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內卷”中的天賜材料:商業秘密被泄、業績頹勢難改

困在“內卷”中的天賜材料:商業秘密被泄、業績頹勢難改
2025年02月22日 03:57 媒體滾動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李哲 北京報道

  隨著鋰電市場的“內卷”加劇,圍繞知識產權的競爭也日益激烈。

  近日,“電解液龍頭”天賜材料(002709.SZ)披露的公告信息顯示,曾在旗下全資子公司九江天賜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江天賜”)擔任工廠廠長、電解質工廠總監、總工程師等重要職務的離職員工李某,為了獲取非法利益,違反保密義務,單獨/伙同鄭某龍等人將其掌握的工藝技術資料披露給浙江研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研一”)、 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太科技”,002326.SZ)。

  不過,永太科技方面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其目前并未得到法院任何關于訴訟方面的通知或相關的法律文件。如有相關信息會根據信披要求進行披露。

  對此,天賜材料方面向記者回應稱,相關《刑事判決書》確實存在。公司目前是根據收到的判決書發布的公告信息,后續將根據案件進展情況及時履行信披義務。

  商業秘密被泄

  根據天賜材料公告,九江天賜于2月5日收到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區人民法院出具的《刑事判決書》【(2024)贛0402刑初192號】。

  《刑事判決書》顯示,九江天賜前員工李某為了獲取非法利益,違反保密義務,單獨/伙同鄭某龍等人將其掌握的工藝技術資料披露給浙江研一、永太科技。為此,李某獲取違法所得共計428.504萬元,鄭某龍獲取違法所得共計116萬元。

  天賜材料公告顯示,李某在 2017年8月23日進入九江天賜工作,2021年5月20日離職。其在九江天賜工作的近四年時間里,先后擔任電池生產部工藝技術總監、生產運營總監、制造部總監、工廠廠長、電解質工廠總監、總工程師等職務。據天賜材料方面披露,李某曾與九江天賜簽訂了《勞動合同》《商業保密、競業限制協議》等。

  天賜材料方面表示,為保護公司的商業秘密,九江天賜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保密管理制度。公司將案涉工藝技術及資料等列為公司的商業秘密,要求公司員工在職期間及離職后必須保守秘密,并采取相應的保密措施。

  天賜材料在公告中提到,九江天賜擁有液體雙氟磺酰亞胺鋰和液體六氟磷酸鋰生產工業化技術。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及中國氟硅有機材料工業協會的證明,截至相關證明出具日(即2023年10月12日),根據行業公開材料,天賜材料是行業中全國范圍內唯一一家擁有液態六氟磷酸鋰和液態雙氟磺酰亞胺鋰生產工業化的企業。

  據天賜材料內部人士透露,李某在離職后,去上述公司任職,進而將相關的商業秘密帶到了該公司。

  根據《刑事判決書》,李某犯侵犯商業秘密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四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450萬元。鄭某龍犯侵犯商業秘密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四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50萬元。

  天賜材料方面向記者表示,目前來看,這個事件對公司的影響還沒有體現。對于事件的后續進展,公司會持續跟進。

  值得注意的是,天賜材料在公告中提到,本次判決僅為被告人李某、鄭某龍涉犯侵犯商業秘密犯罪的一審判決,案涉浙江研一、岳某、張某暉,永太科技將另案處理。案件最終判決及后續執行結果尚存在不確定性,對天賜材料利潤的影響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天賜材料將根據案件進展情況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天眼查信息顯示,浙江研一成立于2019年11月,注冊資本6.6億元,是一家以從事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為主的企業。

  永太科技則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以含氟技術為核心、以技術創新為動力、以智能制造為驅動的含氟醫藥、植保與新能源材料制造商。含氟精細化學品系列產品主要應用于下游醫藥、植保、新能源與電子材料等不同的終端市場領域。2024年半年報顯示,鋰電池業務在永太科技的總營收中占比為19.79%。

  對于上述案件糾紛,截至記者發稿,浙江研一方面未向記者作出回復。永太科技方面則向記者表示:“我們關注到了相關的信息,但是公司目前并未得到法院的任何關于訴訟方面的通知或相關的法律文件。如有相關信息會根據信披要求進行披露。”

  不過,天賜材料方面表示,《刑事判決書》確實存在。公司目前是根據收到的判決書發布的公告信息,后續將根據案件進展情況及時履行信披義務。

  業績承壓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電解液市場出貨量147萬噸,同比增長32%。同時,得益于國內電解液產品的成本優勢,2024年中國電解液出貨量全球占比首破90%。

  天賜材料在2023年財報中提到,其電解液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率提升至36.4%,市場占有率及盈利水平仍持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雖然國內廠商占據了比較大的市場份額,但是互相之間的競爭變得日趨激烈。據GGII預計,相比2024年,電解液用溶劑、電解質鋰鹽及添加劑等材料的價格在2025年會有一定回漲(5%以內),但行業整體仍難有大的起色。

  在此背景下,企業盈利承壓。根據天賜材料披露的2024年業績預告,其預計2024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4億元至5.2億元,同比減少76.73%至72.50%。

  事實上,2023年天賜材料的營收及凈利潤就分別同比下滑30.97%和66.92%。

  對于2024年凈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天賜材料方面表示,近年來由于下游需求增速放緩,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需關系格局發生變化,鋰電池材料產業鏈在行業底部區間持續運行,盡管公司通過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客戶結構及銷售策略,提升新產品如結構膠的銷量、推動正極材料等虧損業務的減虧工作,同時以穩健的套期保值策略保障原材料價格的穩定,但電解液產品價格比2023年有較大幅度調整、單位盈利有所減少,疊加部分產品的存貨跌價損失以及資產減值、信用減值等事項,導致利潤同比下降。

  2024年,鋰電池市場競爭白熱化,圍繞鋰電池產業鏈的新增投資出現減弱跡象,而這一現象在電解液領域更加突出。據GGII統計,2024年1—10月國內電解液擴產項目僅三個。其主要原因是,2024年上半年電解液環節的銷售現金比率為負,企業缺乏資金進一步擴張。

  業內人士表示,電解液行業經過前兩年的大規模擴產和競爭,除了行業頭部企業外,普遍都處于開工率及盈利水平雙低的狀態;由于持續的行業虧損,新進入者的建設及開工計劃也進展緩慢,目前已經處于價格的底部區間。

  雖然在產能退潮的情況下,鋰電池行業正在重新構建供求平衡,2024年下半年產業鏈價格也出現了止跌筑底的跡象,但是2025年的競爭仍然激烈。GGII在研報中提到,從行業整體來看,2025年的鋰電池市場供需失衡風險依然存在。鋰電企業淡旺季產能利用率差異顯著,部分企業產能利用率閑置問題突出。市場優勝劣汰下,頭部企業的虹吸效應加劇。頭部企業在技術研發、生產規模、成本控制和市場份額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將繼續鞏固其在全球鋰電市場的領先地位。中小企業面臨著更大的生存壓力。

  業內人士表示,從目前電解液的產能開工情況來看,主要集中在偏頭部的企業。

  天賜材料人士表示,公司每個月會根據市場的需求量進行動態調整。從2025年一季度的產能運行情況來看,環比基本保持相當水平。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桐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3-04 弘景光電 301479 --
  • 02-28 漢朔科技 301275 --
  • 02-28 永杰新材 603271 --
  • 02-21 匯通控股 603409 24.18
  • 02-20 毓恬冠佳 301173 28.33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