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光心
近期,無錫卓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卓海科技”)成功遞表北交所。之后,4月17日, 公司收到北交所問詢函,其中針對業務技術、公司治理、財務信息、募集資金運用等多個方面提出13問。
其實早先卓海科技還遞表深交所,多次被要求說明自身業務是否符合定位,最后以被否告終。
而此次卓海科技再度沖刺北交所也暴露出諸多問題。首先是近年營收增速顯著下滑,且2024年增收不增利。研發費用遠低于同業也比公司、核心技術人員簡歷信息疑點也難免令人對其創新性與研發門檻產生質疑。此外,公司轉戰北交所后,募投項目不變的情況下募資金額卻提升1.5億元,是否存在合理性?
近年營收增速大幅下滑 2024年增收不增利
卓海科技是國內重要的半導體前道量檢測設備供應商,主要通過對退役設備的精準修復和產線適配來實現其再利用價值。在公司營收結構中,前道量檢測修復設備貢獻超過90%的營收。
2022年之前,汽車電子、消費電子等下游行業繁榮發展,推動晶圓制造產線建設的步伐加快。有數據統計,2018年到2022年中國大陸前道量檢測設備市場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4.89%,市場規模占全球量檢測設備市場的比例由22.07%增長至26.36%,成為全球占比最大的前道量檢測設備市場。
受益于此,公司早年的業績增長非常可觀。2020年到2022年,卓海科技營業收入增速分別高達82.15%、161.66%、60.76%,歸母凈利潤增長率分別高達110.85%、174.86%、54.64%。
然而,2023年之后,受宏觀經濟周期及國際貿易形勢等因素的影響,半導體行業進入庫存去化周期,產能擴建與設備采買需求也受到沖擊。在此影響下,2023年和2024年,卓海科技營收增速分別僅有21.44%和21.97%。
與此同時,2024年卓海科技盈利能力也出現顯著下降,此前,公司綜合毛利率一直維持在60%左右,而2024年僅有46.56%,較此前水平下降近15個百分點。受此影響,2024年公司歸母凈利潤下降同比下降21.60%至1.04億元,是近五年來首次出現歸母凈利潤下滑的情況。
對此,監管層在問詢函中要求卓海科技分析說明發經營穩定性、收入增長可持續性,是否存在業績下滑或大幅波動風險。此外,還要求公司結合客戶變動情況、半導體產業周期性特征、同行業可比公司業績等情況,分析說明2024年綜合毛利率下滑幅度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
研發費用率遠低于可比公司 核心技術人員簡歷存在疑點
在研發費用方面,卓海科技2022年到2024年(下稱“報告期內”)研發費用分別為1508.33萬元、2842.14萬元、3369.13萬元,占營收的比重分別為4.81%、7.46%、7.25%,雖然近年呈現增長態勢,但仍遠遠低于同業水平。
據公司北交所申報稿披露的數據,中科飛測、精測電子、華亞智能三家可比公司2022年和2023年的研發費用率平均值分別為21.61%和18.94%,較卓海科技7%左右的水平有超10個百分點的差距。
據卓海科技解釋,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率高于華亞智能,低于中科飛測和精測電子主要是業務模式差異。例如,中科飛測以自研設備為基礎開展具體模塊、整機的開發、設計,整機開發的研發領域及鏈條更多、更長,所需投入規模較大,從而使得研發費用率相對較高。而卓海科技則以退役設備為基礎開展精準、系統化修復,研發方向側重于修復技術的提升,研發項目所需投入規模相對較小。
以上說法是否意味著卓海科技本身所處的領域并不具備足夠高的研發門檻,其業務模式本身具有較高的新進入者威脅的可能?
此外,公司披露的多名核心技術人員的簡歷信息也存在和公開信息相矛盾的情況。
據公司北交所申報稿顯示,公司研發總監戴金方于2005年7月至2010年10月在“常州三晶卡寶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擔任研發部項目經理,于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常州云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擔任研發主任。
而根據企查查數據,常州三晶卡寶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于2005年9月6日才成立,常州云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也于2010年12月16日才成立,戴金方均在公司成立前兩個月便開始任職,其信息真實性存在疑點。
此外,據北交所申報稿信息,卓海科技研發主管李玲婭曾于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在“帆軟軟件有限公司”擔任測試工程師。而企查查信息顯示,帆軟軟件有限公司于2018年8月2日才剛剛成立,比李玲婭入職時間晚了兩年多。
IPO前連續分紅 更換保薦機構后募集資金大增
值得注意的是,在轉戰北交所之前,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持續為負,卻仍然進行現金分紅。2020年到2021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3533.05萬元和-5370.37萬元,而同期分別進行現金分紅1250萬元和666.67萬元,累計1916.67萬元。
于此同時,卓海科技卻又做出更換保薦機構后大增募資金額的操作。
此前卓海科技謀求創業板IPO時,其保薦機構為光大證券。按照當時的計劃,公司擬募資5.47億元,其中1.04億元用于半導體前道量檢測設備擴產項目,1.84億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2.6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而此次北交所IPO,保薦機構更換為海通證券,公司擬募資金額變為7億元,其中2億元用于半導體前道量檢測設備產業化項目,2.01億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2.99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在募集項目未發生變化、行業近兩年進入庫存去化周期且風險還未完全出清的情況下,公司募資金額提高了1.5億元,是否有圈錢嫌疑?還請投資者們審慎看待。

責任編輯:公司觀察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