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原標題:離譜!上市公司財務數據連錯六年引爭議,董秘回應“真的是失誤”
來源:華夏時報記者李墨軒 陳鋒 北京報道
年報季,幾家歡樂幾家愁;有公司為業績低迷發愁,更有公司為財務錯誤發愁。
近幾日,一家叫*ST西鋼(600117.SH)的公司有點火,原因是其年報被發現部分財務數據竟然連錯六年,消息一出,股價收兩個跌停蒸發約十億元。
公司公告稱錯誤系財務人員工作疏忽,增長率公式中的基數選取錯誤。讓投資者直呼“離譜”的同時,是否故意造假的質疑聲此起彼伏。是賬沒算明白,還是故意出錯?
公司董秘回應《華夏時報》記者稱,不存在財務造假,“真的是失誤”,是財務人員在當年表格設置函數時將基數設置錯誤,“本來是今年的數減去上年的數再除以上年的數,結果公式設置成了除以今年的數”,此后幾年沿用了該函數,以往幾年數字差別不大就沒發現。
財稅專家向記者分析表示,由于比例的錯誤正反兩個方向都有,且對年報中總的營收、凈利等沒有影響,更可能是編制人員粗心大意、不負責任、業務能力不強造成。律師解讀稱,投資者能否索賠主要是看其誤導性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股價跌停兩日
*ST西鋼的全稱是西寧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由于連續3年凈利潤為負、2022年年度被審計凈資產為負等,公司股票在2022年年度報告披露后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2023年5月股票簡稱由“西寧特鋼”變更為“*ST西鋼”。也就是說,2023年的業績優劣是公司保殼與否的關鍵。
3月19日晚,*ST西鋼發布2023年年報顯示,2023年營業收入為49.39億元,同比下降36.33%;歸母凈利潤為16.86億元,同比扭虧為盈;扣非凈利潤虧損15.79億元,較上年同期進一步擴大。
年報發出后的20日,有媒體報道指出,公司主營業務分產品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同比變動幅度數據出現明顯差錯。以其中的合結鋼收入為例,根據公司披露的2023年年報數據,2023年合結鋼收入為33.31億元,同比減少106.44%,根據2022年年報數據,2022年合結鋼收入為68.76億元,據此測算,2023年合結鋼收入應為同比減少51.56%,與公司2023年年報中披露的數據相差甚遠。此外,從2018年年報開始,公司主營業務分產品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同比變動幅度數據出現類似差錯。
3月20日、21日,*ST西鋼股價連續跌停,兩日市值約跌去十億元。3月21日凌晨,*ST西鋼發布致歉公告,承認存在錯誤,并解釋同比變動幅度數據計算錯誤原因為財務人員工作疏忽,增長率公式中的基數選取錯誤,并對六年財務報表進行了更正。
“相關年度報告中其他重要數據沒有錯誤,各年度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利潤、凈利潤等重要數據未發生變化。”公告還指出。
3月21日晚間,上交所對*ST西鋼及其財務總監周泳予以監管警示,青海證監局也向公司及周泳出具警示函。
董秘稱確系財務人員失誤
“感覺出錯是設計的一環”“小學數學沒學好”,*ST西鋼的財務疏忽論引發了一眾吐槽與質疑。3月22日盤后,《華夏時報》記者就此事對話了*ST西鋼董事會秘書焦付良。
董秘回應稱,錯誤的確是財務人員造成的,因為財務人員在表格模型設置公式的時候,本來是今年的數減去上年的數除以上年的數才能算出這個比例,但其將公式設成除以今年的數,此后幾年一直沿用這個錯誤函數模板。
當記者問到為什么連錯六年沒有發現,董秘則表示,因為前幾年產量差別不大,數據表現不明顯,而2023年公司由于司法重整,產量明顯下降,導致數據披露錯誤明顯被看出。
資料顯示,*ST西鋼的財務總監周泳2018年開始在公司任職,這一年恰好是財務數據出錯的開始。當記者問到財務總監是否正常履職時,董秘嘆息并說道,“說心里話,我們的財務總監、我們這些董監高一直是兢兢業業在履職,因為公式錯誤,審核不嚴,造成這個結果”。
董秘還補充提到,年度報告和審計報告的格式不同,審計報告中沒有計算比例。年報顯示,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為*ST西鋼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財稅專家、律師解讀
記者進一步將此事向專家尋求分析,知名財稅審計專家、江蘇四維咨詢集團首席咨詢師劉志耕表示,從錯誤的具體內容來看:一方面,由于僅是財務分析的比例錯誤,所以,對年報中總的營收、凈利等沒有影響;另一方面,由于比例的錯誤正反兩個方向都有,即有多有少、有增有減,不像是為了粉飾業績一邊倒的錯誤,也就是錯誤不是都對業績分析有利,而且其中不少錯誤對業績的分析也很不利,從這方面還看不出故意造假誤導投資者的跡象。
劉志耕分享了三點推論,一是因為編制人員粗心大意、不負責任、業務能力不強;二是因為復核人員的復核形式主義、敷衍應付;三是公司可能缺乏必要內控和獎懲機制,或內控不嚴、獎懲不力。
從法律角度看,如何區分財務錯誤和財務造假?上海久誠律師事務所主任許峰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一般來說普通會計差錯沒有主觀造假故意,不能算作虛假記載,是業務水平或專業知識不夠等原因導致的;而財務造假帶有明顯的造假故意,能夠通過具體的行為區分出來。
許峰律師還表示,如果是比例比較大的會計差錯長期存在,那會計差錯可能很難解釋,存在索賠的可能性,實際要根據差錯比例、過錯程度等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主要看誤導性,即是否誤導投資決策”。
是否影響摘星
年報公布當日,*ST西鋼還發布了《關于申請撤銷公司股票退市風險警示并繼續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公告》。
其中的內容稱,公司對照《股票上市規則》進行自查,公司股票觸及退市風險警示的情形已經消除。滿足《股票上市規則》第9.3.6條規定的可以申請撤銷對公司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條件。
不過,公告還提到,目前公司盈利能力已在逐漸恢復,但由于公司所處鋼鐵行業尚處于復蘇期,公司適用《股票上市規則》第9.8.1條第(七)項:“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明顯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等投資者難以判斷公司前景,導致投資者權益可能受到損害的其他情形”規定的情形,公司股票將繼續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簡單說,即*ST西鋼申請摘星不摘帽。至于此次財務錯誤會否影響摘星,尚未可知。
責任編輯:麻曉超 主編:夏申茶


責任編輯:張倩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