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財聯社
記者 彭科峰
為什么監管部門要嚴格限制信托公司的銷售渠道?或許我們可以從最新的信托打假聲明中窺見一二。
7月11日,西藏信托在官網發布了針對違法違規宣傳西藏信托信托產品的嚴正聲明。西藏信托稱,公司從未允許任何非金融機構或個人代理推介銷售公司信托產品。

西藏信托官網發聲 劍指違法宣傳
7月11日, 西藏信托有限公司在官網發文稱,近期,發現有不法分子通過某些網站和平臺公開宣傳公司的信托產品信息,并誘導投資者添加私人聯系方式。為保護廣大消費者及公司合法權益,西藏信托聲明稱,西藏信托是經金融監管部門依法批準設立的信托公司,嚴格依法合規開展金融業務。目前公司確認的官方信息發布和投資渠道包括官方網站、官方APP、官方微信公眾號。
西藏信托還稱, 公司從未授權任何第三方機構或個人在互聯網上公開發布公司信托產品信息。公司從未允許任何非金融機構或個人代理推介銷售公司信托產品。 公司不對任何未經公司授權制作或發布信托產品宣傳資料的真實性負責。因使用上述資料所造成的糾紛及其他不良后果,公司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敬請廣大投資者增強風險識別及防范意識,切勿相信非公司官方平臺發布的信息,謹防上當受騙。
西藏信托還表示, 存在上述不當行為的網站、機構或個人,請立即停止一切涉嫌違反金融行業法律法規或監管機構規章制度的非法或違規行為。西藏信托有限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相關機構、人員侵權責任或其他法律責任的權利。
據其官網信息, 西藏信托公司總部設于北京,并在上海、成都、拉薩、深圳等地設有辦事機構。2023年12月,該公司新增股東西藏股權投資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增加至5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下旬,部分信托公司收到屬地監管部門的窗口指導,被要求全面暫停第三方代銷業務。一般而言,第三方機構,是指不持有銀行、基金、保險等金融牌照的公司。
上半年重慶信托、陜國投信托也曾發文打假“李鬼”
記者注意到,近兩年來,隨著剛性兌付的神話被打破,信托行業步入轉型期,一些信托公司陸續發生各種負面新聞,也引發不少詐騙分子入局,導致不少信托公司公開發聲。2023年,包括金谷信托、國民信托、國投泰康信托、中融信托等多家公司陸續發聲維權。
進入2024年,這種情況似乎并沒有好轉。今年上半年,又有重慶信托、陜國投信托等機構發文打假。
4月6日,重慶信托發布聲明稱,近期發現有不法分子冒用重慶信托名義,誘導投資者添加騰訊QQ號碼辦理“清退”結清“兌付”等業務實施詐騙,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
4月24日,陜國投信托發布關于警惕不法分子冒充陜國投名義進行非法活動的提示,稱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我公司(陜西省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陜國投))工作人員,以財富顧問、售后專員等名義進行金融詐騙。提醒消費者聯系專屬財富顧問辦理相關業務。

責任編輯:劉天行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