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作者: 錢童心
[ 從1萬億美元增長到2萬億美元市值,英偉達僅用了9個月時間,蘋果和微軟則花了兩年時間。市值在短期內的飆升是否合理? ]
[ 美國當地時間3月19日,黃仁勛接受全球媒體采訪時表示,全球數據中心市場規模去年就達到2500億美元左右,并以20%至25%的速度增長,而這正是英偉達的市場機會所在。 ]
[ Blackwell是英偉達祭出的第六代芯片架構。這塊小小的GPU,集成了2080億個晶體管,擁有著超強的算力,也顛覆了此前所有的產品,構建和運行大模型的成本、能耗,能降低到過去的1/25。 ]
本周,英偉達GTC年度開發者大會成為全球市場關注的焦點,華爾街評論稱,英偉達的GTC大會重要性甚至超過了美聯儲的利率會議。
目前,英偉達占據了全球AI芯片80%以上的份額,不僅是硅谷的每一個人都在談論它,就連中國對技術感興趣的普通人也都在談論它。但在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只擁有3萬名員工,用他的話來說,英偉達是“世界上最小的超級公司”,它高度透明,組織結構像神經網絡,而不是金字塔。
3月19日美股收盤時,英偉達股價達893.98美元,最新市值接近2.24萬億美元。因為英偉達的崛起,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被稱為科技圈的“全民偶像”,這也令今年在SAP球場舉行的GTC大會現場堪比Taylor Swift(泰勒·斯威夫特)演唱會現場。就連黃仁勛自己在開場時也開玩笑道:“今天大家是來開技術大會的,不是來聽演唱會的?!?/p>
首屆GTC大會啟動于十年前,并在隨后的十年成為深度學習領域的重要“推手”。2016年,黃仁勛把全球第一個AI超級計算機系統DGX-1交付給OpenAI。六年多后,OpenAI的ChatGPT震驚世界,掀起了全球的AI大模型技術變革。
進入生成式AI時代,GPU幾乎是每一個AI大模型背后的“標配”,成為AI時代的“硬通貨”,這也讓英偉達躋身全球科技企業市值前三。
有人說,新總部是英偉達的“風水寶地”,第一財經記者近日實地探訪了這家公司的新總部,希望透過英偉達建筑的剛硬線條以及對黃仁勛的采訪,探尋這家公司崛起的本質。
實探英偉達總部
在硅谷腹地圣克拉拉(Santa Clara),英偉達兩座巨大的由鋼筋及玻璃結構構成的建筑在GTC大會期間也吸引了大批參觀者。
大約五年前,英偉達啟用了斥資10億美元建造的硅谷新總部,此后,英偉達的市值開始一路“狂飆”。過去一年里,英偉達市值上漲近248%,今年迄今為止漲幅超過80%。3月19日美股收盤時,英偉達股價上漲超過1%,最新市值接近2.24萬億美元。
英偉達的這兩座新建筑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英尺(約合9.3萬平方米),由綠地和高架“蜂窩”連接,數百間會議室以《星際迷航》中的地點、外星種族、星際飛船以及天體命名。
第一財經記者曾在2019年英偉達GTC大會期間參觀過較早建成的Endeavor大樓。在今年的GTC大會期間,英偉達向合作伙伴及媒體分析師開放了較新的Voyager大樓。與Endeavor一樣,英偉達標志性的三角形設計也體現在Voyager的整個屋頂和平面中,這些建筑都是通過算法進行計算設計的。
黃仁勛對這個建筑非常滿意。他曾表示如果要考慮在身上文一個圖形的話,英偉達的三角形輪廓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
為何采用三角形的標志性設計?一位英偉達員工告訴記者,圖形渲染的多邊形就是以三角形為基礎架構而來的。據說黃仁勛曾挨個說服大家轉用三角形作為基礎架構,而不是此前使用的四邊形,因為三角形是最優解,可以通過三角形疊加來變化出任意形狀。
此外,黃仁勛善用新加入公司的畢業生,讓他們負責大項目,因為經驗不足就意味著沒有界限。記者在英偉達的總部大樓,幾乎看不到電梯,據了解這是因為黃仁勛希望盡量少裝電梯,因為他討厭等待。
在Voyager停留的兩小時期間,記者看到一批又一批參觀者的到來,其中也有很多來自中國的訪問者。和蘋果及谷歌公司一樣,英偉達已經成為硅谷當地的一大景點,就連當地的Uber司機也會向游客熱情地介紹道:“你一定要去英偉達的總部看一下,它就像一艘宇宙飛船。”
英偉達在過去三十年里從一家視頻游戲加速器硬件提供商發展成為一家提供全棧硬件和解決方案的平臺公司,目前該公司還致力于成為一家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變革的軟件提供商。
今年的GTC大會上,黃仁勛發布了備受矚目的下一代AI芯片架構Blackwell。他在主題演講時,從口袋里掏出一塊Blackwell芯片,將它與上一代Hopper芯片并排舉起,后者顯得小了一些。黃仁勛說道:“我們需要更大的GPU。Blackwell平臺就是為了應對這一挑戰而構建的。”
Blackwell是英偉達祭出的第六代芯片架構。這塊小小的GPU,集成了2080億個晶體管,擁有著超強的算力,也顛覆了此前所有的產品,構建和運行大模型的成本、能耗,能降低到過去的1/25。
據黃仁勛透露,英偉達為該芯片的研發投入了100億美元。這一新架構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數學家David Harold Blackwell命名。他專門研究博弈論和統計學,也是第一位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黑人學者。
網友口中的“地表最強”男人
近期,黃仁勛在參加斯坦福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的活動時表示,他的公司在創立初期曾一度面臨破產。但他稱,這段困難的經歷讓他“更加了解市場和消費者需求”,押注于最終取得重大成功的GPU芯片。
1993年,30歲的黃仁勛與兩名伙伴共同創立了英偉達,目標是制造用于加速計算的圖形芯片GPU。在游戲領域取得巨大成功后,GPU又被證明特別適合用于加速人工智能計算。但英偉達成立30年來,它的崛起也僅發生在近幾年。
一位在硅谷剛工作不久的軟件工程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19年前,我只聽過有家很厲害的公司叫英偉達,我甚至不知道它是做什么的。但今天,幾乎人人都在談論它。硅谷就是這樣,哪家公司股價狂漲了,那么你就會每天都聽到與它有關的新聞?!?/p>
據彭博富豪榜數據,黃仁勛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預估凈資產約為776億美元。
身著皮衣,熱愛跑車,黃仁勛身上具有典型的硅谷科技富豪的特質,他熱衷談論技術,對自己癡迷的技術可以滔滔不絕,同時他也非常務實,幾乎從不作出不切實際的承諾。
黃仁勛在給斯坦福大學的學生忠告時說道:“期望很高的人往往適應能力很差,因為他們不習慣失敗,也沒有做好準備。痛苦有助于你們學會成長,我希望你們能夠承受足夠的痛苦和磨難。”
他還表示,不管公司取得多大的成功,領導者仍然需要擔心公司可能最終會走向失敗?!叭魏蝺炐愕念I導者都必須不斷思考一家公司離破產還有多遠,如果你不在內心思考這些問題,那么可能真的會倒閉?!彼f道,但他強調應該要容忍失敗,因為這樣才能更大膽地去創新。
在黃仁勛看來,讓一個人偉大的不是智慧,偉大源于品格。品格與一個人是否聰明無關,而是由經歷過苦難的人形成的。而他自己的經歷能更好地說明這一切。
一位與黃仁勛共事的英偉達員工對記者表示:“Jensen(黃仁勛)總是認為,他之所以能夠成功,與他年輕時吃過很多苦密不可分,因為苦難和磨礪,才使他更有韌性,能夠非常努力并堅持不懈地實現自己的目標。”
黃仁勛年輕時曾在一家有名的快餐連鎖店Denny’s打工,他后來在那里的一張餐桌上與合伙人進行頭腦風暴,并創立了英偉達公司。英偉達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時,黃仁勛還回到當時他打工的這家餐廳,接受了餐廳頒給他的一座紀念獎杯。
當年打工時的經歷對黃仁勛的影響很大。在他看來,當年的困難造就了今天的財富。“我強烈建議人們的第一份工作從餐廳開始做起,因為這教會你謙卑、努力,對待他人富有同理心,如何使他人愉悅,這些都是很重要的的生活技能?!秉S仁勛在一次采訪中說道,“直到今天我還可以一次端起最多數量的咖啡杯,收餐具擦桌子沒有人能超過我?!?/p>
也正是這樣的經歷造就了黃仁勛高于其他企業掌舵人的同理心。他喜歡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能感知他人的感受。在接受采訪時,他非常重視與記者的互動。比如,當會場的燈光過于昏暗時,他會請工作人員調亮燈光,以便看清每個人的臉。他還會走下臺,與記者近距離互動。
今年初,黃仁勛在疫情后首次來到中國,與員工在新年年會上進行互動。他穿著大花棉襖,舉著花手絹,跟中國的員工一起在扭秧歌的照片也在網絡上被瘋傳。黃仁勛當時得知員工被要求不要分享朋友圈,他立即提出:“快樂的時光當然可以分享?!?/p>
未來挑戰
根據本次大會英偉達公布的官方數據,基于Blackwell架構的B200人工智能芯片的速度比基于上一代Hopper架構系列芯片高出30倍。
過去,在Hopper的推動下,英偉達市值突破了2萬億美元。市場期待認為,Blackwell的發布將進一步確定英偉達在AI時代的全方位主導地位,成為英偉達步入“3萬億美元俱樂部”的下一個驅動力。
從1萬億美元增長到2萬億美元市值,英偉達僅用了9個月時間,蘋果和微軟則花了兩年時間。市值在短期內的飆升是否合理?
美國當地時間3月19日,黃仁勛接受全球媒體采訪時表示,全球數據中心市場規模去年就達到2500億美元左右,并以20%至25%的速度增長,而這正是英偉達的市場機會所在。
“我們正在建設一種新型的數據中心,我們稱之為人工智能工廠?!秉S仁勛對記者表示,“未來,數據中心將成為AI工廠,AI工廠的使命是創造收入,同時也創造智能。它更像是一臺發電機,這是相當獨特的。過去幾年我們一直在構建它,但現在我們必須將其變成產品。”
進入生成式AI新時代后,黃仁勛特別強調英偉達的軟件生態建設。他在發布會上反復強調:“我們不是一家生產工具的硬件公司,我們是一個平臺企業。”
他向第一財經記者解釋道:“我們的目標是通過軟件的構建,讓全球的開發者和云服務提供商采用英偉達的架構來構建產品。這使得我們與任何其他生產芯片的廠商不同?!?/p>
在黃仁勛看來,英偉達的強大并不僅僅在于芯片的構建能力,更在于軟件的構建能力。“我認為AI不是事關芯片的問題,而是事關軟件的問題?!彼硎荆拔覀冋幱趦蓚€轉型期的交匯點,一是如何構建新型的計算機,二是這些計算機能夠用來做什么?!?/p>
英偉達在近20年前構建了CUDA軟件生態系統,該架構將芯片的通用加速功能融入數百萬開發者手中。如今,憑借CUDA越來越強的開發者黏性,英偉達的“護城河”將更難以打破。
進入生成式AI時代,CUDA軟件作為向開發人員提供在英偉達芯片上運行人工智能程序的工具,是英偉達企業戰略更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英偉達在今年的GTC大會上發布了CUDA一系列重要的新功能,允許開發者在已安裝CUDA GPU的系統中創建和部署生成式AI助手。
黃仁勛在GTC演講中表示:“IT行業企業正坐在一座‘金礦’上,它們擁有多年來創建的所有這些令人驚嘆的工具和數據。如果能把這個‘金礦’變成AI助手,就能給用戶提供更多可能。”
業內人士認為,英偉達的這些努力目的是提供更友好的算力環境,使開發者更加依賴該公司的生態。
《經濟學人》分析稱,英偉達估值飆升并不僅僅是因為更快的芯片,它的競爭優勢還包括網絡和生態。訓練大模型的數據中心需要將數千個GPU捆綁在一起使用,英偉達有專門的技術和產品去提高卡間互聯的效率。這種優化芯片網絡性能的能力,并不是每個競爭對手都具備的。
一位科技巨頭技術高管向記者表示:“英偉達的芯片架構再領先幾代應該沒有問題,但它也面臨一定的物理限制,因為越發展下去,GPU處理的數據量就越大,那么對芯片功耗能效的要求也會越高?!?/p>
上述高管還表示,英偉達產品的定價高昂,只有大公司才能用得起,這主要是因為市場上尚未出現可替代的產品,因此其他公司需要加速研發,來推動整個AI市場的繁榮。
如何應對GPU物理限制的挑戰?黃仁勛在記者發布會上對媒體表示:“我們必須弄清楚我們的物理極限是什么,并盡可能地突破這些物理極限。現在要超越物理極限的方法就是進一步提升芯片的能效?!?/p>
黃仁勛在整個GTC大會上釋放的信號,都是如何在新計算時代能夠占領人工智能的長期主導地位。除了英偉達的直接競爭對手AMD之外,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谷歌正在考慮向更廣泛的用戶提供該公司自研的TPU芯片。而亞馬遜AWS、微軟及Meta等公司也都在內部開發AI芯片。
黃仁勛沒有針對這些巨頭入局芯片研發會如何影響英偉達未來芯片的定價策略直接發表評論,但他強調,英偉達所做的事情遠不止提供芯片。他還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表示:“這些企業的芯片都非常出色,但這不會讓我徹夜難眠,因為我的工作已經讓我精疲力竭。我會確保英偉達是世界上唯一一家能讓每個人都可以構建數據中心規模AI超級計算機的全堆棧公司。”
在談到中國市場面臨的復雜環境時,黃仁勛表示:“我們正在盡全力使英偉達的業務在中國能夠實現最大化,我們面向中國市場推出了L20和H20芯片,這些向中國出售的芯片將符合美國對出口的要求?!?/p>
黃仁勛還強調,英偉達的芯片中有大量的零部件產自中國,這與全球汽車供應鏈的復雜性是一個道理,供應鏈的全球化很難被打破。


責任編輯:王許寧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