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中信、廣發年初至今代銷理財規模勁增10% 6家股份行仍未達到9月水平

招行、中信、廣發年初至今代銷理財規模勁增10% 6家股份行仍未達到9月水平
2024年12月06日 01:38 21世紀經濟報道

  11月,銀行理財代銷規模已經回升至9月底前的水平。

  南財記者獲取的一份獨家數據顯示,11月,9家股份行的銀行理財代銷規模增至10.42萬億元,環比增長1.20%,較年初增長8.64%。而在10月,銀行理財代銷曾經出現了短暫的下滑,整體代銷規模為10.29萬億元,相較9月下滑了0.77%。

  納入統計的9家股份行包括: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廣發銀行。

  產品端的存續規模與9家股份制銀行渠道端的趨勢變化一致,整體的銀行理財存續規模變動也經歷了10月、11月的一降一升。中信證券數據顯示,10月末日均存續規模約29.52萬億元,較2024年9月下降0.64萬億元。進入11月,母行資金重回理財,帶動規模抬升,重新突破30萬億元的高點。

  10月銀行理財規模的下滑主要有兩方面因素導致,一是股市回暖導致部分銀行理財投資者贖回資金進入股市,二是9月銀行理財回表力度減弱,導致10月出表效應不強。

  而11月之后,權益市場降溫,同時債市逐漸走牛,理財凈值修復,資金出現回流。

  股份行中,代銷規模最多和最少的“一頭一尾”兩家銀行今年以來的增勢最猛。

  今年以來,股份行整體代銷規模保持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其中,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廣發銀行年初以來代銷理財產品的規模增幅均在10%以上,分別為12.2%、10.6%、15.2%。

  目前,從代銷規模的絕對金額來看,招商銀行保持了斷層式領先,為3.93萬億元,同在萬億規模以上的還有興業銀行和中信銀行,規模分別為1.23萬億元和1.39萬億元。廣發銀行在9家股份行中代銷規模最小,為1529億元。

  第二梯隊中的興業銀行,今年以來銀行理財代銷規模增長乏力,年初以來增幅僅為1.2%,在股份行中最低。

  從最近兩個月的數據來看,多家銀行雖然11月較10月的代銷規模有所增長,但仍未達到其9月水平。

  具體來看,帶動整體規模增長的是招商銀行,11月規模為3.93萬億元,9月為3.86萬億元,還有兩家銀行同樣規模上升,興業銀行較9月微增15億元,平安銀行11月規模為7712億元,而9月為7680億元。其余均未達到9月水平。

  10月,股份行代銷銀行理財規模均下滑,其中,降幅在百億元以上的有興業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

  11月以來,債市在年內財政增發落地未超預期、供給擔憂但流動性充裕及降準預期接連的影響下震蕩走牛。

  受此影響,銀行理財凈值回升。華西證券研究顯示,11月最后一周,短債、中長債理財代表產品凈值持續上漲,單周增幅分別為0.05%、0.08%;權益市場情緒恢復,偏債混合類產品凈值企穩回升,單周收益率為0.07%。11月全月破凈水平基本在1.1%水平窄幅震蕩。

  11月20日以來債市開啟新一輪下行行情,進入12月,債牛行情繼續演繹。11月29日,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倡議非銀同業存款納入自律管理、市場擔憂的專項債供給沖擊平穩度過的背景下,債券利率下行斜率進一步增大,10年國債強勢下破2%,創歷史新低。

  對于債市后續的走勢,一位銀行理財固收投資經理表示,12月中期開始,銀行承接地方債壓力或減小,此外保險等配置盤入場有望支撐債市,短期內下行斜率趨緩。從中長期來看,宏觀環境依舊有利債市,不具備大幅調整的基礎。化債疊加同業存款自律機制落地,“資產荒”將持續,支撐債市中樞下移。

  不過,年末理財或也將受到資金回表影響。華西證券認為,12月首周理財規模可能會如期回暖,屆時規模或將迎來年內最后一個高點。其后,伴隨著季末時點臨近,理財規模或將持續承壓,歷史降幅多在6000億~8000億元區間。

  雖然年初以來,銀行理財規模整體在收益回暖的背景下上漲,但是,銀行中收依舊承受了較大的壓力。從9家上市銀行的三季報來看,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一共為1737.36億元,同比下滑14.37%。背后主要原因,一是,基金、保險等其他理財產品銷售規模下降;二是各類理財產品的費率下行。

  代銷規模大如招行,也面臨著中收的整體承壓。招商銀行在三季報中表示,財富管理手續費及傭金收入174.05億元,同比下降27.63%。

  其中,由于代銷規模增長及產品結構優化雙重因素拉動,代銷理財收入高且增幅大,為59.37億元,同比增長47.36%。但保險和基金代銷收入表現不佳,具體來看,代理保險收入57.30億元,同比下降54.56%,主要是保險降費效應延續;代理基金收入30.03億元,同比下降26.47%,主要是受基金降費和權益類基金保有規模及銷量下降影響。

  民生銀行也在三季報中指出,前三季度實現非利息凈收入279.17億元,同比下降11.79億元,降幅4.05%,主要受代銷保險和基金業務費率下降、資本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

  今年以來,銀行理財調降費率的公告頻出,有部分理財產品甚至執行階段性“0費率”。

  此前,中金貨幣研究對理財減費進行過測算,結果顯示,理財產品平均綜合費率為0.38%,其中,現金類、固收類、混合類理財產品總費率分別為0.36%、0.40%、0.58%,分別較各類產品成立之初累計降低13bp、2bp、3bp;現金類產品由于業務整改導致競爭力有所削弱,總費率累計降幅達27%,而固收類、混合類降幅均在5%左右。分費率來看,理財管理費率平均降低3bp至0.21%,銷售費率降低2bp至0.14%,托管費基本維持在0.02%。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文

理財 債市 廣發 中信 興業銀行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12-13 中力股份 603194 --
  • 12-09 博科測試 301598 38.46
  • 12-06 藍宇股份 301585 23.95
  • 12-02 先鋒精科 688605 11.29
  • 11-29 博苑股份 301617 27.76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