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中行原油寶事件結束了?等等這事兒還沒完

你以為中行原油寶事件結束了?等等這事兒還沒完
2020年04月28日 11:36 新浪財經-自媒體綜合

金融315,我們幫你維權】近來,ETC糾紛、信用卡盜刷、銀行征信、保險理賠難等問題困擾著金融消費者,投訴多石沉大海、維權更舉步維艱,新浪金融曝光臺將履行媒體監督職責,幫助消費者解決金融糾紛。【黑貓投訴

  你以為“原油寶事件”結束了?等等,這事兒還沒完!

  原創 智信研究院鄭斌 

  來源:資管云 

  最近,關于“原油”的話題好熱鬧。

  不管是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達成史上最大規模原油減產協議,還是原油價格暴跌,亦或是原油儲存空間告急,對于國內吃瓜群眾來說,最熱鬧的莫過于中行的原油寶事件了。

  4月21日凌晨2:30,芝加哥商品交易所WTI原油期貨出現了上市以來的第一次負值(-37.63美元/桶),受此影響,中行原油寶美國原油5月合約穿倉,投資人不但本金全部虧光,保證金也遭遇強制抵扣,而沒有補足交割款的投資者還可能面臨欠款和征信問題。

  雖然這個“超級大瓜”已經過去了數天,市面上關于原油寶的介紹以及原油寶事件的來龍去脈已經分析地很清楚了,資管云也在4月23日發布了《您的原油已到貨,請簽收,到付!》一文,對原油投資進行了簡要介紹。但仍有幾個問題有待解決:原油寶到底算啥產品?投資者虧掉的資金到底流到哪里去了?中行作為做市商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原油寶事件”始末

  油價的邏輯:為啥牛奶可以倒掉,原油就不能倒掉?

  近月來,由于全球貿易緊張+經濟增速放緩帶來原油過剩預期,加之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原油需求銳減,國際原油價格出現了一波暴跌行情。盡管4月13日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達成史上最大原油減產協議,同意分段“遞減式”石油減產,然而“減產大招”也只是“杯水車薪”,并未給原油價格市場帶來持續有效的提振,標普分析全球原油儲存空間也將會在2-3個月內被用盡。

  4月27日,國際原油市場再度切換暴跌模式。截至北京時間4月28日0:00,WTI原油期貨報價12.23美元/桶,單日跌幅近30%。

  2020年以來WTI原油期貨價格漲跌情況

  原油需求大跌,導致大量原油庫存積壓。自從原油期貨價格轉負之后,吃瓜群眾編出了以下段子(以下內容來源于網絡公開信息,base為某加油站):

  問:聽說加油還帶送錢的?那給我來一桶!

  答:不行的,原油期貨按手計量,一手(1000桶)起步,您這車油箱太小兜不下。

  問:那我買這油,能用來加油么?

  答:不行呢,這是原油,得經過煉油廠加工才能造出汽油來哦。

  問:那我買來以后,偷偷倒掉可以么?

  答:親,不行的喲,污染環境,這是違法的哦。

  問:那我買來以后,燒掉可以么?

  答:這也是違法的哦,而且原油是很難點著的。

  問:那我租一艘油輪,裝滿油在海上飄著可以嗎?

  答:可以的,只要你能付得起十萬起步的租金的話,海上油輪是有很多的喲。

  之前就出現過牛奶滯銷倒掉的問題,所以有的朋友就開了腦洞:牛奶和原油都出現滯銷的情況,既然萬惡的資本主義者可以選擇倒掉牛奶,那滯銷的原油可不可以倒掉呢?

  當然不行!很簡單的理由,原油倒掉,屬于污染環境,還記得2010年的墨西哥灣原油泄露事件,成千上萬的居民和生物的生命遭受嚴重威脅,海洋生態遭受了嚴重的破壞。而且,牛奶不能長期儲存(加工成耐儲存產品需要較高成本),而原油則具有較高的可儲存性,單單我國原油商業總庫存就達到了近3000萬噸,所以倒掉,emmm,實在是太浪費了。

  所以,賣不出去還是屯著吧,到后面油價也許會爬上去,的吧?

  原油寶到底屬于什么產品?

  再來說說原油寶,他到底算是個啥產品?

  你說他是個期貨產品吧,他是以人民幣或者美元買賣原油份額的投資交易產品,只計算份額,到期也不交割Brent或WTI原油期貨合約,只做軋差結算或轉倉。而根據《期貨交易管理條例》,期貨交易應當在期貨交易所、國務院批準的或者國務院期貨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的其他期貨交易場所進行。所以,這并不算是個上了戶口的期貨產品;

  你說他是個收益憑證吧,畢竟軋差還是轉倉,結算都發生在投資者和銀行之間,但是畢竟不是券商發的,所以也并不算是個收益憑證;

  你說他是個銀行理財吧,本質上這就是一種撮合交易的產品,而且采用保證金交易形式,理論上可以出現無限大的虧損甚至倒貼,也不在全國銀行理財信息登記系統里,所以也并不算是個合規的理財產品。

  所以,原油寶不算是期貨、不算收益憑證、也不算銀行理財,誰也管不著他。

  喲呵,真是個小機靈鬼。

  客戶損失的錢到底流到哪兒去了?

  銀行和投資者是什么關系?根據中行官網介紹,在原油寶產品中,中國銀行作為做市商提供報價并進行風險管理。雖然中行并不是芝商所的結算會員,但是他下屬子公司中銀國際商品期貨(美國)是芝商所的結算會員。

  雖然內里的交易細節我們無從得知,但不管怎么說,中行在原油寶產品中充當的是做市商的角色,客戶所謂的做多和做空都是針對中行的。也就是說,中行是投資者的直接交易對手,在將內部的多頭和空頭撮合成交之后,剩余的做多/做空單子進入國際原油市場進行買賣。

  錨定物價格下跌,顯然是一場做空者放炮仗、做多者罵娘的游戲,但問題就在于,在這場做市商的游戲里,中行到底是做多的單子多,還是做空的單子多?如果說空頭頭寸比多頭頭寸多,那么中行在境外原油市場做空,多頭投資者除了把錢貼給做空者以外,還有大部分錢流到了中行的腰包里,中行還能從國際市場吸不少油水。

  相反,如果中行的多頭頭寸更多,那么在境外市場做多,只要中行完全將多頭軋平,就只能吃到交易的傭金,投資者虧掉的錢,大多數會流到國際市場中的空頭手里。

  所以,中行到底在芝商所開了多少頭寸?風險敞口有多大?

  另外,由于事發合約最后交易日,故境內原油寶交易價格參考當晚十點價格,具體來說是11.69美元/桶;而中行在芝商所的交易,按照WTI的結算模式,也就是按照半夜2:28-2:30的均價結算,也就是-37.63美元/桶。兩者之間的價差盈虧按理說要中行自理,但原油寶只說明了“掛鉤境內外原油期貨合約”,但到底是怎么個掛鉤法,這就有解釋的空間了。

  遺憾的是,這些問題,天知,地知,中行知,大家不知。

  在這次事件中,銀行要背多大的鍋?

  自從原油寶事件發生后,該行也面臨著非常巨大的壓力。那么,在這次事件里,銀行到底要背多大的鍋?

  (1)投資者適當性是否到位

  雖然原油寶不屬于期貨產品,但由于芝商所已允許WTI原油期貨以負值結算,故而可以理解為“類期貨產品”。理論上,如果某投資者在油價一分錢的時候花1萬刀買入,就相當于買了10萬桶;如果該客戶持倉至-37.63美元/桶的最低點,那么資產會變成-3763萬。而根據原油寶所對應的《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市場個人產品協議》,“鑒于存在損失投資本金的可能性,甲方應確認其操作的資金必須是純風險資本金,其損失將不會對個人財務狀況和生活產生重大影響,否則,甲方將不適合敘做金融市場產品。”

  從事實情況來看,原油寶相當多投資者都是散戶,風險承受能力根本達不到要求。而根據《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九民紀要),“金融產品發行人、銷售者未盡適當性義務,導致金融消費者在購買金融產品過程中遭受損失的,金融消費者既可以請求金融產品的發行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金融產品的銷售者承擔賠償責任。”

  剩下的,不用多說了吧?

  另外,按照芝商所發布的WTI期貨交易基本信息,合約大小為1000桶/份,按照近期15美元/桶的價格來算,一份WTI期貨合約的價格達到1.5萬美元,約合10.6萬人民幣。單筆合約的價格足以把較多的大眾投資者擋在門外。而原油寶掛鉤境內外原油期貨合約,交易起點數量僅為1桶。其他銀行也不例外,門檻都特別低。這樣一來,就相當于把原來的“高凈值客單”進行了隨意拆分,1份合約理論上可以包含1000個投資者,就相當于1000個人合伙買了一瓶茅臺,得兌多少水才夠分的?

  芝商所WTI原油交易與中行原油寶產品基本信息

  (2)中行作為做市商,后臺風控是否到位?

  4月15日,芝商所清算所修改了交易規則,開始提供“負值”交易。然而原油寶理論上來講只是一款被動跟蹤型產品,最低只能跌倒零。芝商所清算所修改規則后,銀行并沒有重視這一問題,既沒有給投資者足夠的風險提示和交易時間,也沒有更改交易設置,導致交易工具中并沒有負值交易的選項,投資者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銀子一點點流走。

  原油寶在國內市場也并非千頃地一棵苗,工行、建行、交行也都有類似的產品,但其他銀行在4月15日芝商所清算所正式認可負值交易之前,都嗅到了穿倉的氣息,在合約交割日前完成了移倉工作,平倉價格基本在20-21美元/桶間。但中行卻選擇在合約交割日的前一天(4月20日)選擇移倉,而且是在當天晚十點之后,一來境內與境外的交易存在時間差,二來最后一天移倉導致產品流動性過差,賣都賣不出去,封死了投資者的逃生之路。

  所以,這算是……風控?

  小結

  其實從我個人角度講,最關心的不是投資者到底能不能拿回錢(吃瓜群眾),而是后續原油寶這種產品到底會被判定為何種性質?期貨?收益憑證?還是理財產品?

  無論如何,這款產品背后的問題還是很大的。4月27日,工行、交行、建行、中行紛紛發布公告,暫停相關原油產品開倉交易,并按照監管部門要求各行自查,并按照要求遞交自查報告,我們也能陸續看到更多的官方信息。

  更多的謎團,還有待后續慢慢揭開。

長按二維碼關注中行原油寶事件最新進展 查看實時原油價格長按二維碼關注中行原油寶事件最新進展 查看實時原油價格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陳鑫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5-08 浩洋股份 300833 --
  • 05-07 豪美新材 002988 --
  • 05-06 吉貝爾 688566 --
  • 05-06 晶科科技 601778 --
  • 05-06 金博股份 688598 --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