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貨幣市場
內容提要
從全球范圍看,在一種貨幣開始成為國際性貨幣的過程中,相應的跨境清算結算機制必不可少。文章對主要國際貨幣發行國跨境清算結算機制的特點進行梳理,并就此提出對我國發展人民幣跨境清算系統的啟示。
一、主要國際貨幣跨境清算系統特點
國際上常用的跨境清算模式包括代理行、清算行、非居民賬戶和建立專門的跨境清算結算系統等。其中,跨境清算結算系統是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也是在岸與離岸金融市場高效連接、穩健運行的基礎保障。
目前主要國際貨幣發行國都已建立了專門的跨境清算結算系統,包括美元跨境清算的紐約清算所同業支付系統(CHIPS),歐元跨境清算的泛歐實時全額自動清算系統(TARGET2)和歐洲銀行業協會建立的EURO1系統,英鎊跨境清算的倫敦自動清算支付系統(CHAPS),以及日元跨境清算的外匯日元清算系統(FXYCS)等。
(一)各國(或地區)央行是其跨境清算系統的主導機構
縱觀全球主要貨幣跨境清算系統,盡管部分系統由私營部門機構建立或運行,但各國(或地區)央行仍是這些系統的主導機構,深度參與其運行及監管。
美元跨境清算主要通過紐約清算所銀行同業支付系統(CHIPS)實現。雖然CHIPS屬于私營支付清算系統,但美聯儲在政策制定、提供服務、監督管理等多方面參與其支付清算安排,并發揮核心和主導作用。
最主要的歐元跨境清算系統是泛歐實時全額自動清算系統(TARGET2),其業務筆數占所有歐元大額支付的63%,金額則占到了90%。在TARGET2中,重要決策均由歐央行理事會做出。
除TARGET2外,歐元跨境清算結算機制中還包括歐洲銀行業協會1998年建立的EURO1系統。該系統也承擔了部分歐元大額跨境支付業務,目前由歐央行直接監管,歐盟各成員國的央行也參與監管。
圖1 歐元跨境支付清算體系

作為成熟的國際金融中心,英國的“硬邊界”意識較弱,并未將英鎊跨境清算體系與境內清算體系嚴格隔離。英國最主要的英鎊支付系統是英國清算所自動支付系統(CHAPS),該系統既是英國的大額支付系統,也是實時全額結算系統。目前,該系統由英格蘭銀行負責運行。
日元跨境清算主要通過外匯日元清算系統(FXYCS)及日本銀行金融網絡資金轉賬系統(BOJ-NET)實現。其中FXYCS由日本銀行協會于1980年建立,主要負責日元外匯交易的清算,其電子信息(IT)系統由日本銀行托管,并連接到BOJ-NET。BOJ-NET則由日本銀行建立并主導,在日本支付清算體系中處于核心和樞紐地位,各金融機構需通過該系統完成資金清算。
其他主要貨幣中,澳元跨境支付通過澳大利亞國內的儲備銀行信息與結算系統(RITS)實現,由澳儲行(央行)于1998年建立,由支付系統委員會負責監管管理,該委員會由澳央行行長任主席。
瑞郎主要由瑞士跨行清算系統(SIC)實現,該系統由瑞士央行建立并主導。
加元跨境清算結算系統由大額轉賬系統(LVTS)和自動清算結算系統(ACSS)共同構成。這兩個系統由非盈利組織加拿大支付(Payments Canada)擁有并運行,加央行是加拿大支付的成員之一,并負責對清算結算業務的監管。
(二)主要跨境清算體系的層次結構和清算模式各有特點
一是不同國家(或地區)依據自身情況在跨境清算體系中采用了不同的層次結構,包括整合模式及兩分模式。
歐元、英鎊、加元、瑞郎等都采用了整合模式,即采用一套系統,境內銀行間系統同時承擔跨境清算。
而美元和日元的跨境清算則采用兩分模式,即由不同的系統負責跨境與境內清算,兩套系統再相互連接。美國由Fedwire系統負責國內美元結算,CHIPS則是獨立于美境內系統的專門跨境系統。日本也類似,BOJ-NET負責國內日元結算,而FXYCS負責跨境日元結算。
圖2 美元清算體系

二是許多跨境清算系統采用了實時全額清算(RTGS)模式,一些系統還采取了實時總額與多邊凈額清算相結合的混合模式,以滿足參與者的差異化需求。
20世紀80至90年代,主要市場逐漸建立了實時全額清算(RTGS)系統,來取代延遲凈額清算(DNS)作為支付清算體系的基礎。RTGS系統可實現在營業日內非間接、非定期地持續對每筆業務單獨進行全額清算,實現支付信息的隨到隨處理,支付效率更高。當前,國際主要貨幣跨境清算系統基本都已做到了實時全額清算。
進入21世紀以來,在資金安全問題解決之后,降低成本和提高流動性效率成為了設計清算系統的主要考慮。主要市場在央行支持或直接參與下積極建立新體系,目標是在維持安全和效率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并最終產生了RTGS與DNS結合的創新系統實時凈額清算系統(RTNS)。該系統將實時總額與多邊凈額清算相結合,在提高安全性、實現日內/實時結算的同時,結合了凈額結算節省流動性的特性,具有明顯優勢,逐漸成為發達國家的主要模式。
例如,美國CHIPS系統就通過RTNS將凈額高效清算系統和日清實時全額支付系統相結合,大大節約了流動性,資金周轉效率較高。日本的FXYCS也參考了這種做法,提高了清算效率。歐元和加元則通過不同清算系統實現了二者的結合。歐元區的跨境清算系統中,TARGET2為實時全額清算系統,EURO1則為凈額清算系統。加拿大的加元跨境清算系統中,LVTS為實時全額清算系統,ACSS則是凈額清算系統。
圖3 FXYCS清算結算流程

(三)主要跨境清算系統均已建立較完善的風險管理措施
縱觀國際,主要國際貨幣發行國通常會從以下方面對跨境清算結算系統面臨的風險進行管理。
一是設置系統準入標準。CHIPS、TARGET2、CHAPS、FXYCS等跨境清算系統大都對直接參與者設置了比對間接參與者更高的要求。例如,CHIPS規定只有業務量較大的美國境內銀行才能夠直接加入該系統,其他商業銀行則需經由直接參與者以代理結算的模式間接加入;CHAPS則規定其直接參與行需為大型銀行,其他銀行可通過直接參與行來間接參與。
通過設置這些準入標準,這些系統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對直接參與行的篩選,有助于確保跨境支付資金的安全。直接參與者接入系統后,其運營成本也要高于間接參與者,但成為直接參與者的優點是交易成本更低,業內信譽更高。盡管各系統均有數量龐大的間接參與者,但直參數量均有限,如CHIPS目前有44家直參成員,CHAPS有35家直參行,FXYCS則僅有24家直參行。
二是風險管理機制。CHIPS實行債務分攤機制,規定若有一家或多家銀行出現清償問題,又找不到為其代理的清算銀行的話,由其余各成員行共同承擔損失以確保每天清算的完成。TARGET2則通過要求各成員國央行提供抵押品的方式,為各成員國內清算金額暫時不足的金融機構提供臨時流動性。
三是系統監控和備份管理。系統監管者主要通過賬戶余額監控模塊和風險管理信息子系統對參與者進行實時監控,最大程度上降低信用風險。此外,還通過多地實時備份的方式保證系統數據的安全。
(四)主要跨境清算系統均已向符合條件的境外商業銀行當地分支機構開放接入
以中國的商業銀行為例,目前中國5家銀行(中行、交行、建行、招行和工行)在美分行為CHIPS的直接參與行,中行倫敦分行為CHAPS直接參與行,五大行的法蘭克福分行均為TARGET2直接參與行。從形式上看,多以當地分行接入,少數以當地子行接入,如中國銀行以澳大利亞子行接入了澳元跨境清算系統。
同時,出于對成本等因素的考慮,其他業務體量有限的銀行多以間接方式接入,如光大銀行、寧波銀行均以中行法蘭克福分行作為代理行來間接參與歐元清算;光大銀行通過澳新銀行作為代理行參與澳元清算;建行倫敦分行則選擇外資金融機構作為代理參與英鎊清算。
(五)主要國際貨幣發行國均建立了較完備的配套法律框架
主要貨幣發行國對結算清算體系的法律建設非常重視,大多都制定了管理支付、系統運行、結算等法律規章以及糾紛解決辦法等。
其中,美國在管理支付、系統運行、結算等方面均做了規定。例如,通過《聯邦儲備法》就美聯儲運行支付清算系統的權力做了規定,通過《電子資金轉賬法》對涉及電子支付的交易作了規定,通過《CHIPS運行管理規則和程序》對CHIPS系統運行時間、參與者管理、余額制度等作了規定。
同樣,歐元區也通過《跨境銀行轉賬指令》《跨境支付監管條例》及《TARGET協議》等級別較高的規定對跨境清算體系的具體運行、監管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規定,如明確了歐盟支付清算系統支付指令的最終性,即使系統參加者破產,也不影響支付的正常處理;明確各成員國中央銀行執行貨幣政策操作產生的支付和所有歐元凈額系統的資金均需通過TARGET2結算。
日本則由《銀行法》《資本金認定法》等很多法規綜合在一起形成了相關法律基礎。
目前,人民銀行已在2018年下發了《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業務規則》,在此前《暫行規則》的基礎上進行了補充,未來可隨CIPS的發展進一步完善。
二、對我國發展人民幣跨境清算系統的啟示
2015年10月,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一期成功上線。2018年3月,CIPS二期投產運行。CIPS使人民幣跨境清算結算體系在運行時間、清算路徑等方面實現了重要突破,是重要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截至2019年4月,CIPS累計處理業務300多萬筆,金額50余萬億元。
與其他主要國際貨幣的跨境清算系統相比,CIPS剛剛起步,業務規模也有一定差距,未來增長潛力較大。結合其他主要國際貨幣跨境清算系統特點,本文對完善CIPS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1.推動CIPS允許境外機構及其分行直接接入的規定真正落到實處,從而擴大CIPS的覆蓋范圍。2.用好現有境外清算行,建立協同聯動的多層次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體系,并加強與其他系統的對接。3.繼續加強對突發事件和災難事故的預防與災備演練,提升系統運行安全性。4.完善人民幣跨境清算基礎設施的法律框架和法律基礎。
作者:益言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郭建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