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于3月23日—4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深專家委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朱民出席并演講。

朱民在演講中表示,全球產業鏈正在進入一個巨大的波動和不確定時代。
首先是全球經濟碎片化。朱民認為這是比去全球化更重大的一個影響和沖擊,而這對全球產業鏈的沖擊和影響是巨大的,全球產業鏈主要是科技產業鏈重組特別明顯。
此外,特朗普2.0政策的不確定性一定會繼續,會對全球產業鏈的觀望時間延長,產業鏈的形成和發展產生巨大的沖擊。
在這個情況下世界怎么辦?朱民表示從世界來說,特別需要構建一個全球的合作的產業鏈。
朱民強調,是傳統的商業利益和商業最低成本、最高效益之間要強調合作,這個合作的第一個區域合作可能會出現,比如說亞洲,產業鏈的成長和擴張是特別重要的力量,所以亞洲區域經濟可能會形成。
但是在全球不只是區域,產業之間、產業和產業之間、政府和產業之間、政府和政府之間其實都需要合作,以消除這些巨大的不確定性,來幫助企業在商業的層面上能做出新的產業鏈的重置成本的決定。
朱民表示,對中國來說,構建一個開放和共享的產業鏈也變得特別重要。
過去的8年里,中國的產業鏈構建走得很快,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國自主的、完整的產業鏈開始逐漸形成,從端到端,中國以前的出口是完全全球化的,出口自己的專長,某一個部門的集中度特別高,現在中國是整個的產業鏈沿著這個產業鏈不同的環節開始出口。
“中國以國內市場為基礎的,以國內品牌為主的,以國內科技支持的產業鏈正在起來,這個對全球產業鏈的穩定我覺得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方面和力量”他說。
在構建國內產業鏈的同時,中國也堅持外循環,國內產業鏈逐漸向世界開放,逐漸走向世界,和世界的產業鏈結合,走向一個正返回,這就是“雙循環”的意義。我們看到中國的企業走向世界、走向亞洲、走向拉美、走向非洲,逐漸逐漸從中國國內產業鏈延伸到全球產業鏈,開始初步展現,這對全球產業鏈的穩定也在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與此同時,朱民表示,更要強調全球產業鏈和中國產業鏈的融合。更為重要的是加強中國需求的作用。
他指出,中國的國內消費市場需求偏低,國內消費的結構不平衡,這是現在中國在下決心克服和改善的很重要的方面,加大國內消費市場的改革力度,特別是在服務業,增大中國的消費市場,擴大消費,構建中國品牌、中國市場、國際品牌,但是以中國市場為主的消費市場,加大中國對全球經濟的總需求,這是中國對全球產業鏈穩定的貢獻特別重要的方面。
朱民最后總結,由于全球不確定性,全球產業鏈進入一個波動和一個高風險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全球的企業合作,來應對這個復雜的和不確定性的環境,在此期間合作變得特別重要,政府和政府的合作、區域間的合作、企業和企業的合作、產業間的合作,這是高于商業利益基礎上的合作,因為只有合作,才能贏得根本的商業利益。與此同時中國也要做好自己的事,構建自給自足的產業鏈,延伸中國產業鏈到全球,歡迎全球產業鏈到中國來融合,最后擴大中國的消費市場,使中國成為全球產業鏈最強有力的支持者,也會增大中國的消費。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李思陽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