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集團行長彭安杰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的講話

2024年3月24日
中國北京
各位閣下,新老朋友們:很高興出席今天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我們每個人都意識到國際社會面臨的強大力量和快速變化——持續存在的貧困,曠日持久的沖突,難以應對的氣候危機。
相互交織的挑戰和錯綜復雜的問題形成一場完美風暴,共同加劇了不平等狀況。
在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正在下滑,在二十年里從6%下滑到僅僅4%。經濟每下滑一個百分點,就有1億人陷入貧困。
與此同時,整個新興市場的債務都在增加——非洲的債務翻了一番——限制了這些國家的雄心壯志。
但是,有一個數據點尤為突出,應當引起我們大家的關注:
在未來十年,全球南方將有 11 億青少年成為工作年齡的成年人。然而,在這十年,在這些國家,預計只能創造3.25億個就業崗位。
無所作為的代價是難以想象的。
但是,預測并不是命運。我們以前也遇到過挑戰,并且共同戰勝了這些挑戰。
中國的非凡歷程證明了一切皆有可能。
在1978年,中國有7.7億人處于極端貧困狀態。在農村,幾乎所有人、98%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之下。
但是,就在這一年,中國實行了一項堅定的戰略,開啟了艱難的改革進程,從根本上改變了發展軌跡。
此后不到兩年,世界銀行行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就來到北京,與中國政府共同建立了一種獨特的合作模式,不僅建立在資金上,而且建立在知識上。
在中國攀登發展高峰的道路上,其他各方紛紛加入——我知道在座的許多人都是攀登之路上的合作伙伴。
在隨后的幾十年里,中國的勞動力增長了三分之二,創造了3.15億個就業崗位,連續38年每年創造800多萬個就業崗位。這種爆炸性的就業增長恰恰也是中國減貧步伐最快的時期。
中國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使得全球貧困率從44%下降至9%。
這再次證明,創造就業機會是消除貧困和發展繁榮最可靠的途徑。
但是,發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它的特點就是挫折、失誤和漸進式的發展階段,所有的經濟體都是如此。
看看今天的中國,我們就知道一切皆有可能。但我們也知道,山外還有山,挑戰之后還有挑戰——有很多是共同的挑戰。
我們想要的世界是氣候變化得到遏制,老幼共享醫療服務,城鄉機會均等。我知道中國領導人非常關心這些問題,并能幫助推動變革。
例如,十年前,中國的天空霧霾彌漫,城市陰沉昏暗??諝赓|量成為一個令人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對于有孩子的人來說。這是印度尼西亞、印度、墨西哥和蒙古國的家長們共同擔憂的問題。
如今,中國已今非昔比。
藍天已成為常態,民眾呼吸的空氣更清新,壽命更長,無論老幼人人都能享受城市公園綠地。
這一結果——就像中國的經濟崛起一樣——是艱苦努力的產物。
政府關閉低效率的產業,對制造、發電等行業制定更高的標準,逐步淘汰老舊車輛,提高燃料標準,禁止焚燒農作物秸稈。
進展情況由1800個監測站組成的監測網進行實時跟蹤監測,數據匯總到非常先進的監測中心。
昨天,我有幸參觀了世界銀行和中國在河北省合作建立的這樣一個設施,它能夠進行數據處理,篩選出誤報情況,并在需要執法或存在公共衛生風險時向操作人員發出警報。
歸根結底,這個系統正在幫助減少排放。
這就是知識轉化為行動。
發展之路有很多國家走過,每個先行者都為后來者開路。中國是開路者,它已從世界銀行只針對最急需國家的贈款受援國轉變為最大的捐款國之一。
中國曾經從我們的知識庫提取知識,現在轉為提供知識——它的經驗被應用到埃塞俄比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土耳其、越南等許多國家。
八十年來,有效利用共享知識對世界銀行來說始終至關重要。正是經驗使我們能夠解決最棘手的問題,改變人民生活。
僅在過去五年,我們就幫助1 億人找到了工作,將醫療服務覆蓋面擴大到逾10 億人,使近 5 億兒童接受教育,每年減少碳排放2.3 億多噸。
但遺產和歷史已經不夠了,我們還必須不斷發展,勇攀高峰。
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制定了一個新愿景——建立一個沒有貧困的世界但要在一個宜居的星球上。在此過程中,我們拓寬了世界銀行的視野,全面地、積極地應對影響我們所有人的沖突、脆弱性和氣候變化等相互交織的挑戰。
我們正在努力成為一家更好的銀行:
擠出資產負債表的水分,使我們能夠承擔更多風險,支持更多投資項目,提高我們的資本使用效率。
加快速度,簡化程序。在不降低標準的情況下,減少官僚主義并精簡標準。消除過去令人詛喪的情況,成為私營部門和我們服務對象的更好的合作伙伴。
我們努力推動新想法,同時也復制我們的成功經驗。
然而,我們知道單打獨斗是不夠的。
我們知道,即使各國政府、多邊機構和慈善機構共同努力,仍然無法提供每年應對氣候、脆弱性和不平等所需要的數萬億美元。
我們國際社會需要私營部門的規模、資源和聰明才智。
去年,世界銀行集團為新興市場動員私人資本410億美元,并通過發行債券從私營部門籌資420億美元。今年正在力爭兩方面都超過去年。
但現實情況是,我們需要在吸引私營部門投資方面取得更多進展。
我們啟動了私營部門投資實驗室,招募了15位資產管理公司、銀行以及運營機構的首席執行官加入,以便識別新興市場投資的障礙和潛在解決方案。
這個團隊提出四個重點領域:監管確定性、政治風險保險、外匯風險和發起-分銷模式。
我們正在逐個采取行動。
今年夏天,我們將推出一個新的擔保平臺,實現簡化流程、增強可及性和加快支付執行。這將有助于我們實現到2030年將年度擔保發放規模擴大兩倍達到200億美元的目標,并逐步使我們動員的私人資本量成倍增加。
我們也在努力尋找化解外匯風險的新方法,并已開啟為期數年的為新興市場建立證券化平臺的工作,更便于養老基金、保險公司、主權財富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將其70萬億美元的資金注入發展中國家。
如果我們能夠成功地將大額的標準化的投資捆綁在一個一攬子投資計劃中,就能解決拼湊小額的定制化貸款的問題——這種貸款各有自己的文件、風險和定價,阻礙了有意義的大規模投資。
新型金融工具只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我們相信,我們的專有數據應當成為全球公共物品,分享這些數據有助于提振投資者信心。
從下周開始,我們將以三種新方式推進這項工作:
首先,一個開發機構聯合體將公布按國家收入水平分列的私營部門回收率數據。
第二,除了為該聯合體貢獻數據集外,世界銀行還將公布按信用評級細分的私營部門違約數據。
最后,我們將分享可追溯至1985年的主權違約和回收率統計數據。
所有這些工作都為了實現一個目標:讓更多的私營部門資本進入發展中經濟體,以增強影響力,創造就業機會。
我一生都深信私營部門能夠成為一種向善的力量。
深信政府能夠成為變革的力量。
但兩者都需要付出努力。
每一代人都認為,擺在他們面前的一系列挑戰是最困難、最嚴重和最棘手的。
但是,人類從未面對如此復雜和嚴重的一系列問題,以至于我們的存在本身都成了問題。
然而,作為一個建立在和平與合作原則基礎上的機構的領導人,我必須相信我們有能力為了共同目標而共同努力。但是,我們往往低頭看著地面而不抬頭仰望。
如果我們能夠鼓起勇氣,抬起頭來,我相信我們可以在公平競爭環境中建立一個人人都有機會奔向勝利的世界。
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張倩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