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

3月25日,中投公司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劉浩凌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舉行的“中國持續發展的機遇與國際合作”專題研討會上表示,當前,全球宏觀形勢正發生深刻變化,產業鏈布局呈現新特征,可持續發展與國際合作面臨新形勢和新挑戰。推動國際合作,實現可持續發展是全球投資者的共同愿景,希望各經濟體進一步加強經貿政策對話,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和多元穩定的國際經貿格局,推動形成更加友好的全球投資環境,進一步強化在技術開發、產業發展、投融資支持等領域的合作,共享新一輪科技革命紅利。
劉浩凌表示,全球宏觀形勢當前主要呈現三大新挑戰:一是全球宏觀范式轉換深入演變。在經歷主要經濟體歷史罕見的快速加息后,高利率對經濟的負面影響不斷顯現,全球經濟增長動能減弱。雖然發達經濟體軟著陸預期進一步增強,但經濟衰退和二次通脹風險仍不容忽視。美歐央行或將結束強力加息周期,貨幣政策面臨轉向。此外,全球公共債務滾動壓力依然高企,2023年創下313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在宏觀形勢轉換中財政政策空間受到進一步擠壓。
二是金融市場更趨動蕩脆弱。始于上世紀80年代的宏觀“大緩和”將被宏觀“大波動”所取代,資產估值和企業盈利不斷分化,全球資產配置面臨新的挑戰。金融體系薄弱環節的風險暴露不容忽視,非傳統風險日益突出,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三是全球產業鏈加速重構。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經濟數字化、智能化加速推進,人工智能正顛覆傳統要素稟賦優勢的全球產業鏈配置邏輯,推動國際生產和貿易體系加快重構,全球產業鏈布局從經濟因素驅動轉向安全、韌性、成本并重,區域化、友岸化和本土化特征越發凸顯。
針對當前全球宏觀形勢所發生的深刻變化,國際合作、外商投資面臨多重挑戰。不過,從中國的情況看,2023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1.1萬億元人民幣,對外直接投資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雙向投資規模位居世界前列。
“這充分體現了中國持續擴大高水平開放的堅定決心,也表明了國際社會對中國市場蘊含巨大潛力的強烈信心。”劉浩凌稱,目前,中國經濟總體回升向好,表現出極強的韌性。
對于如何推動國際合作并實現可持續發展,劉浩凌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合作方式更多元,構建公正高效的全球治理格局。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希望各經濟體進一步加強經貿政策對話,堅決維護多邊貿易體系的權威性和有效性,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和多元穩定的國際經貿格局,讓市場主體在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環境中,共同促進全球金融穩定和經濟增長。
二是合作環境更友善,共同支持世界經濟穩健復蘇。劉浩凌表示,近些年,全球雙邊投資協議簽訂量明顯下降,投資規則碎片化加劇,資本流量規模大幅下降,特別是對長期發展有較大外溢性的外商直接投資(FDI)表現低迷。同時,各經濟體相繼推出一系列擴大投資法案,全球基礎設施和可持續發展等領域投資缺口巨大。
“我們欣喜地看到,今年2月,123個世貿組織成員宣布《促進發展的投資便利化協定》(IFD)最終確定,并向公眾公布,這將有利于推動形成更加友好的全球投資環境。”劉浩凌稱。
三是合作領域更緊密,積極擁抱新興產業合作機遇。當前,新的科技革命在全球加速形成,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不斷涌現,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廣泛滲透到幾乎所有領域,創造出了具有跨越傳統產業邊界的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希望全球投資者進一步強化在技術開發、產業發展、投融資支持等領域的合作,共享新一輪科技革命紅利。
劉浩凌表示,作為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一直遵循長期投資、財務投資理念,按照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原則,持續推動對外投資合作,致力于獲取長期投資收益,積極助力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未來,中投公司愿與國內外合作伙伴深化務實投資合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校對:劉榕枝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