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則解釋道,此舉實屬無奈,拜厄爾尼諾現象“所賜”。
等待穿越巴拿馬運河的船只數量已達到154艘。
自2023年春季以來,干旱一直在困擾全球貿易的主要航運門戶——巴拿馬運河,由于承運商可以預訂航道的時段正在減少,目前過運河的平均等待時間約為21天。
根據巴拿馬運河管理局的數據,美國是巴拿馬運河的最大用戶,美國商品進出口集裝箱總量約占巴拿馬運河運輸量的73%。每年美國40%的集裝箱運輸通過運河,貨物價值約2700億美元。
一位美國貨代業資深從業人士對記者感嘆道,在他二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中,越來越感到除了專業知識之外,還要惡補氣象學知識。
他對記者解釋道,巴拿馬運河主要是亞洲與美國墨西哥灣和東海岸港口的貿易通道,也有替代方式,比如走蘇伊士運河,但是會慢一些,不過現在巴拿馬運河因水位下降開始征收額外淡水附加費,也可能會成為一筆不菲費用,因此到底要怎么走貨最經濟合適,的確需要個案分析。

都怪厄爾尼諾?
造成這次船舶大規模堆積事故的原因是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因干旱而于7月下旬采取的節水措施。
通常,每當一艘船只穿越巴拿馬運河時,一個運河閘室會損失5000萬加侖的水。由于干旱,為運河供水的加通湖水位已降至四年來最低點。為此,巴拿馬運河管理局不得不限制通過運河的船只數量,暫時降低了8月8日至8月21日期間巴拿馬型船的訂艙位,預訂時段從每日23個減少至14個。
巴拿馬型船是可以穿越該運河的最大船型,可運載4500個20英尺當量單位 (TEU)。當每日運力減少時,沒能預訂的船舶被迫排隊等候。巴拿馬運河管理局表示,目前有38%的等待船舶已經預訂成功了,其余 62%的船舶則沒有。
同時,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實施的額外較低水位限制還要求船舶重量減輕 40%,這對實施要求時正在運輸中的船舶產生了影響。比如,一艘名為Ever Max的船舶被迫在巴爾博亞港卸貨 1400個集裝箱,以滿足要求并獲得通行權。該船目前成功通過該運河,停泊在美國薩凡納港,但那1400個集裝箱可沒這么幸運。
“那些留下的集裝箱可能需要另一艘船才能完成旅程。”MarineTraffic北美地區負責人阿西克(Adil Ashiq)船長表示,“在好轉之前,情況會變得更糟。”
阿西克解釋說,船只必須等待更長的時間才能通過運河,或者海運承運商會作出采取替代路線的商業決定,這會增加航程的時間和燃料成本。托運人使用多艘船只來運輸貨物會增加貨運成本,并確保延長預訂的交貨時間。
他說,最終這些成本可能會轉嫁給企業和消費者。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則解釋道,此舉實屬無奈,拜厄爾尼諾現象“所賜”。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局長巴斯克斯表示,限行措施可能導致運河收入大幅下降,目前該管理局正在考慮將限行措施延續到2024年9月,這可能導致運河收入減少2億美元。
“我們必須找到其他解決方案,以保持(運河)作為國際貿易的重要通道。如果我們不適應新形勢,我們就要完了。”他表示,預期2023年,運河方面的收入為49億美元。
一位在國際多邊機構長期進行環保工作的資深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極端天氣的頻繁出現,按照目前的氣候變化的趨勢來看,確實有很大概率會在連續一段時間內持續發生。
他解釋道,極端天氣在去年的密西西比河、今年的德國萊茵河都造成了干旱,為航運業制造了難題,而如何去應對,這就已經落入了氣候變化適應(adaptation)的討論領域,在以往,討論氣候變化適應問題傾向于討論發展中國家,但現在的情況是“都一樣,誰也跑不了”。
會否影響美國貿易
如前文所說,巴拿馬運河連接亞洲與美國東海岸港口貿易。
供應鏈信息公司笛卡爾最近發布的數據顯示,東海岸港口仍然是美國托運人的首選。7月西海岸排名前五的港口下降了4.1%,東部和墨西哥灣沿岸排名前五的港口同期增長了4.1%。
前述在美國貨代業資深人士對記者解釋道,這主要還是由于西海岸勞資糾紛造成的,不少托運人為了防范風險,避開了西海岸兩大港口。
物流公司 OL USA首席執行官貝爾(Alan Baer)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托運人可能不得不開始尋找其他路線。
“隨著通過巴拿馬運河到達美國東海岸的難度越來越大,進口商可能會考慮通過蘇伊士運河的船只。”貝爾表示,這對于東盟地區和中國華南部分始發地的貨運來說是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不過,對于中國北部和北亞地區,通過蘇伊士運河運輸可能會增加7-14天的額外時間。
標準普爾全球的報告顯示,能源領域的貨物已經發生了轉移。越來越多的延誤使得運載精煉石油產品的清潔油輪避開了巴拿馬運河,轉而預訂前往大西洋盆地的航線。
標普海上商品部門的數據顯示,6月至7月期間,美國墨西哥灣沿岸通過運河和前往南美西海岸的清潔石油產品出口同比下降了82%。
切尼爾能源公司則在7月份宣布,由于等待時間較長,將避免通過巴拿馬運河運輸液化天然氣。該運河是液化天然氣市場到達亞洲的最快路線。煤炭運輸也受到影響并作出調整。印度是美國煤炭的主要進口國,運輸該商品的船只也使用巴拿馬運河。
美國服裝和鞋類協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拉馬爾則表示:“現在不是對供應鏈施加進一步壓力的時候,供應鏈在持續的物流壓力下仍然緊張。”他表示,附加費和船舶限制可能意味著美國消費者在這個假期的服裝和鞋子價格上漲。
不過,第一財經記者詢問的幾位美線業務貨代人士認為此次擁堵不會像疫情時蘇伊士運河堵塞時那么嚴重,其部分原因在于海運需求減弱了,美國國內現在旺盛的是服務消費,實物消費在跌。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崔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世界第一大進口國美國前五月進口同比下降,總體上對各方都有影響,“美國國內經濟很火,但是進口確實是萎縮的,和它這一輪搞進口替代產業政策有關。”
數據顯示,2023年1~5月,未經季節調整,美國貨物貿易總額為21389.33億美元,同比下降3.7%。其中,貨物出口總值8375.54億美元,同比增長0.9%;貨物進口總值13013.79億美元,同比下降6.4%。
崔凡還解釋道,在美國十大集裝箱港口中,2023年5月的進港量為182.7萬TEU,與2022年5月相比下降了20.1%。”這一結果標志著連續第八個月的兩位數同比下降。”他稱。
“美國近年來加速推動制造業回歸。”崔凡解釋道,這些措施一方面推動了美國國內的制造業投資和生產,另一方面限制了進口,所以,“我們看到美國的經濟增長不僅沒有帶來進口的增長,反而伴隨著進口的總體下滑。”


責任編輯:吳劍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