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文丨謝之迎
房企龍頭碧桂園,迎來艱難時刻。
8月10日,公司發布盈利預警,1-6月,預計凈虧損介于450億-550億元之間。去年同期,則為盈利19.1億元。

之前,碧桂園傳出有兩筆美元票息仍未支付,其本應于7日支付,其后,碧桂園承認,“出現了階段性流動壓力。”
在最新公告中,碧桂園表示正實施自救,全力以赴保交付,積極化解階段性流動性壓力,保障經營有序開展。
“請給公司一些時間,我們將變壓力為動力、化危機為生機,鍛造一個更加健康的碧桂園。”
11日,管理層發布致歉函,其由董事會主席楊惠妍、總裁莫斌聯合署名。
碧桂園,在等待“暖春”到來。
酷寒未過
“酷寒已過,暖春將至。”
3月底,楊惠妍在年報中用這句話展望未來。
然而,樓市不振,形勢未扭轉。
公告指出,凈虧損主要由于房地產行業銷售下行,導致房地產業務結轉毛利率下降,物業項目減值增加,外匯波動,也造成預期凈匯兌損失。
克而瑞數據顯示,1-7月,TOP100房企銷售操盤金額34124.4億元,同比降低4.7%,累計業績增速,也由正轉負。

尤其在7月,百強房企銷售操盤金額3504.3億元,單月業績環比降低33.5%,規模創下近年新低。
碧桂園的銷售也不容樂觀。
1-7月,其權益銷售金額1408億元,同比下降35%,較2021年下降61%。
7月的權益銷售金額僅為121億元,同比下降60%。
再融資也陷入半停滯狀態。
碧桂園的直接融資也是一路磕絆。公司4月末宣布中債增發延后至5月,8月初又“臨時”取消23.4億港元配股籌資。
“我們感到非常內疚,不管有多少理由,確實是我們自己做得不夠好。”大勢固然不佳,楊惠妍、莫斌沒有逃避責任,致歉函承認存在決策失誤:
對市場下行的深度、烈度和持續度估計不足,未能及早做出更有力度的應對措施;
未能洞見供求關系已發生重大變化,對三四線及更低線城市投資比例過大、負債率壓降速度不夠等潛在風險,認識不夠深刻,化解行動也不夠及時有力。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市場信心不足,碧桂園的困難,也是行業性問題在頭部房企的一個投射,類似問題不只一家,大量房企未逃過虧損。
“當前,市場很難承受一家萬億級房企的出險。”
在嚴躍進看來,房地產市場環境正在朝著好的方向改善,尤其民營房企,還有很多新希望、新機會。
頭部企業只有自救,穩定運營,才能給行業和客戶更多信心。
全力自救
面對“極端困難”局面,碧桂園高層,已打響“保衛戰”。
首先,竭力保障現金流安全。
莫斌表示,以“最小代價、最大價值”為目標,加快銷售回款和應收債權回收,積極拓展融資,盤活大宗及難去化商業類沉淀資產。
其次,最大限度削減支出。
公司以銷定產,嚴控無效產能、壓降各項非核心、非必要的經營支出;加強費用管控,除剛性費用外,其余費用盡量適用歸零原則。
精簡組織架構,高管帶頭降薪,嚴控銷管費用。2017-2022年,銷管費用占收入比例已連續6年下降。

莫斌在署名公告中,也提及實控人家族給予的支持。
上市至今,楊惠妍及其家屬,已通過借款、增持股票、購買債券、以股代息等方式,合計支持公司折合約386億港元,且從未減持碧桂園的股票。
“保衛戰”最后,是做好保交付、保信用工作。
2022年,碧桂園調動資源,實現全國255個城市1384批次的交付,交付房屋數量總和近70萬套,位居行業首位,且不存在逾期未交付的情況。
今年,公司預計總交付量仍高達70萬套,上半年已交付27.8萬套。
據億翰智庫統計,1-6月,總交付TOP50房企中,碧桂園交付量居行業第一,超過第二和第三名的交付總和。

面對艱難的融資環境,碧桂園盡力安排本息償付。
7-8月,碧桂園完成了“21騰越建筑MTN002”“21騰越建筑MTN003”等多項債券的兌付,合計兌付本息規模58.9億元。
2020年以來,其籌資活動的現金流凈額,一直呈大幅流出狀態,分別流出541.36億、129.04億和586.88億,連續三年為凈償還。
碧桂園的有息債務總額,從2019年高峰期的3696億,降至2022年的2713億,凈減少額度接近1000億。
碧桂園表示,這些債務的償還,大部分來自內部自有資金。
扭轉困局
“公司整體經營壓力有增無減。”
為扭轉困局,爭取時間,碧桂園高層,已部署一系列舉措。
一是全力保交付。
這是安全底線,碧桂園高層將其確立為首要任務。
“公司將通過落實主體責任、專款專用、嚴格管理預售監控資金等方式,切實保障全國范圍內項目的運轉并完成保交樓任務。”
有接近碧桂園的人士表示,目前監管賬戶上的資金,基本能保障項目完工,公司至今未發生逾期交付的情形。

二是積極化解階段性流動壓力。
公司將與投資者溝通,并考慮采取各種債務管理措施,以保障公司的未來發展,維護投資者利益。
就8月初的美元債利息,其支付有30天寬限期,官方表示,仍在積極優化資金安排。
三是保障經營有序開展。
截至去年底,碧桂園凈資產約人民幣3096億元,總權益可售資源約人民幣12083億元,其中已獲取的權益可售資源,約9555億元。
有業內人士表示,不同于一些資不抵債的出險房企,碧桂園現有資產足以覆蓋有息債務,流動性不足更多是階段性的問題。
為應對流動性壓力,碧桂園表示,將努力做好銷售,盤活酒店、寫字樓、商鋪等沉淀資產;同時加強內部管控,進一步精簡組織、減少開支。

四是加強特殊時期的組織領導。
“建立工作機制,統籌協調、高效決策、有力推進,努力渡過難關。”公司已成立專項工作小組,由楊惠妍任組長。
刻下,房地產利好政策正相繼出臺,市場回暖預計將是確定性事件。
“房地產行業經過這一輪的深刻調整,終將回歸健康平穩發展的軌道。”
碧桂園方面稱,對中國經濟的前景充滿信心,會扛起責任擔當,“上下同欲、攻堅克難”。
“碧桂園的資產狀況和財務狀況優于很多房企,有機會獲得轉機。”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說。
(作者:謝之迎 編輯:陳曉平)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