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 | 溫彬
摘要
一季度,經濟運行起步平穩,主要指標保持較快增長,第三產業壓艙石作用突出,成為GDP增長提速的主動力。但從高頻數據來看,4月經濟有走弱跡象。
第一產業方面,農業經濟穩中向好,豬周期產能微降、農產品價格出現分化。豬肉、雞蛋、蔬菜價格下降,水果價格上漲。
第二產業方面,產業發展平穩向好。經營指標方面,采礦業承壓、制造業驅動、公用事業放緩,工業企業利潤由降轉增;庫存周期方面,多數行業處于補庫階段;投資方面,公共事業投資增速領漲,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速較快。
第三產業方面,政策紅利釋放、技術創新突破、市場需求回暖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服務業經濟回升向好,呈現“數字+綠色+智能”三擎驅動的增長格局。
一、GDP增長:產業視角
(一)一季度經濟運行起步平穩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31875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整體來看,一季度GDP增速與上年四季度持平,較2024年全年上升0.4%,為全年增速目標實現打下良好基礎。
從產業角度來看,第三產業壓艙石作用突出,一季度同比增長5.3%,較2024年全年加快0.3個百分點,是GDP增長提速的主動力。隨著政策組合持續顯效,服務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9.1%,拉動GDP增長3.2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61.2%,較2024年全年上升4.5個百分點。第一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6%,拉動GDP增長0.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8.3%,拉動GDP增長2個百分點。
(二)一季度主要指標保持較快增長
從生產來看,宏觀政策組合效應帶動下,加之新動能產業的超預期增長,工業生產穩定增長,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4%,較1-2月均加快0.6個百分點;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0.8%,高于1-2月的-0.3%,實現轉正;3月產成品存貨同比增4.2%,與上月持平;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5.8%,較1-2月加快0.2個百分點。
從投資來看,“兩重”“兩新”政策加快發力,一季度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11.5%,較1-2月加快1.55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額同比增長4.2%,較1-2月加快0.1個百分點。
從消費和進出口來看,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9%,較上月加快1.9個百分點;出口3139.1億美元,同比增長12.4%;進口2112.7億美元,同比下降4.3%。
從價格來看,受春節錯月、大宗商品價格分化(原油價格下行、有色價格上行)等因素影響,3月PPI同比下降2.5%,較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3月CPI同比下降0.1%,較上月收窄0.6個百分點。
(三)高頻數據顯示4月經濟環比走弱
工業生產延續回升態勢。多數行業開工率呈現季節性回升,但行業分化顯著。利潤改善,帶動鋼廠庫存回補。汽車行業邊際復蘇放緩。化工領域則呈現結構性分化,甲醇、純堿開工率回升,但PTA、PX受地緣沖突和終端需求疲弱拖累,開工率下降。紡織行業因美國關稅升級抑制出口訂單,江浙滌綸長絲開工率回落。
基建增速回暖、房地產市場下滑。基建方面,瀝青裝置開工率進入4月之后明顯回升,好于近幾年同期水平,顯示基建增速有所好轉。房地產方面,各線城市新房成交量回落、二手房量價齊跌,土地市場量升價跌,顯示房地產市場景氣度仍處低位。
消費分化、出口或面臨挑戰。4月,消費市場分化,旅游出行需求上行,汽車消費受國際貿易摩擦加劇及終端需求下滑影響而走弱,電影消費跌入冰點。出口方面,受國際貿易摩擦加劇及歐美需求疲軟影響,制造業PMI新出口訂單指數環比下降,韓國前20日出口同比轉負進一步印證外需收縮。
價格分化。4月價格走勢呈現“資源品分化、工業品承壓、農產品冷熱不均”特征。資源品領域,國際原油價格受關稅與需求預期沖擊大幅震蕩,銅、鋁等有色金屬受新能源需求放緩環比走弱,黑色金屬持續探底。工業品領域,與房地產有關的螺紋鋼和水泥價格承壓。農產品領域,豬肉、蔬菜因供應過剩及季節性放量走弱,雞蛋、水果受節前備貨提振微漲。
二、一產分析:豬周期產能微降、農產品價格出現分化
(一)豬周期:生豬產能和價格雙降
能繁母豬存欄數自2024年4月達到階段性低點3986萬頭后,產能持續溫和回升。截止一季度末,能繁母豬存欄數4039萬頭,較上年末下降0.95%,仍處合理存欄水平綠色區域。一季度,豬肉供給處于高位,加之節后消費需求下降,帶動豬肉價格下降。
展望下一階段,五一假期備貨預期升溫,加之二次育肥積極性提升(連續兩月環比提升),或放緩豬肉價格下跌態勢。
(二)蔬菜、水果和雞蛋價格出現分化
蔬菜價格方面,天氣轉暖、蔬菜供應量增加,3月28種重點監測蔬菜平均價格為4.82元/公斤,同比下降7.84%。家禽生產方面,一季度禽蛋產量866萬噸,同比下降0.1%;3月雞蛋監測平均價格為8.31元/公斤,同比下降2.75%。水果價格方面,部分國產水果減產、春節假期水果需求上漲等因素帶動下,3月6種重點監測蔬菜平均價格為7.46元/公斤,同比增長0.42%。
三、二產分析:產業發展回升向好
(一)經營指標:采礦業承壓、制造業驅動、公用事業放緩
從采礦業看,一季度生產加快,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速6.2%,較1-2月加快1.9個百分點。但是,營業收入利潤率回落,加之煤炭、石油等權重領域價格持續回落,拖累采礦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5.5%。
從制造業看,一季度生產加快,加之營業收入利潤率同比增速由負轉正(1.56%),帶動利潤增幅進一步走闊。上游原材料制造業利潤增幅走闊,有色行業領漲,鋼鐵行業利潤轉正。中游裝備制造業重要支撐持續增強,裝備制造業拉動全部規上工業利潤增長2.0個百分點,成為規上工業利潤增長的重要支撐。下游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出現分化,農副產品、紡織業、醫藥制造等行業利潤增幅走闊。
從制造業細分行業來看,一季度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4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增加值同比增長較快的包括:電子信息制造業、電氣機械、汽車制造、鐵路船舶等運輸設備制造業。出口增長較快的包括: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醫藥制造業、鐵路船舶等運輸設備。
從電熱氣水來看,一季度利潤增長5.4%,較1-2月回落8.1個百分點。其中,營業收入利潤率同比增長5.22%,較前值回落9.22個百分點,是拖累電熱氣水業利潤率下降的主因。
(二)庫存周期:多數行業處于補庫階段
一季度,多數行業處于主動補庫(11個)和被動補庫(14個)階段,庫存增速環比回升,但前者營收增速環比回升,后者營收增速環比回落。
采礦業處于累庫階段。一季度,受暖冬、能源需求偏弱等因素影響,煤炭需求下降,企業季節性補庫。全球經濟預期走弱,石油、鋼鐵維持累庫趨勢。原材料價格及下游需求上升等因素驅動下,有色金屬礦采選業主動補庫。
制造業分化,整體呈現去庫態勢。上游原材料制造業,有色行業利潤增幅走闊驅動下,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維持主動補庫。化學纖維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持續去庫,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由累庫轉向主動去庫。中游裝備制造業補庫需求旺盛。政策驅動、“轉出口”加快等因素拉動下,電子信息、汽車、鐵路船舶、電氣機械、儀器儀表制造業主動補庫,金屬制品、通用設備、專用設備制造業被動去庫。下游消費品制造業多數去庫。外部沖擊不確定性增加、居民消費信心有待進一步提升等因素影響下,企業補庫意愿受到抑制,食品、軟飲、造紙、木材加工等行業主動去庫。
基建回暖,水、電、熱、燃氣等公共事業處于累庫階段。
(三)固定資產投資:公共事業投資增速領漲
一季度,“兩重”項目建設提速,“兩新”政策加力推進,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2%,較1-2月加快0.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6%,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1.9%(采礦業5.6%、制造業9.1%、電熱汽水28.9%),第三產業投資增長0.1%,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長9.19%。從細分行業來看,汽車制造、交通運輸設備制造、電熱氣水生產和供應業維持20%以上較快增長。
一季度,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6.5%,較1-2月回落3.2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同比增長30.3%,較1-2月加快3.2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業中,信息、專業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34.4%、26.1%。
四、三產分析:服務業經濟回升向好
政策紅利釋放、技術創新突破、市場需求回暖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一季度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5.8%,較1-2月提升0.2個百分點,連續五個月正向增長。3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3%,環比上漲0.3個百分點,與居民出行和消費相關的航空運輸、郵政、貨幣金融服務等行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均處于55%以上景氣區間。
服務消費市場呈現“數字+綠色+智能”三擎驅動的增長格局。
數字消費提質擴容。購新補貼擴圍政策紅利持續釋放,以電子產品、智能家居為代表的智能化消費快速增長。3月部分重點監測企業智能家居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10%以上。
綠色消費加速滲透。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達47.2%。
服務消費數字化升級。數字化轉型等因素驅動下,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6%,較1-2月加快0.6個百分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比為24.0%,較1-2月提升1.7個百分點。
(本文作者介紹: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