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洽食品收入規模突破70億:渠道擴張+產品創新驅動增長 自建工廠成核心競爭力
2025年4月23日,洽洽食品發布2024年年報及2025年一季報。2024年實現營收71.31億元,同比增長4.79%;實現歸母凈利潤8.49億元,同比增長5.82%。
2024年洽洽食品營業收入成功突破70億元,站在當下來看,渠道下沉、新渠道擴張、出海市場有望貢獻新的增量。
營收突破70億之后 哪些亮點值得關注?
從經營層面來看,洽洽有諸多亮點,一是“葵珍”通過高端會員店、精品超市等新渠道的拓展,獲得持續增長。
葵珍是洽洽食品推出的高端產品,擁有較高的毛利率。在葵花籽業務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葵珍承擔著向上打開高端價格帶,提升品牌形象的任務。
二是堅果禮盒銷量持續提升。堅果是洽洽食品葵花籽之外的第二增長曲線,2017年推出小黃袋之后,迅速搶占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此后堅果業務每年都保持兩位數增速(除2023年外),2024年堅果類收入占比已經接近27%。
洽洽食品堅果產品以每日堅果為核心,2024年公司加大了風味堅果產品的推廣力度,同時通過向三四線等下沉市場推廣每日堅果禮盒,市場下沉和SKU增加是推動堅果業務增長的的主要驅動力。
目前國內堅果市場仍處在擴容期,根據FAO和USDA數據,中國和美國人均樹堅果年消費量分別為1.28kg/3.41kg,美國是中國的2.67倍,相比之下,中國還有很大提升空間。而洽洽食品作為堅果炒貨行業龍頭,將受益于市場規模擴容。
三是公司的品牌力持續提升,去年洽洽強化了“快樂就要洽洽洽”的品牌新主張,推出了城市版主題產品,邀請郭麒麟為品牌代言人,贊助年度壓軸喜劇競演綜藝《喜劇大會》。同時冠名泡泡島音樂與藝術節?華東站 SOSO 舞臺以及贊助泰國重點音樂節項目。還與合肥文旅聯合打造“躺春嗑瓜子大賽”。以創新的形式和玩法切入年輕消費群體,推動品牌年輕化。
目前洽洽已經是堅果炒貨行業市占率第一的龍頭,公司的發展同時也伴隨著品牌的不斷升級。2021年成為首家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的堅果品牌。2024年,洽洽食品以526.78億品牌價值蟬聯“亞洲品牌500強”,風味瓜子系列一舉斬獲2024中國旅游商品大賽金獎。25年4月,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首批“中國消費名品名單”,是堅果行業唯一入選企業。
增長動力:自建工廠保證品質 渠道下沉+新渠道拓展貢獻增量
近幾年洽洽食品一直保持著較快的營收增速,2024年營業收入成功突破70億元。站在當下來看,洽洽的增長動力來自什么?
首先從產品來看,作為行業龍頭,洽洽食品擁有很強的產品創新及推廣能力,這種能力在藍袋瓜子系列和每日堅果系列上得到了驗證。
洽洽食品2011年上市,上市后業績增長一度停滯,2015年前后進行改革,推出了“藍袋瓜子”和洽洽堅果,此后“藍袋瓜子”推動了瓜子業務的繼續增長,堅果業務則成長為公司第二增長曲線。
2020年以后公司發布堅果+戰略,加快產品推新速度,同時注重品牌和產品年輕化。2024年針對年輕消費群體推出榴蓮瓜子等臭門真經系列瓜子等新品,市場表現良好。對于平臺型公司來說,不斷增加的SKU是帶動公司持續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掌握供應鏈和生產端未來將成為消費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堅果炒貨領域,洽洽食品是較早布局產業鏈和自建工廠的公司。
根據東興證券研報信息,洽洽食品在我國葵花籽主產區如內蒙古、新疆、甘肅、東北等有100多萬畝合作的向日葵種植基地,同時還與俄羅斯優質葵花籽生產基地合作,從國外獲取優質的葵花籽資源。我國樹堅果主要依賴進口,洽洽與國際一流供應商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在直采模式下,能夠實現對原材料品質和價格的直接管控。
在生產環節,洽洽在全世界擁有11大工廠,2024年11月,洽洽第十一座工廠于包頭竣工投產。
對于供應鏈和工廠的掌握能夠有效保證原料和產品品質,而且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可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毛利率。
2024年11月底,駐華外交官在“見證安徽高質量發展”活動中探訪了洽洽透明工廠,“透明工廠”是技術創新+質量承諾+營銷IP的結合,代表了公司在產品品質和品牌建設上的實力。
從渠道端來看,洽洽食品仍存在向低線市場和鄉鎮下沉的空間,2024年終端覆蓋率的提升是業績增長的重要原因。此外,倉儲式會員超市、社區生鮮超市、零食量販店、折扣店等新渠道正在成為新的增長點。2024年10月管理層透露,零食量販渠道總體提升比較快,公司針對這一渠道開發了單獨定制產品。除此之外,海外市場也提供了新的增量。
對于洽洽食品來說,渠道下沉、新渠道拓展、海外市場突破,有望給公司帶來新的增量。而在供應鏈和自建工廠上的優勢,將讓洽洽在激烈競爭中保持自己的優勢。

作者

無名
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員
熱文排行
- 甘源食品一季度業績變臉 大量增加的銷售費用能否換回增長?
- 騎士乳業股價翻倍背后:2024年陷入虧損 現金短債比低至0.57
- 有友食品是否迎來拐點?與山姆合作后業績止跌回升 應收賬款及應付賬款激增
- 絕味食品收入下滑大量關店:門店擴張帶動增長的邏輯失效 多元化投資成“拖累”
- “反關稅”概念|海大集團一季度業績高增?能否規避關稅風險?
- 西王食品4.44億元虧損背后:高杠桿高溢價并購標的再度暴雷 存貸雙高財務壓力大
- 雙匯發展營收四連降火腿腸賣不動了? 一邊“清倉式”分紅一邊大量借錢
- 金龍魚的困境:銷量增長收入下降 剛扛過原料價格上漲又遇到產品售價下降
- 舍得酒業跨界酒旅融合項目:自身業績下滑 巨額投入的增產擴能項目進展緩慢
- 重慶啤酒與重慶嘉威十多年糾紛背后:“山城”銷量究竟在萎縮還是在增長?嘉威有沒有“山城”終身使用權?
聯系我們
- 郵 箱: yangshu5@staff.sina.com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東路新浪總部大廈

400-052-0066 歡迎批評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