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中日友好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肖飛的名字,以最不堪的方式登上熱搜。
然而,真正引爆輿論的,卻是舉報信中那位27歲的協和醫學院規培醫生董襲瑩——一個用4年時間完成別人10年醫學教育的"跨界天才"。
她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本科,畢業通過協和醫學院"4+4"臨床醫學項目,僅用4年就拿下醫學博士學位。
而網友扒出,其4+4博士論文是婦科影像,論文除了一些引言還有其他部分,正文內容僅30頁。


她還用英文抒發自己的感概:無論行至何方,家皆為我后盾。
2024年獲中日友好醫院胸外科規培資格,但實際規培期從常規3年縮短至1年。現職為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泌尿外科住院醫師(規培階段)。
隨著輿論發酵,爭議點主要如下:
1. 特權操作爭議
跨專業讀醫:經濟學本科直接進入協和醫學院,規避高考競爭與常規醫學教育年限,被指利用家庭資源突破專業壁壘。
規培特權:在中日友好醫院胸外科規培期間,本應輪轉至脊柱外科,但通過肖飛及協和醫院骨科主任干預,違規留在胸外科。
手術室特權:2024年7月5日,因操作失誤與護士發生爭執,被肖飛帶離手術室40分鐘,導致已麻醉患者被擱置,險釀醫療事故
2. 醫學資質質疑
其博士論文方向為婦科影像,指導老師為骨科專家,學位證書顯示內科,規培在胸外科,現職為泌尿外科,專業跨度引發對醫學教育質量的質疑。
據悉,其父親是中冶建研院總經理,母親是北科大副院長,家族資源助她跳過規培輪轉制度,直接進入全國頂尖的胸外科。
更有網友扒出,因為協和4+4項目需要排名前100大學才有資格,所以為了哥倫比亞大學這個名頭,小董從社區大學轉入哥大巴納德學院,而這個學院只是個水貨學院。
最終這場風波不僅撕開了董襲瑩個人的“精英人設”,更將協和醫學院“4+4”項目的選拔機制與教育公平問題推向風口浪尖。??
就在網友將真相刨開的同時,董襲瑩一家也正積極應對。

有記者發現,4月29日中國知網已搜不到董襲瑩相關論文。
醫療反腐風暴下,這起事件像一記重錘敲響警鐘。
國家衛健委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涉及學術近親繁殖的醫療糾紛同比暴漲67%,而像協和"4+4"這類特殊培養渠道,正成為某些人規避高考競爭的"后門"。
當我們追問董襲瑩的醫學資質時,本質上是在質問:救死扶傷的神圣殿堂,容得下多少量身定制的"綠色通道"?
(轉自:金融街1號狙擊手)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