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美歐已在金融危機邊緣 中國要防房價暴跌

李迅雷:美歐已在金融危機邊緣 中國要防房價暴跌
2020年03月17日 08:00 界面新聞

全球衰退會持續多久?歡迎關注新浪理財大學,李迅雷帶你詳解全球疫情蔓延以及應對之策

  原標題:【專訪】李迅雷:美歐已在金融危機邊緣,中國要防房價暴跌

  來源:界面新聞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海外擴散,全球金融市場大幅震蕩,投資者對發生新一輪全球金融危機的擔憂不斷上升。美聯儲罕見地在半個月的時間里兩次大舉降息,在此背景下,有關中國宏觀政策應如何發力的聲音漸大漸雜。

  針對近期的熱點問題,界面新聞分別專訪了幾位重量級的經濟學家,希望從中找到客觀理性的聲音,對市場關切做出回應。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當前歐美已經來到金融危機的邊緣,未來需要關注美國上市公司債務會否發生大規模違約,這可能是危機爆發的導火索。美聯儲在經過兩次緊急降息后,未來可能會繼續降息,甚至將利率下調至負區間。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可能造成的經濟沖擊,美聯儲在當地時間3月3日宣布緊急降息50個基點,這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聯儲首次在非政策會議期間降息。但降息帶來了更多的恐慌,美股上周經歷大幅動蕩,一周之內兩次觸及熔斷。3月15日,美聯儲再度宣布降息100個基點,并推出7000億美元量化寬松(QE)計劃。

  李迅雷認為,就業問題是今年中國經濟最大的風險。現在不是說要達到什么目標,而是要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不要出現大的就業問題。他特別提到,政府要對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的波動做好預案。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穩定預期,防止房價暴跌。

  對于宏觀政策如何發力,李迅雷表示,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應盡量補貼低收入群體,通過提振消費,進而穩定就業。貨幣政策相對來說,空間較大,可以相機抉擇,但要給市場一個好的預期。

  以下為訪談實錄:

  界面新聞:北京時間周一凌晨美聯儲突然降息1個百分點至0%-0.25%,并重啟QE。您怎么評價這一舉措?

  李迅雷:這個舉措主要還是應對流動性問題,現在市場比較恐慌,與其等到市場大跌之后再降息,還不如現在先降了。預計美聯儲接下來可能還會繼續降息,可能降到負利率。

  界面新聞:您認為今年發生全球金融危機乃至經濟危機的風險有多高?

  李迅雷:我覺得已經進入到金融危機的邊緣了,尤其是美國和歐洲。未來主要看哪些美國的大企業借錢來回購股票,到時候,債能不能還得了?如果出現大部分違約的話,資金鏈就會中斷,這樣就爆發危機了。

  如果危機真的來了,應對難度肯定比2008年要大。2008年的時候,美國政府的杠桿率只有40%,現在杠桿水平大約在100%,政府還有多少余力救市?購買資產要有錢,但現在不管是歐盟還是美國、日本,政府的杠桿水平都太高了。

  界面新聞:今年美國已經降息1.5個百分點,這會不會倒逼中國央行加大降息幅度?

  李迅雷:對于中國來講,名義上降息的空間比較大。但實際上,我們需要評估降息的效果。我們需要考慮,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不是資金成本過高的問題。如果不是,而是正常經濟運作沒法開展的話,那降息需要慎重。

  我認為,我國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疫情導致復工復產的進度比較慢,而且目前我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仍在5%以上,在這種情況下,央行還是要以我為主,按照自己的步調進行政策工具的組合。

  在全球貨幣寬松下,我國貨幣政策空間在變大,但具體怎么用,需要相機抉擇,主要是要給市場一個好的預期。

  界面新聞:對于今年的中國經濟,您最擔心的問題是什么?

  李迅雷:我還是擔心就業。這次的就業問題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嚴重很多。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后,生產可以不受影響,但疫情爆發之后,生產受到影響,正常就業都受到了影響,更何況是失業呢?這是疫情帶來的一個比較大的影響。

  界面新聞:您對全年中國GDP增速的預測是多少?

  李迅雷:沒法預測。因為現在美國、歐洲的疫情都沒有結束。中國經濟是一個全球化的經濟,是全球制造業的中心。而海外的疫情什么時候解除,會影響到中國的出口和進口,影響到全球產業鏈,所以這塊沒法預測。要實現“兩個翻番”,按我們之前的測算,2020年GDP增速至少要達到5.7%才可以達到目標。

  我覺得不爆發金融危機就算好事情,現在大家都在擔憂這個。所以,現在要運用底線思維,不是說要達到什么目標,而是要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要做的是把底線穩住,不要出現大的就業問題就可以了。

  界面新聞:從這個角度來說,宏觀政策應該怎么來調配呢?

  李迅雷:那就是把房地產給穩住,說白了,就是要防止房價暴跌。因為在中國,如果說要觸發金融危機,可能就是房地產。

  政府對于房地產市場波動要有預案,但現在還不到房地產政策調整的時候。危機的傳導是有過程的,不是美國發生危機,中國馬上就會發生危機,可能會有一年左右的時間,慢慢傳導過來,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提前準備好對策。

  界面新聞:您在提振服務業和穩就業方面,有何想法?

  李迅雷:穩定服務業的就業,其實還是需要刺激需求。現在因為疫情影響,居民在消費上還是有顧慮。比如,大家都戴著口罩,那肯定是不敢去外面吃飯了。

  那怎么能夠消除顧慮?我覺得這是需要政府考慮的。實際上現在國內新增病例已經很少了,政府在引導消費上要把握好度。如果說都是守土有責,只要這個地方出現病例,地方政府就要擔責,那整個地方經濟都難有起色,必須讓政府在這方面免責。

  大家有公共安全意識是挺好的,但是過度防御,對經濟帶來的危害可能是非常大的。因為有些消費過去就過去了,尤其服務消費這塊是很難再彌補的。你在外面吃飯,就算疫情過去了,也不可能要吃個兩倍,旅游也是一樣的。

  界面新聞:刺激消費方面,政策重心應該放在哪?

  李迅雷:我覺得重心還是放在收入結構改革,為低收入階層提供更多的收入保障,縮小中低收入階層跟高收入階層之間的差距。這方面的政策力度要加大。

  至于消費券的發放,首先要判斷哪一部分人是屬于需要發放、需要救助的,然后通過比較市場化的手段進行。發放的渠道有多個,一個是對低收入階層,消費券應由政府補貼,用于定向購買某種消費品;一種是城市、企業發放的旅游消費券,鼓勵大家出去旅游;還有一些購物的消費券,不一定由政府部門來發,各個企業、商場都可以發。

  界面新聞:都由政府發放消費券的話,會不會給財政帶來比較大的壓力?

  李迅雷:政府發放消費券當然是依靠財政收入、財政支出。與其搞投資、搞基建,還不如發消費券。為什么香港政府每年都給老百姓發錢?就是它財政支出省下來的。就像海外,要做一個投資,都要納稅人充分討論,所以在美國要造座橋,要修條路,討論20年都不一定能夠修起來。但是你在居民養老這些方面支出,大家都沒有任何問題。

  界面新聞:現在大家都比較關注財政如何發力,有人鼓勵大規模的基建,包括新基建,也有人說應該進行“二次房改”,建安居房。您怎么看待現在這些聲音?

  李迅雷:挺難的,關鍵是沒錢。從財政赤字來講,按照目前情況,比較偏緊的財政赤字可能要到3.5%,如果再松一松的話,可能要到4%-5%了。原因在于減稅、降費、疫情導致企業盈利狀況惡化,稅收收入減少,財政收入整體大幅下降,剛性支出卻在增加,比如防控疫情。搞大基建,錢從哪里來?這個問題是比較大的。

責任編輯:凌辰 SF179

李迅雷 金融危機 新冠肺炎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4-08 安寧股份 002978 27.47
  • 03-27 京源環保 688096 --
  • 03-25 和順石油 603353 27.79
  • 03-18 阿爾特 300825 6.14
  • 03-17 開普云 688228 59.26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