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昊
近期,7 家上市航空公司2024年年報陸續出爐。作為民航的核心業務,市場對各家航司的客運業務和整體運營效率情況頗為關注。
2024年,中國民航客運經濟艙平均票價同比下降超過10%,國際客運航班的恢復率僅為疫情前的84%。此外,航空公司還需應對高鐵競爭加劇、油價和匯率波動等不利因素。
客座率是反映客運收入能力的收入客公里與反映客運運力供給規模的可用座位公里的比值,也是衡量航空公司客運業務效益的重要指標,反映了飛機座位的利用程度。
在幾家航司中,春秋航空以91.49%的客座率拔得頭籌,顯示出其強大的市場吸引力和高效的運營能力。吉祥航空和南方航空也表現不俗,客座率分別為84.62%和84.38%,處于行業較高水平。
相比之下,華夏航空和中國國航的客座率均低于80%,分別為79.61%和79.85%,位列最末兩位。

值得注意的是,華夏航空客座率較低可能與其航線布局有關,其更多專注于支線航空市場,支線市場客源相對分散,市場培育難度較大,導致客座率提升面臨挑戰。
而中國國航作為大型航司,特別是今年一季度以80.2%的客座率,墊底各家航司,令市場頗感意外。
客座率較低意味著航空公司在單位航班上的收入可能減少,同時固定成本分攤較高,影響盈利能力。此外,持續的低客座率可能會影響市場信心,對品牌形象造成一定損害。
針對客運收益下滑的問題,中國國航表示,要要深化國內航線網絡,拓展國際航線市場,加快提升主業經營質效,持續改善效益水平,積極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
綜合載運率綜合考慮了客運和貨運的載運情況,是衡量航司整體運營效率的重要指標。
幾家航司中,春秋航空和海航控股在綜合載運率方面表現出色,分別達到86.29%和85.48%,表明這兩家航司在客貨運資源的統籌調配方面較為成功;中國國航和華夏航空的綜合載運率相對較低,分別為66.5%和66.72%。

綜合載運率低會增加單位運輸成本,降低市場競爭力,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一方面,盈利能力下降可能導致資金壓力增大,影響航司的擴張和機隊更新計劃。另一方面,市場份額可能被競爭對手蠶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中國國航綜合載運率在所有上市航司中墊底,不僅反映出公司客運業務運營效率不佳,貨運業務表現也令人失望。

責任編輯:公司觀察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