升產能的彈性較小。特別大規模的產能新建計劃目前處于觀望中,主要是擔心美國還未和東南亞國家達成協議。

我們預計短期內消費行業將由于競爭加劇,行業利潤承受壓力:1)雖然我們認為具備國際化能力的優秀消費行業龍頭抗風險能力強。但是我們預計,小型出口型企業以及部分中國工人的就業將受到負面影響,將導致國內消費市場面臨壓力。目前出口美國市場的產能過剩導致非美出口市場訂單競爭加劇,部分行業還出現出口轉內銷導致內銷競爭加劇的現象。2)美國客戶的訂單屬于出口訂單中利潤較好的訂單。雖然美國訂單在快速轉向東南亞等海外地區生產基地,但產能擴建過程中需考慮生產效率提升周期,大部分企業海外工廠的利潤率低于中國工廠。3)未來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的背景下,企業偏向于求穩,對利潤的訴求重要性將降低。

二、投資建議

短期建議關注受美國市場影響較小的公司,以及雖然美國市場業務較多,但是能實現墨西哥、東南亞供貨的公司。

三、風險提示

美國關稅風險;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

汽車:政策激發行業規模效應,驅動板塊業績增長

石金漫丨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

S0130522030002

一、核心觀點

行情:Q4以來乘用車與零部件板塊超額收益明顯:2024年Q4,汽車板塊(ZX)絕對收益率為4.76%,乘用車板塊(ZX)絕對收益率為7.82%,零部件板塊(ZX)絕對收益率為5.41%,商用車板塊(ZX)絕對收益率為-7.99%,汽車、乘用車、零部件分別跑贏萬得全A指數3.14pct、6.20pct和3.79pct,商用車板塊跑輸萬得全A指數9.61pct,Q4在以舊換新政策支持下汽車市場進入消費旺季,地方置換補貼政策激發前期積壓購車需求,車市銷量同比高增長,乘用車板塊超額受益明顯。2025年Q1,汽車板塊絕對收益率為11.30%,乘用車板塊絕對收益率為9.40%,零部件板塊絕對收益率為14.37%,商用車板塊絕對收益率為9.01%,汽車、乘用車、零部件、商用車分別跑贏萬得全A指數9.40pct、8.24pct、12.47pct和7.11pct,Q1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延續,推動汽車市場高景氣延續,銷量延續同比高增長,助力汽車板塊跑出明顯超額收益,零部件板塊亦受益于火熱的人形機器人行情,超額收益最為明顯。

銷量:以舊換新政策驅動,Q4以來銷量持續高增,乘用車銷量連續兩季同比增速超10%,2024年乘用車新能源滲透率增長至接近45%:2024Q4汽車市場累計銷量為986.5萬輛,同比+9.3%,環比+31.1%,9月地方置換補貼政策陸續落地,對乘用車換購需求形成強刺激,驅動車市在Q4走出銷量頹勢,2025Q1汽車市場累計銷量為747.0萬輛,同比+11.2%,環比-24.3%,2025年初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延續,對車市高景氣延續形成支撐。2024Q4乘用車累計銷量為888.4萬輛,同比+12.0%,環比+32.6%,2025Q1乘用車累計銷量為641.9萬輛,同比+12.9%,環比-27.8%。新能源方面,2024Q4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為434.6萬輛,同比+42.1%,環比+34.1%,滲透率提升至48.9%,2024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為1229.0萬輛,同比+35.8%,滲透率同比提升9.9pct至44.6%。2025Q1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為290.3萬輛,同比+46.4%,滲透率45.2%。出口方面,2024Q4/2025Q1乘用車累計出口銷量分別為132.2萬輛/117.8萬輛,同比分別+1.6%/+6.1%,商用車累計出口銷量分別為98.1萬輛/105.1萬輛,同比分別-10.2%/+1.8%。

業績:在政策激發的規模效應下行業景氣向上,乘用車板塊2025Q1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50%,零部件板塊2025Q1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13%,表現亮眼:2024年Q4/2025年Q1,汽車行業實現營收1.12萬億元/8435億元,同比+14%/+6%,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156億元/305億元,同比+4%/+23%。(一)乘用車:板塊業績高增長,“價格戰”下經營韌性十足。2024年Q4/2025年Q1,乘用車板塊實現營業收入6676億元/4383億元,同比+18%/+7%,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34元/115億元,同比-33%/+50%。(二)零部件:下游車市景氣帶動營收利潤高增長,經營性現金流大幅好轉。2024年Q4/2025年Q1,零部件板塊實現營業收入2780億元/2365億元,同比+8%/+7%,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72億元/127億元,同比-1%/+13%。(三)商用車:營收增速放緩,盈利能力回落。2024年Q4/2025年Q1,商用車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422億元/1357億元,同比+5%/+1%,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39億元/44億元,同比+49%/-4%。

二、風險提示

汽車銷量不及預期的風險;政策效果不及預期的風險;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出口面臨海外政策不確定性的風險。

電子:結構性復蘇態勢延續,子行業景氣度分化

高峰丨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

S0130522040001

錢德勝丨電子行業分析師

S0130521070001

王子路丨電子行業分析師

S0130522050001

一、核心觀點

半導體持續復蘇,國產替代加速:1)設備:2025年Q1,半導體設備行業呈現出營收增長但凈利潤分化,合同負債及存貨整體增長的特點。展望未來,行業發展將呈現“技術驅動增長,國產替代加速”兩條主線。2)材料:2025年Q1,半導體材料行業呈現“強者恒強”格局,具備技術壁壘和國產替代能力的企業業績亮眼,而轉型期企業需消化短期成本壓力。3)封測:2025年Q1,半導體封測行業呈現出營收穩步增長,頭部效應明顯的特點。4)分立器件:2025年Q1,價格戰基本結束,整體市場呈現供需均衡狀態,分立器件板塊超過半數的公司均實現了營收和歸母凈利潤的正增長。5)IC設計:數字類芯片廠商整體表現強勁,模擬芯片長坡厚雪,國產替代需求提升。

消費電子受政策驅動復蘇,技術持續升級分化:1)品牌消費電子:品牌消費電子板塊溫和復蘇但分化顯著。從數據來看,板塊內公司差異顯著,綠聯科技安克創新等受益AI終端及全球化布局增長強勁,而傳音控股漫步者受新興市場競爭及需求疲軟拖累。2)消費電子零部件及組裝:目前消費電子零部件及組裝板塊隨著國內家電以及消費電子補貼等政策的共同推動下呈現復蘇態勢。從消費電子零部件及組裝板塊業績來看,呈現分化趨勢。

電子零組板塊整體向好,細分板塊略有分化:1)面板:一季度面板需求維持強勁,顯示高端化升級趨勢明顯。全行業在新材料、新技術、新產品等維度持續創新。2)LED:LED行業在技術創新與政策驅動共同推動下呈現復蘇態勢,市場需求逐步回暖,產業鏈向高端化、場景化方向加速升級。3)PCB:AI服務器滲透率持續提升,帶動上游PCB需求。高級別智能駕駛加速落地和AI應用在車端的滲透率不斷提升,帶動汽車電子領域PCB需求。4)被動元件:MLCC領域,國補政策帶動家電需求。薄膜電容領域,受益于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保持較快增長,帶動薄膜電容器需求。5)光學元件:智能手機光學創新升級仍有較大空間,AI眼鏡有望持續保持較高增長,光學部分價值量顯著提升。

二、投資建議

梳理電子行業一季度,我們認為AI基礎設施建設所帶動的相關硬件如AI算力,端側SoC,PCB等板塊保持了業績的高增長,我們看好AI+重鑄電子行業生態,并推動相關硬件的更新與迭代。消費電子板塊受到國家補貼政策的刺激淡季不淡,蘋果產業鏈業績穩健增長,關稅因素對板塊估值的壓制趨緩,行業后續多重創新包括液態金屬、AI眼鏡、光學創新等有望推動相關供應鏈業績持續提升。元器件板塊整體一季度受下游政策補貼刺激需求強勁,二季度整體依然維持平穩,包括面板、LED、被動元件等整體供需平衡,龍頭公司經營穩健。

三、風險提示

行業供給端產能過剩的風險;終端需求不及預期的風險;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競爭格局惡化的風險。

軍工:印巴沖突實戰淬火,重構全球軍貿版圖

李良丨軍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S0130515090001

胡浩淼丨軍工行業分析師

S0130519060003

一、核心觀點

印巴沖突再起,多款我國軍貿裝備精彩亮相。新一輪印巴沖突歷經外交、經濟、軍事對抗,最終兩方于5月10日同意停火,并宣布兩國軍事行動總指揮將于12日再次進行對話。沖突期間,印度軍方迅速調動航母和陣風戰機展示力量,巴基斯坦則以中國造殲-10C戰機和紅旗-9防空導彈回應。最終巴基斯坦憑借體系化防御與中式裝備展現出不對稱優勢,印度則受限于多源武器整合與國內政治壓力整體表現不佳。

巴基斯坦一直是我國軍貿出口的核心客戶: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數據,巴基斯坦訂單占我國歷史以來(1989-2024)軍貿總出口額的52.5%。目前,巴基斯坦已大量采購殲擊機、地對空導彈、雷達、無人機等裝備,且我國已形成常態化交付。巴方構建的"中式裝備體系"已覆蓋陸海空天全領域,形成具有示范效應的區域安全模式。

印巴沖突實戰淬火,重構全球軍貿版圖。這場沖突起源是印巴領土爭端,但背后更是大國博弈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中美俄法等多國武器的實戰測試場。巴基斯坦作為中國裝備的主要出口國之一,實戰結果直接驗證了中國裝備的技術優勢,并體現了我國在高端裝備研發、體系化作戰支撐等方面的顯著實力,為我國軍貿品牌塑造了“物美價廉、體系適配”的形象。

此輪“名片效應”將引發沙特、阿聯酋等中東國家和一帶一路國家重新評估中國裝備,從而在中遠期提振我國軍貿市場。

現代戰爭形態加速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演進,通信與導航技術的戰略價值已躍升為戰場制勝的核心要素。我國自主構建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與低軌衛星通信網絡,通過“天基信息鏈+戰術數據鏈”的深度融合,不僅實現了對自身軍事行動的全域保障,更成為賦能軍貿伙伴國提升作戰效能的關鍵支撐。

二、投資建議

內需+軍貿共振,軍工發展迎機遇。短期看,首先,印巴沖突意外擦亮中國軍工名片,軍貿迎來“Deepseek”時刻,內需+軍貿共振,軍事裝備需求空間打開;其次,軍工自主化程度極高,美國引發的關稅戰,對國內軍工企業影響極其有限,投資“避風港”特征凸顯;再次,Q1財報靴子落地,Q2產業鏈上游基本面將迎來顯著改善,板塊積極因素累積。中期看,2025逢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Q3行業催化劑有望增多,疊加Q2部分公司財報預期向好,結構性機會將涌現。長期看,2027年建軍百年近在咫尺,三年高景氣有望延續。

三、風險提示

國際局勢變化風險;需求不及預期的風險;下游持續降價的風險。

建材:25Q1盈利修復,加強供給調控穩價增效

賈亞萌丨建材行業分析師

S0130523060001

一、核心觀點

24年業績承壓,25Q1行業利潤顯著修復。2024年地產投資繼續筑底,基建投資增速放緩,建材市場需求承壓,行業整體延續弱勢運行,上市公司業績承壓,2024年建材行業實現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同比分別-12.35%/-49.81%。2025Q1基建投資增速企穩,地產銷售降幅收窄,建材市場恢復預期向好,部分產品價格提漲,疊加企業加速降本增效,利潤端同比改善,2025年一季度行業實現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同比分別-2.39%/+163.86%,其中玻璃纖維是子行業中唯一一個實現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雙增長的行業。

水泥:需求增速放緩,供給增加,4月水泥價格松動。4月份水泥市場需求持續性恢復,但增速放緩;冬季錯峰停窯全部結束,供給增加較為明顯,企業庫存快速上升;在供給增加疊加需求增長乏力情況下,水泥價格有所松動。后續來看,短期需求好轉預期不強疊加供需壓力尚存背景下,價格延續弱勢運行;中長期來看,在25年基建投資預期向好、供給側優化加速預期下,水泥價格仍有上漲空間。

消費建材:一季度非家裝旺季,零售市場需求偏穩。2025年一季度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3.0%,較1-2月收窄2.1個百分點;一季度建筑及裝潢材料類零售額同比持平。在地產政策刺激作用下,樓市逐步企穩,但受春節假期及家裝習慣影響,一季度并非家裝旺季,消費建材市場需求整體偏穩。后續存量市場將是我國房地產重點關注方向,存量商品房重裝、翻新需求以及城中村舊改、修繕需求有望拉動消費建材需求回升。

玻璃纖維:粗紗價格松動,電子紗穩價出貨。粗紗方面,4月市場需求表現一般,國內市場依舊靠風電紗、熱塑紗支撐,海外出口不確定因素增加,市場觀望心態加重,新點火產線增加行業整體供應壓力,粗紗價格略有松動。后續海外市場仍具有不確定性,國內需求以風電紗、熱塑紗等中高端產品走貨為主,疊加新產能釋放后供應壓力增加,預計粗紗價格短期呈穩中趨弱運行。電子紗方面,4月份下游CCL市場開工穩定,電子紗以穩價出貨為主。后續來看,中高端產品需求缺口持續下,短期電子紗價格存提漲預期。

浮法玻璃:4月價格由跌轉漲,浮法廠加速去庫。4月中上旬浮法玻璃終端需求緩慢恢復,市場整體交投氛圍較好,但下旬投機需求減弱,終端需求支撐有限,出貨放緩,浮法廠以消化自身庫存為主,浮法玻璃價格由跌轉漲。后續在供給偏穩背景下,需關注終端需求變化情況,在短期行業供需結構存向好預期情況下,預計短期價格呈穩中有升態勢。

二、投資建議

消費建材:推薦地產政策推動下需求有望回暖,渠道布局完善、品類擴張較好、具備產品品質優勢及品牌優勢的行業龍頭。水泥:基建投資企穩支撐水泥需求,行業供給優化加速,供需矛盾有望緩和,水泥價格有推漲預期,區域龍頭企業有望實現盈利修復。玻璃纖維:推薦受益于新興市場帶動需求恢復,玻纖復價落地后龍頭企業業績率先修復的企業。玻璃:行業產量有望縮減,供需格局或將逐步優化。

三、風險提示

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下游需求不及預期的風險;行業新增產能超預期的風險;政策推進不及預期的風險。

銀行:一攬子增量金融政策發布,首家股份行AIC獲批

張一緯丨銀行業分析師

S0130519010001

一、核心觀點

銀行板塊表現優于市場:5月6日-5月9日,滬深300指數上漲2%,銀行板塊上漲3.88%。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分別+1.75%、+5.33%、+3.8%、+3.47%。個股方面,41家上市銀行上漲,浦發銀行(+7.66%)、青農商行(+7.35%)、青島銀行(+7.05%)、招商銀行(+6.73%)、興業銀行(+5.89%)漲幅居前。截至5月9日,銀行板塊PB為0.69倍,股息率為6.97%。

降準降息落地、中長期資金入市,堅守紅利價值: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發布一攬子增量金融政策,我們認為銀行或從以下方面受益:(1)數量型與價格型工具升級加碼,降準降息落地,銀行息差受影響總體可控。測算降準降息綜合影響銀行息差-3.56至-3.38BP,同時會議明確將通過利率自律機制引導商業銀行下調存款利率。(2)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持續完善創新,加力支持科創、消費與普惠金融,加速銀行信貸結構優化。(3)銀行補充資本有望穩步推進,助力一攬子增量政策落地。考慮到應對關稅沖擊和支持兩重兩新需求,中小銀行增資必要性增強,專項債或可提供支撐。(4)科技金融關注度顯著上升,股債融資渠道拓寬,銀行信貸支持增加,未來有望從全生命周期角度多維度服務科創企業融資需求。(5)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措施深化,中長期資金入市加速,銀行紅利價值凸顯。

Q1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發布,關注結構性工具發力,存款利率下調可期:2025年初以來,貨幣政策保持適度寬松基調,逆周期調節強化,信貸量穩價降。下階段,央行將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積極落地一攬子增量金融政策:(1)保持融資和貨幣總量合理增長,引導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2)充分發揮貨幣信貸政策導向作用。研究出臺金融支持消費的指導性文件,著重從供給側發力;拓寬保障性住房再貸款使用范圍。(3)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4)啟動2025年度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評估工作。我們認為,結構性工具供給有望繼續豐富,從供給側發力,對科技、消費、外貿重點領域的低成本資金支持將加強,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持續健全。此外,央行明確要平衡好支持實體經濟與保持銀行體系自身健康性的關系,降低銀行負債成本。當前政策利率已下調10BP至1.4%,將帶動LPR隨之下調,有望進一步通過利率傳導機制帶動存貸款利率下降,打開銀行負債成本壓降空間,支撐銀行息差。

銀行系AIC主體拓展至股份行,科技金融服務加碼:興業銀行籌建興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獲批,注冊資本100億元。招商銀行、中信銀行也相繼宣布擬全資設立金融資產投資子公司,注冊資本分別為150、100億元。銀行系AIC擴圍,為企業提供“債權+股權”的專業化聯動服務,滿足企業全生命周期的融資需求,對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服務能力和質效進階。

二、投資建議

一攬子金融政策出臺,降準降息落地,結構性工具加力引導銀行信貸結構優化。銀行基本面積極因素持續積累。中長期資金入市有望進一步加速,加速銀行板塊紅利價值兌現。我們繼續看好銀行板塊配置價值。

三、風險提示

經濟不及預期,資產質量惡化風險;利率下行,NIM承壓風險。

安陽鋼鐵(600569.SH):河南省鋼鐵巨頭,業務發展邊際改善可期

趙良畢丨通信&鋼鐵行業首席分析師

S0130522030003

洪燁通信&鋼鐵行業分析師

S0130523060002

一、核心觀點

安陽鋼鐵:河南省鋼鐵巨頭,板材與鑄管特色獨具。公司是河南省最大的鋼鐵企業,也是中南地區重要的精品板材與優質建材生產基地,2024年鋼材產量規模近千萬噸,產品以板帶材為主導,營業收入占比約62.5%,其次是鑄管與建材,銷售主力集中于中南地區,營業收入占比約70.3%。公司成功實現冷軋特殊用鋼的全流程貫通,以穩產促高產,突出算賬經營,科學調整高爐、燒結機運行模式,突出效益導向,科學調整資源流向,加大向高效產線、高效品種傾斜力度,汽車大梁鋼、無取向硅鋼、高磁感取向硅鋼等高速增長。

板材價格疲弱庫存居中,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拉動投資。國內板材的主要下游行業為機械與船舶,據蘭格鋼鐵網數據,2025年5月9日國內板材平均價格約3,620元/噸,處于2020年以來約2.5%分位的低位,2025年4月國內板材主要鋼廠庫存約208.54萬噸、社會庫存約410.33萬噸,處于2020年以來的中樞水平。2025年3月河南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5.4%,高于全國+4.2%的平均水平,制造業正向貢獻頗多,2024年河南鋼材產量約3,105.76萬噸/-8.7%,約占全國的2.2%,公司產量約占河南整體的30%。

公司特鋼轉型加速,重組將迎多重利好。2024年公司圍繞水電用鋼、風塔用鋼、高強車輪鋼、高強簾線鋼等項目,研發特鋼新品70個。據公司公告,2024年12月公司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擬置入安陽集團所持有的部分舞陽礦業股權,舞陽礦業下轄鐵山、趙案莊等礦區,保有礦石儲量約3.2億噸,2024Q1-Q3實現營業收入9.96億、歸母凈利潤1.15億,2024Q3資產負債率16.7%,該交易有利于公司整合上下游產業鏈,切實改善盈利能力與償債能力。

二、風險提示

1、國內宏觀經濟波動的風險;

2、上游鐵礦石、廢鋼等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

3、下游機械、船舶等領域需求修復緩慢的風險等。

本文摘自:中國銀河證券2025年5月14日發布的研究報告《銀河證券每日晨報 - 20250514》

分析師/責任編輯:周穎

評級體系:

推薦:相對基準指數漲幅10%以上。

中性:相對基準指數漲幅在-5%~10%之間。

回避:相對基準指數跌幅5%以上。

推薦:相對基準指數漲幅20%以上。

謹慎推薦:相對基準指數漲幅在5%~20%之間。

中性:相對基準指數漲幅在-5%~5%之間。

回避:相對基準指數跌幅5%以上。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5-26 優優綠能 301590 --
  • 05-23 中策橡膠 603049 --
  • 05-19 古麒絨材 001390 --
  • 05-08 太力科技 301595 17.05
  • 05-08 威高血凈 603014 26.5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