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食品4.44億元虧損背后:高杠桿高溢價并購標的再度暴雷 存貸雙高財務壓力大
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浪頭飲食/ 郝顯
近日,西王食品發布了2024年年報,宣布虧損4.44億元,這是公司2022年以來的第三次虧損。虧損主因是高杠桿高溢價并購的海外公司Kerr再度暴雷,出現巨額資產減值。
在經歷了主營業務發展停滯,多元化并購暴雷后,目前西王食品已面臨較大的財務壓力,賬面貨幣資金剛夠覆蓋短債,大額在建工程進度緩慢,仍舊需要資金投入。
由于負債高企,去年財務費用創了近年來新高。與此同時,公司又將大量貨幣資金存進西王集團財務公司,存款利率是否合理,安全性如何呢?
西王食品再次迎來虧損 高杠桿高溢價收購的Kerr暴雷
4月2日晚間,西王食品發布了年報,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49.72億元,同比下滑9.43%,虧損4.44億元。繼2022年及2023年兩度虧損之后,再次迎來虧損。
西王食品去年的虧損主要源于巨額資產減值損失,減值金額達到了8.68億元,主要包含7.15億元的無形資產減值損失,以及1.48億元的商譽減值損失。
西王食品披露稱,2024年公司運動營養品及體重管理相關的營養補給品業務由于競爭加劇、原材料價格波動及業績未達預期等因素導致毛利下降,對商標權及商譽分別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2016年西王食品斥資49億元收購Kerr,這起“蛇吞象”式的并購溢價超過900%,產生了巨額商標權和商譽。
收購完成之后,Kerr就開始走下坡路,凈利潤不斷下滑。2019年西王食品因商譽減值產生了11.16億元的虧損,2022年再度出現大額減值。
Kerr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營養與體重管理健康食品經營商,品牌包括MuscleTech、Six Star、Hydroxycut與Purely Inspired 等。西王食品主營業務為玉米油、葵花籽油等食用植物油,公司希望借助收購進行多元化布局,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但是隨著Kerr的業績下滑,這一愿望最終落了空。
根據西王食品在2023年年報問詢函回復中的披露,2023年公司應收賬款占營收比重遠高于同行業公司,而且應收賬款主要來自運動營養板塊。
Kerr對西王食品的拖累還不止于此。當初收購Kerr時,西王食品動用了較高的杠桿,其資產負債率從前一年的21.96%躍升至58.38%,背上了巨額有息負債,2019年利息費用達到23,618.75萬元,占當年剔除資產減值損失影響后的營業利潤39.43%。
2020年西王食品曾籌劃定增,擬募資12億元,其中絕大部分用于償還銀行借款及應付利息,改善財務狀況,但是這次定增最終并未實施。
截至2024年底,西王食品資產負債率仍達45%左右,短期有息負債達到18.09億元,長期借款7500萬元。賬面貨幣資金18.12億元,剛夠覆蓋短債,考慮到應付賬款等因素,公司仍面臨較大的流動性壓力。
2024年財務費用達到1.44億元,創下近年來的新高。有息負債總額與前一年持平,貨幣資金增長5%,財務費用同比則增長了18%。
值得一提的是,西王食品將大量資金存進了西王集團財務公司,截至2024年底,存款余額仍達到14.49億元,去年利息收入僅2600萬元。
西王集團財務公司是西王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子公司,2015年取得營業執照,2016年開始就一直為西王食品提供財務服務。西王食品左手大量借款,右手將資金存進西王集團財務公司,并且利息收入遠低于利息費用,這究竟是否合理呢?在西王集團遭遇債務危機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的存款是否安全?
植物油噸價下降 擴產能項目進展緩慢
目前西王食品植物油和營養補給品收入各占45%左右,去年營收分別下滑5.55%和9.98%。
與植物油收入下滑相對應的是銷量增加11.88%,這使得植物油噸價從1.41萬元降至1.19萬元。在原材料成本下降的背景下,產品售價也出現不低的降幅。
西王食品是國內最大的玉米胚芽油生產基地,公司一直以玉米油為宣傳噱頭,強調其獨特的營養成分和品質。但是多年來,玉米油收入始終不溫不火。從近年來數據來看,西王的食品植物油收入從2023年就開始大幅下滑。
行業競爭激烈、下游需求不振、產品結構下滑、經銷商囤貨意愿低,是食用油行業面臨的共同難題。金龍魚去年也出現了銷量增長、產品價格下跌的現象。
作為植物油市場的小玩家,西王食品和金龍魚、魯花等行業巨頭相比規模懸殊,在競爭中勢必面臨更大的壓力。
近幾年西王食品收入盡管持續下滑,存貨一直處在高位,2024年仍達到7.07億元,與此同時,存貨周轉天數在大幅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西王食品目前還有一項在建工程——擴建60萬噸玉米油項目。該項目預算投入8.49億元,當時公司預測小包裝是消費升級的趨勢,和散裝油相比,具備有更安全、更輕便、保質期更長、包裝更精致等優點。因此開始擴建年產30萬噸小包裝玉米油項目,項目建成后將達到年產60萬噸的產能。
該項目2020年開始投建,截至2024年該項目工程進度僅為23.03%,進展明顯較為緩慢。從財務角度來看,該項目繼續投建,需要消耗大量資金,公司自身造血能力有限,而繼續借貸又將進一步推高財務成本。
從銷量來看,2024年西王食品植物油總銷量僅為18.76萬噸,擴產能項目建成后勢必拉低產能利用率,并帶來產能消化的問題。

作者

SY
熱文排行
- 雙匯發展營收四連降火腿腸賣不動了? 一邊“清倉式”分紅一邊大量借錢
- 金龍魚的困境:銷量增長收入下降 剛扛過原料價格上漲又遇到產品售價下降
- 舍得酒業跨界酒旅融合項目:自身業績下滑 巨額投入的增產擴能項目進展緩慢
- 重慶啤酒與重慶嘉威十多年糾紛背后:“山城”銷量究竟在萎縮還是在增長?嘉威有沒有“山城”終身使用權?
- 貝因美擬8000萬投建米粉項目:現金短債比僅低至1.1 主業奶粉業務增長停滯噸價下滑
- 東鵬飲料高增長背后:存貸雙高愈演愈烈 一邊借款一邊大額分紅一邊謀求港股上市
- 神農集團擬融2.9億元用于擴張及補流 豬價低點持續擴張會帶來什么?
- 嘉必優高溢價并購:標的應收賬款及存貨金額巨大 自身資金有限或增加財務壓力
- 新農開發增收不增利:存貨逆勢增長關聯交易占比大 并購影響仍待消化
- 百威亞太收入利潤雙降 四季度去庫存究竟是結束還是開始?
聯系我們
- 郵 箱: yangshu5@staff.sina.com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東路新浪總部大廈

400-052-0066 歡迎批評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