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李德林
當特朗普的憤怒變成笑話,當美聯儲的燒火棍把自己攪進火坑,華爾街的大亨們再也沒有心情思考叼著雪茄跟金發女郎們約一杯的問題。現在他們要面對的是百年一遇的恐懼,市場猶如天體墜落,連巴菲特都嚇壞了,沒有一個人能幸免。
現在問題的關鍵來了:美股的風險充分暴露了嗎?A股這兩天跟跌之后殺出一批帶血的籌碼,是否已經到了該進場的時候嗎?
2008年之后,美國經濟跟股市雙雙猶如一頭狂奔的公牛,一跑就是10年,期間沒有經過任何像樣的調整。世上沒有永動機,更何況周期明顯的經濟呢?疫情只是全球系統性風險暴露的引線,其實從美短期國債跟長期國債收益率曲線的倒掛可以看出,市場早已經給出了他們的擔憂,經濟衰退的預期越來越強烈。疫情對全球供應鏈按下了暫停鍵,無論是原油,還是美元,亦或是其他大宗商品,都加劇了風險的暴露。
可是一周兩次熔斷之后,美股為啥強烈反彈呢?背后有兩個大的原因:
第一個是特朗普接受了檢測,第一階段看是陰性,從政治的角度短期之內排除了風險。按照美國政治制度,一旦特朗普出現問題,鷹派副總統彭斯代行總統,這會給未來的全球格局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再退一步,彭斯跟特朗普都是新冠的密切接觸者,特朗普如果出現感染,彭斯感染的幾率更大,而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代行總統帶給全球的風險同樣很大,佩洛西在對中國問題上鷹派作風更甚。
第二個是特朗普已經通過財政手段防控新冠疫情,為化解系統性風險而努力。從美聯儲50個基點的降息看,市場并沒有給出強烈的回應,美聯儲繼續降息到0,市場徹底失望,簡直就是飲鴆止渴。除了大規模的QE(量化寬松),美聯儲已經江郎才盡了,美聯儲的形象在華爾街已經坍塌,特朗普只有通過更多的財政政策來化解危機。
特朗普有作為商人的精明,可以預見他會利用新冠疫情,向眾議院的民主黨領袖佩洛西提出更多的財政訴求。佩洛西是令特朗普最頭疼的人,她的一顰一笑背后,總能沒完沒了地給特朗普制造麻煩。而此時的佩洛西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拒絕特朗普,容易激怒的不僅僅是華爾街,還有更多的選民。配合特朗普,那無疑給特朗普連任競選增加了新的籌碼。特朗普政府也正在利用這個機會,跟G7(7國集團)進行更緊密的協同。
日本財務省長官披露的信息看,G7已經在13日之前召開過電話會議,同意在金融市場動蕩之際密切合作。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財務省之后進一步表態,日本央行將跟G7、G20集團一起采取措施應對新冠對經濟的影響。可以預見,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全球主要經濟體將會在拯救危機的問題上達成共識。特朗普在此之后,宣布美國進入緊急狀態,要在下一周跟G7集團領導人進行電話會議。無論是特朗普的公開講話,還是財長努姆欽跟國會的談判看,美國會有更多的財政政策來應對經濟危機。
用巴菲特的話說,這是百年一遇的危機,保持10年發展的美國進入衰退期是顯而易見的。
美國為啥沒在此之前美股暴跌千點的時候采取行動?而是在二次熔斷之后?美股10年牛市,調整的需求已經到了極限,沙俄石油大戰只是一個導火索。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在發展的路上已經非常的脆弱,這才是本質。風險釋放后,美國的行動進一步表明,全球化的共識跟行動正在進行,風險在一定程度上也正在鎖定。
在外圍狀況正在化解的同時,央行推出定向降準,當然還有進一步降息的預期。高層在考察外貿協調機制的時候放出話:沒有更大力度的改革開放,外貿外資是穩不住的。我們之前的判斷是,疫情后的中國要有三大策略:大放水、大放松、大放血。
目前,央行的降息降準已經在大放水的路上,相信后續財政政策也會跟上。大放松主要是行政改革,從高層的狠話可以看出,這一步也在進行的路上。那么大放血還需要觀察,可以加大國企分紅節奏和力度,為財政的減稅等提供騰挪空間。2019年國有企業盈利超過2.6萬億,50%的現金分紅就可以增加非稅財政收入1.3萬億,大放血有的是操作空間,值得期待。
我們再看3月第二個星期的資金流向,市場主力資金從11日開始有超過528億的凈流出,到13日凈流出的數字變成206億。可以看出,盡管美國恐慌性地一周經歷了兩次熔斷,甚至全球出現11國熔斷的危機,中國A股以保險、公募基金以及私募基金為首的市場主力在中國以及全球市場一系列拯救措施的出臺后,已經逐漸在消化市場的恐慌情緒。尤其是13日,保險、公募、私募從資金流看,他們已經收窄了資金流出的幅度。16日雖然北向資金繼續流出近百億,但下午的流出在大幅減緩。盡管華爾街對美聯儲失去信任,但是A股的機構們依然保持著謹慎的交易風格,在各個時點的操作上難得的步驟一致。
隨著美國風險的不斷釋放,機構們的恐慌情緒不會在短期內消失。但相信隨著全球化拯救危機的共識形成,各國除了出臺降息、QE等貨幣政策外,還會推出財政等多種救世措施,那時,系統性風險問題會逐漸得到修復,機構們的一致預期會不斷提高。另外,北上資金是一個重要的風向標,盡管在上周末創紀錄地流出131億,但他們在尾盤大筆的買入,收窄了流出的幅度。當美聯儲將利息降到0,歐美對美聯儲失去信任的同時,北上資金顯得猶豫不決,他們對A股依然保持著少有的希望。
現在一個大面積破凈的現象值得關注。截止3月13日,已經有362只股票破凈。我們回顧歷史:2005年998.23點時,破凈175只,占上市公司總量13.48%;2008年,1664.93點時,破凈173家,占上市公司總量11.04%;2013年1849.65時,破凈158家,占上市公司總量6.45%。現在362家破凈,占上市公司9.75%(擴容因素)。其中,房地產45只破凈,銀行25只破凈,占到行業的69.44%。鋼鐵行業的破凈率也高達48.48%,最低市凈率只有0.5倍。破凈的股票中,動態市盈率20倍以下的超過213只。
全球性的系統風險在一段時間內還會繼續影響A股的走勢,但是從多國熔斷到A股的頑強走勢,不能看出A股的風險已經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釋放。目前兩市的平均市盈率已經降低到19.38倍,滬市平均市盈率降到13.69倍;深市主板降到17.69倍;中小板降到29.43倍,與2018年同期的40.87倍相比,降幅達到28%;創業板以平均52.82倍依然維持在高位。
從破凈的歷史規律看,當個股大面積出現破凈,多個行業破凈的時候,意味著市場的底部正在形成。目前,A股已經出現了進場的機會,藍籌股、價值股、成長股具有中長期的投資價值,我們堅持那些現金流充裕,凈資本回報率高的股票,現在是一個不錯的買入機會。記住,再次重復一遍,是現金流充裕,凈資本回報率高的股票,才值得中長期持有!
除了A股風險已經結構性見底,縱觀歐美各國的行動,全球化共識正在形成,歐美系統風險正在遏制。不過他們步入衰退在所難免,而中國未來在科技競爭,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的競爭已經跟美國處于很接近的水平。現在歐美全球供應鏈受疫情影響陷入停滯狀態,中國隨著復工復產率的提升,全球供應鏈方面的主導能力將會因為疫情的率先控制而具備先發優勢。
雖然全球股市還在劇震甚至延續暴跌模式,以及引發這兩天A股的大幅跟跌行情,卻給投資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伺機買入機會。中國已經呈現出“風景這邊獨好”的態勢。如果你能承受住短期波動的準備,如果你相信沒人能精準買入歷史的最低點,那從中長期投資價值來看,短期的恐慌回調正是伺機獲得更低籌碼的機會,買入!買入!還是買入!
(本文作者介紹:著名財經作家、《德林爆語》主持人。三分鐘財經脫口秀,每天一個資本真相,微信公眾號:delinshe)
責任編輯:陳鑫
德林社,最麻辣的財經脫口秀,官方微信公眾號:delin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