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湘財Plus
一封題為《是誰把易方達香港帶入火坑》的匿名舉報郵件引發關注,盡管易方達火速發布聲明否認,稱該郵件系不實及惡意指控,但并不能消除外界的質疑。
這封舉報郵件把上海銀行也推到了風口浪尖,該行目前尚未對此予以回應。湘財Plus注意到,此次風波之前,上海銀行因境外機構重大投資事項未經行政許可被監管處罰。另據年報及半年報,該行在港子公司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累計虧損超過19億港元,并表孫公司凈資產為-2.29億港元,已資不抵債。
易方達舉報信風波前 因境外機構重大投資事項未經審批被罰
據多家媒體公開報道,上述匿名舉報郵件列舉了易方達香港涉嫌五項重大違規事件,包括協助上海銀行隱瞞其投資的境外重大虧損、向客戶提供高檔宴請及奢華禮物、胡亂修改香港公募基金估、自有資金違規操作、非法賣空香港上市股票。
在涉及上海銀行的事件中,易方達香港被指以攤余成本計算為名目及以做假賬的方式調節基金份額凈值進行專戶估值報告,隱藏上海銀行2021年-2023年投資于兩支公募基金的重大虧損,上海銀行同時以調節的假賬專戶報表入賬,虛增2021年-2023年凈利潤。
舉報郵件還提及,上海銀行外部審計師普華永道中天因相信易方達香港的估值報表,而沒有發現有關隱藏情況。普華永道中天于2023年3月向易方達香港詢求審計確認函,易方達香港方面提供誤導審計確認函,令普華永道中天相信有關數據。即使普華永道中天于2024年5月發現了上海銀行有關入賬方式的問題,易方達香港仍持續以各種理由誤導,令上海銀行最近的2024年半年報仍存在有關虛增利潤。
舉報信流傳不久,易方達香港火速發布聲明,稱市場上出現一些有關公司的不實及惡意指控,公司對此高度關注,第一時間啟動內審程序,并聘請外部香港律師事務所就相關事項開展了獨立調查。
有媒體向上海銀行投資者熱線了解情況,但未獲得有效回應。

湘財Plus注意到,此次舉報風波之前,上海銀行曾因境外機構相關事項被監管處罰。據金融監管總局上海監管局2024年6月披露,該行因境外機構重大投資事項未經行政許可,被罰款80萬元。
9月25日,時任上海銀行海外業務部港臺業務部高級經理助理龐雅琦對上述違法違規行為負有直接責任,被處以警告處罰。
在港子公司三年半凈虧損超19億港元 并表孫公司已資不抵債
公開信息顯示,上海銀行于2013年設立上海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銀香港),成為首家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的城商行。2014年3月,上銀香港成立全資子公司上銀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銀國際),該公司于2015年1月正式開業,其作為上海銀行境外投行平臺,重點支持該行客戶的跨境投融資業務。

年報顯示,上海銀行曾于2023年1月對上銀香港增資等值約人民幣20億元,增資完成后上銀香港注冊資本等值約63.05億元。2023年2月、2024年3月,上銀香港先后對上銀國際增資2.2億港元、3.22億港元,增資完成后上銀國際注冊資本13.22億元。
湘財Plus注意到,上銀國際自2021年開始持續陷入虧損狀態,其中:
2021年度上銀國際凈虧損1.36億港元,上銀香港合并報表凈虧損0.89億港元;
2022年度上銀國際凈虧損3.78億港元,上銀香港合并報表凈虧損6.01億港元;
2023年度上銀國際凈虧損7.33億港元,上銀香港合并報表凈虧損7.28億港元;
2024年上半年,上銀國際凈虧損6.86億港元,上銀香港單體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49億港元,凈利潤1.24億港元。

以上述數據計算,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上銀國際合計虧損達到19.33億港元,上銀香港合并報表凈虧損19.8億港元。
湘財Plus還注意到,上銀國際自2023年度起就已經資不抵債。據上海銀行年報披露,2023年中資房地產債券市場未見明顯好轉,由于資產減值損失和處置部分房地產債券,上銀國際總資產為29.98億港元,凈資產-2.34億港元。
另據上海銀行2024年半年報披露,截至2024年6月末,上銀國際總資產為29.50億港元,凈資產為-2.29億港元,同時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1.07億港元。

責任編輯:秦藝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