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經濟政策要來了!增量政策將如何穩外貿、擴內需、穩股市樓市

穩經濟政策要來了!增量政策將如何穩外貿、擴內需、穩股市樓市
2025年04月22日 08:00 21世紀經濟報道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周瀟梟 北京報道 為了應對外部不確定性,中央明確適時推出增量政策的內涵更加清晰。

  4月18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穩就業穩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舉措。會議指出,要鼓勵企業積極穩定就業,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擴大以工代賑等支持,加強就業公共服務。要穩定外貿外資發展,一業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要促進養老、生育、文化、旅游等服務消費,擴大有效投資,大力提振民間投資積極性。要持續穩定股市,持續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相關舉措一旦推出,要直達企業和群眾,提高落地效率,確保實施效果。

  4月17日,國務院以“加強預期管理,協同推進政策實施和預期引導”為主題,進行第十三次專題學習。李強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找準政策重點,善于抓住有風向標作用的問題,對癥下藥、集中施策,及時推出有力有效的政策舉措。要講究政策時機,在一些關鍵的時間窗口,推動各方面政策措施早出手、快出手,對預期形成積極影響。要把握政策力度,必要時敢于打破常規,打好“組合拳”,讓市場真正有獲得感。

  穩定外貿外資發展

  一季度我國經濟同比增長5.4%,好于外界預期,為全年5%左右的目標奠定基礎。一季度我國出口同比增長6.9%,是支撐一季度經濟良好開局的重要力量。進入到4月份,隨著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加大、不利因素增多,要推動二季度經濟平穩增長,需要政策層面加大支持力度。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崔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4月2日之前,學術界對這一輪沖擊的量化分析,大多是以美對華加稅60%、對世界加10%的場景估計的,現實沖擊更大。相應地,需求端政策發力需要與之匹配。目前,中國對美國的中間產品出口、跨境電商出口的通道仍然沒有封閉。但是,美國政策不穩定,存在一定風險。要鼓勵企業在合規基礎上靈活調整貿易方式,同時控制風險,鼓勵市場機構加強對企業的專業服務。

  “在出口退稅方面,我建議以穩為主,今年以及之后幾年的工作,盡量避免使用出口退稅政策進行宏觀調控,逐步落實完善個人物品出境退稅、跨境電商出口退稅、跨境服務貿易出口零稅率等制度”,崔凡表示。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高級研究員邵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現在貿易沖突里,受沖擊最大的是主要面向美國市場的外貿企業,不同行業不同企業轉嫁高關稅成本的方式不同。當然,面對這么高的關稅,部分企業可能難以轉嫁成本,將面臨巨大壓力。因此,政策層面可以幫助這些企業度過難關,比如幫助出口轉內銷,或者轉向非美市場;還需加大政策托底力度,比如鼓勵企業穩定就業、提供失業救濟保障、加大職業技能培訓等。另外,部分企業可以考慮在海外分散配置產能,但是未來可能更多要本地合資,將生產工序放在那些對美低關稅的區域。大家的心態要有所轉變,以前更多強調GDP(國內生產總值,在本國新創造的價值),未來可以更關注GNP(國民生產總值,本國居民新創造的價值,包括從海外匯回的收入報酬、投資回報等),可以適當鼓勵中國企業適應性地推進海外供應鏈的再分布。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表示,針對出口企業可以出臺一些扶持政策。中國對美國的大型出口企業,比如蘋果產業鏈企業,有可能獲得關稅豁免。韓國當前已經推出了針對汽車、芯片行業的補貼計劃,因為韓國出口汽車和芯片的企業數量很有限,出臺補貼政策相對好落地。但是,對于中國而言,出口美國的企業成千上萬,要出臺資金支持政策的操作難度比較大。參照以往歷史經驗,可以給出口企業一定貸款展期,甚至免息政策。

  更大力度擴內需

  當出口面對不利沖擊時,更大力度擴內需,才能推動經濟平穩增長。

  當前我國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像房地產市場仍在調整進程中,考慮到今年可能存在的外貿不利影響,今年我國加大了“兩新”政策力度,將安排5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用于支持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其中,用于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資金規模為3000億元,相較去年實現翻番。一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6%,較上年全年加快1.1個百分點。其中,一季度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家具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26.9%、21.7%、19.3%、18.1%,以舊換新政策帶動作用明顯。

  邵宇表示,消費是收入的函數,要提振消費需要增加居民收入,包括發放消費券、增加社會保障力度等。大家愈發意識到,國內消費占比較低,在于社保體系不夠健全,使得大家不太敢花錢,因此應進一步完善社保體系、提高保障水平。當前,可以利用數字人民幣技術來促消費,因為這筆錢不能變成儲蓄或者投資,只能用于消費,且定期失效,這能更精準地促進居民消費。投資是利潤的函數,當前各行各業的利潤率存在壓力,國內競爭較為激烈。當然,對于一些有超額收益的新賽道,市場是比較敏感的,像人形機器人的投資現在就非常熱。因此,要促進民間投資,要進一步放開市場準入、降低稅費負擔等,讓大家看到賺錢的機會,這樣市場資金自然會跟進。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教授白彥鋒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擴內需”不能僅限于境內居民的內需,也要包括入境消費。2024年,中國入境游客規模達1.3億人次,增速達60.8%;入境消費規模達942億美元,增速達77.8%。可見,我國入境消費是潛力巨大、方興未艾的一片藍海。與入境消費的思路類似,應該抓住時機,發揮好我國境內市場龐大、產業配套齊全、政策環境穩定的獨特優勢,加大力度吸引外資投資興業,做大投資,以高質量投資撬動和釋放內需潛力。

  除了加力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外界期待政策加大對服務消費的支持力度,包括養老、生育、文化、旅游等。部分地方政府推出針對服務消費的消費券,包括餐飲、酒店、旅游、文藝演出等。政策層面還在積極放寬市場準入,比如從去年開始在持續擴大電信、醫療、金融等領域對外開放。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表示,擴大國內需求要以提振消費為重點,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增加公共服務支出,來促進消費的擴大。當前商品消費相對飽和,政策重點應轉向服務消費,服務消費領域面臨一些制度性約束,建議放寬中高端醫療、休閑度假、養老服務領域的準入限制,滿足中高收入群體多樣化的服務消費需求。消費的主體是年輕群體,所以政策也需要鼓勵、釋放年輕群體的消費潛力。要落實由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制度,解決農業轉移人口社會保險、住房保障、隨遷子女教育這些問題,釋放近3億農業轉移人口的消費潛力。

  白彥鋒進一步表示,貿易摩擦會對我國貿易順差產生沖擊,可能帶來貿易順差額度的下降,進而通過結匯等渠道影響我國境內基礎貨幣投放。為此,需要國家相機通過降準等多種方式及時向市場當中釋放流動性,與財稅政策一起穩定物價和預期,增強宏觀調控政策的趨向一致性。在財稅政策方面,則應將著力點放在規范稅收優惠、整治“內卷式”競爭等方面,長短結合,錨定高質量發展不動搖,統籌好內外兩個市場協調可持續發展。

  持續穩股市穩樓市

  美國濫施關稅,且美國政策存在反復,對全球貿易和投資造成干擾的同時,也帶來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

  4月上旬,中央匯金、中國誠通、中國國新共同發力增持A股,多家上市公司加入增持行列,中國人民銀行明確必要時向中央匯金提供再貸款政策支持,這些舉措有力地維護了中國資本市場的穩定。

  陸挺表示,4月2日,美國政府推出的所謂“對等關稅”是超預期的,這給全球金融市場、全球經濟、美國經濟前景等帶來很大不確定性。因此,美國市場出現的股債匯三殺,反映出市場對不確定性的厭惡,以及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在過去的兩個星期里,中國政府的政策應對做得很好。中國人民銀行明確給國家隊提供再貸款政策支持,推動實現穩定資本市場的政策目標。在穩定人民幣匯率方面,過去兩個星期里,離岸人民幣匯率曾經貶值到7.42,但是后期又回升到7.3左右的水平,人民幣匯率總體保持平穩。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中央匯金公司增持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并且第一次自稱發揮“類平準基金”作用。同時,中國誠通和中國國新等機構也進行了類似的增持行為,表明類平準基金已經開始進入市場,將帶動其他機構投資者跟隨,形成穩定市場的強大合力。要想穩住股市,此輪平準基金預計需要達到市場資金的一定比例,如2%-3%,按照目前A股市值約80萬億元的總量,平準基金總體規模需在1.5萬億元以上。資金來源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籌集,包括中央匯金、中國誠通和中國國新等機構的自有資金、市場融資以及人民銀行的流動性支持等。

  邵宇表示,相比劇烈波動的海外市場,中國股市整體表現很不錯,市場明顯感受到了托舉力量。中國“類平準基金”的入市,央行表態給予中央匯金以再貸款支持,很好地提振了市場信心。要穩定資本市場,關鍵要引入更多中長期資金。至于房地產市場,從2021年市場高位以來,中國已經一定程度釋放了房地產泡沫風險,但是隨著風險的釋放,也帶來了房地產投資下降、地方賣地收入的減少等連鎖反應,因此當前要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房地產市場也可以推出類似舉措,來穩定房價、收儲土地等。當然,穩樓市的政策需要有保有壓、因城施策,要根據區域發展來做一些精準的政策托舉,對于人口凈流入地區,可以收購部分存量商品房,來穩定房價;對于人口凈流出的城市,政策收儲的空間比較有限。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為了應對關稅影響,中國可以積極擴大內需,短期根據形勢需要追加財政預算、適時降準降息、探索推出“中央房地產穩定基金”。具體而言,在財政政策方面,在赤字率4.0%的基礎上,及時根據形勢調整并宣布追加預算,確保必要的支出強度。在貨幣政策方面,用好總量和結構性政策工具,適時降準降息,提振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需求。在房地產方面,探索推出“中央房地產穩定基金”,專項用于保交樓、收儲、防范房企流動性風險等,解決當前地方政府促進房地產“止跌回穩”能力不足的問題。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何松琳

穩經濟 內需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4-28 澤潤新能 301636 --
  • 04-15 眾捷汽車 301560 16.5
  • 04-15 江順科技 001400 37.36
  • 04-14 天有為 603202 93.5
  • 04-08 宏工科技 301662 26.6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