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價值凸顯,炒金更需謹慎

黃金價值凸顯,炒金更需謹慎
2025年04月28日 08:59 市場資訊

  文章來源:環球時報

  黃金再次證明了自己作為應對金融動蕩對沖工具的價值。全球從各國央行到普通投資者,對美國所謂“對等關稅”引發全球供應鏈重構與通脹壓力加大的擔憂,加上美國聯邦債務不斷膨脹、金融武器化,讓美元信用日益受損。黃金正在重新貨幣化,成為人們避險的首選。

  黃金這種稀有金屬成為人類文明的價值共識已經有著4000多年的歷史。它的物理特性與稀缺性,使其天然具備貨幣屬性。上世紀70年代,美元與黃金脫鉤,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開啟了“黃金非貨幣化”的官方敘事。與此同時,一輪基于制造業向勞動力價格洼地轉移的經濟全球化進程也在全面展開。上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雖然黃金的稀缺性和穩定性使其在現代金融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一度被認為已經退出了人類的貨幣體系,價格不斷下降。然而,圍繞黃金的千年信仰,本質是人類對信用危機的永恒防御。在美國政府操縱的逆全球化與美元體系信用被不斷消解的當下,黃金的貨幣屬性正在回歸。

  從1971年美元與黃金脫鉤后,國際黃金價格從35美元/盎司開始,經歷了3次標志性上漲: 1970—1980年滯脹期,石油危機與高通脹推動金價飆升23倍至850美元;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避險潮,金價從700美元漲至1920美元;2020年在疫情沖擊、全球貨幣寬松的大背景下,金價突破2000美元并開始新一輪牛市,一直震蕩上漲,并不斷創造新高。

  20世紀70年代滯脹期間,黃金價格經歷了從穩定到暴漲再到調整的過程。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高通脹、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共同推動了黃金價格的大幅上漲。這一時期黃金的表現,充分體現了其作為避險資產和抗通脹工具的價值。美元失去了黃金的支撐,大幅貶值,投資者轉向黃金以期保值。

  在上世紀70年代的滯脹期間,美國CPI一度高達13%,傳統資產的吸引力下降,黃金作為抗通脹資產的需求大增。而現在,美國的“關稅大棒”掄向全球,再疊加其國內的“股債匯三殺”、人們對惡性通脹的擔心,讓黃金價格不斷攀升。

  再看金融危機前后,2007年到2012年期間,美國金融衍生品泡沫破裂和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引發市場避險需求,美聯儲量化寬松政策則加劇了美元貶值預期和通貨膨脹擔憂,這些因素相互疊加,使得黃金作為避險資產和價值儲存工具受到重視。

  可以看出,最近50多年以來,黃金價格與美國經濟預期的負相關性越來越清晰。各國央行對于美元的信任正在不斷流失。全球央行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囤積黃金,2024年的購金量已經是連續第三年超過1000噸。這種“集體行動”不僅是為了對沖美元風險,更是重構國際貨幣體系的戰略選擇——黃金正成為新多極化秩序的信用載體。按照相關機構的測算,央行每增加100噸黃金需求將推升金價上漲2%。各家金融機構大多對黃金的價格作出了持續上漲的判斷。

  然而,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黃金持續看漲,并不意味著所有投資黃金的行為都會高枕無憂。白宮政策的出爾反爾、美國經濟的結構性難題和地緣政治變化等,都將引發金價的劇烈波動,之前曾經出現過金價在3個月內暴跌18%的情況。而且,炒金需要專業的金融知識和分析能力,普通投資者往往缺乏相關經驗,盲目跟風很有可能帶來投資風險。此外,如果通過高杠桿投資黃金,金價的劇烈波動,有可能讓投資者血本無歸。中國多家銀行已經相繼發布公告警示投資黃金的風險,并表示將嚴控信用卡資金炒作黃金。

  盡管人類已經擁有了無數品種的實物和金融資產,但這種跨越千年的信仰,在關鍵時刻仍然是人性對“絕對信用”追求的最終附著物。當紙幣、債券、股市、金融衍生品甚至加密貨幣的信用波動時,黃金作為非債務性資產的終極價值得以凸顯。

新浪合作大平臺期貨開戶 安全快捷有保障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朱赫楠

黃金 美元 金價 通脹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5-08 太力科技 301595 --
  • 05-08 威高血凈 603014 --
  • 05-07 漢邦科技 688755 --
  • 04-28 澤潤新能 301636 33.06
  • 04-28 天工股份 920068 3.94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