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隆藥業業績變臉:下修后利潤由盈轉虧或被戴帽 五年四度修正業績遭監管問詢

賽隆藥業業績變臉:下修后利潤由盈轉虧或被戴帽 五年四度修正業績遭監管問詢
2025年04月10日 16:33 新浪證券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近期,賽隆藥業發布公告稱,公司2024年度扣非凈利潤預計虧損2200萬元至4200萬元,扣除后營業收入僅為2.3億至2.5億元。根據深交所規定,若年報披露后相關指標未達標,其股票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ST)。回溯兩個月前,賽隆藥業還在2024年1月22日的業績預告中宣稱“預計歸母凈利潤盈利450萬元至650萬元”,并高調強調“控費成效顯著”。

  眼下,公司核心產品因國家集采價格暴跌,仿制藥深陷紅海競爭,研發投入占比僅8.8%且管線中20項為仿制藥,創新轉型乏力;公司跨界布局醫美與功能性飲品卻缺乏經驗與資金支撐,未來發展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四季度虧損額驟增 五年四度修正業績

  2024年1月22日,賽隆藥業發布年度業績預盈公告,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450萬元至650萬元,扣非凈利潤420萬元至620萬元。公告中,公司將此歸功于“銷售費用、研發費用、管理費用的合理控制”,并宣稱“經營效率顯著提升”。彼時,這一消息短暫提振了市場信心,股價在次日上漲2.3%。

  然而,3月15日的修正公告中,公司業績變臉,歸母凈利潤從預盈轉為虧損2100萬元至4100萬元,扣非凈利潤虧損2200萬元至4200萬元。由于公司利潤總額、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三者孰低為負值,且扣除后的營業收入低于3億元。

  根據相關規定,在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后,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深圳證券交易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這一反轉,不僅讓公司股價單日暴跌9.8%,更引發深交所火速問詢,要求其說明“業績預告的審慎性及信息披露的合規性”。

  對于業績“變臉”,賽隆藥業表示與年審會計師溝通后,基于“謹慎性原則”,對部分銷售收入不予確認,預計減少收入3963.25萬元、毛利3395.71萬元。同時,公司對部分閑置固定資產補充計提減值準備200萬元至450萬元。

  表面看,這是會計處理的常規調整,但細究之下疑點重重。首先,賽隆藥業收入主要來源于藥品銷售業務,營收占比約95%。此類業務通常以“藥品交付并驗收”為節點,收入確認相對較為簡單。

  而此次近4000萬元收入被“撤回”,撤回金額占公司總營收的比重超15%,其背后是否涉及經銷商退貨、終端驗收延遲甚至銷售造假?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公司就曾因“1750萬元收入未達確認標準”而調減營收,此次問題再現,暴露出公司收入確認政策執行不嚴,銷售合同管理混亂等問題。

  其次,2024年前三季度,賽隆藥業歸母凈虧損369.3萬元,虧損仍較為可控。然而,第四季度虧損陡增至1630萬元至3630萬元,占全年虧損額的81%-90%。其背后是否存在通過一次性計提減值、沖回收入,將歷史問題集中暴露,為來年業績“騰挪空間”?

  事實上,結合既往情況來看,賽隆藥業業績修正早已成為基本操作。過去幾年間,公司頻繁修正業績。其中,2020年,公司首次修正業績,1750萬元收入因“未達確認標準”被剔除,歸母凈利潤從預告虧損5000萬元修正為實際虧損6722萬元。

  2021年,公司800萬元收入被撤回,歸母凈利潤從虧損1500萬元修正為虧損2334萬元。2022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從預虧1500萬元修正為實際虧損3731萬元,差異幅度達149%,觸發深交所監管函。修正公告發布頻率之高、幅度之大令人咂舌,可見管理層始終未能建立有效的整改機制。

  連年虧損創新轉型難見成效 跨界布局或為“病急亂投醫”

  從業績表現看,2020年-2023年,公司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0.67億元、-0.23億元、-0.37億元、0.1億元。其中,2023年賽隆藥業通過出售位于長沙的48套房產,獲得非經常性損益1196萬元,勉強實現歸母凈利潤轉正,但扣非后仍處于虧損狀態。五年間,公司累計虧損超1.5億元。

  持續虧損的原因主要在于公司核心產品納入國家集采價格驟降,而公司研發投入不足,創新乏力,難以在集采時代構建起新的護城河。目前,賽隆藥業已有7個品種中標國家集采,包括注射用奧美拉唑鈉(第七批國采)、阿加曲班注射液(第八批國采)、鹽酸艾司洛爾注射液(第十批國采)等。

  其中,注射用奧美拉唑鈉中標價0.56元/支,較集采前價格暴跌91.7%;阿加曲班注射液中標價12.8元/支,降幅78%;鹽酸艾司洛爾注射液中標價1.2元/支,僅為原價的5%。盡管中標后銷量有所提升,但從結果來看,“以價換量”未能抵消利潤損失。

  從產品矩陣看,集采對于賽隆藥業的影響或仍將持續。目前,公司17個制劑品種均為仿制藥,11個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中,9個面臨10家以上競爭對手,而核心產品如注射用替加環素、門冬氨酸鳥氨酸注射液等屬于市場成熟品種,缺乏技術壁壘,極易被替代。以注射用替加環素為例,原研藥來自輝瑞,國內仿制企業超14家,包括豪森藥業、浙江海正等巨頭。賽隆藥業2023年該產品收入僅4300萬元,市場份額不足2%,在價格戰中難言議價能力。

  研發創新層面,2023年公司研發費用僅2752萬元,占總營收的8.8%,低于行業10%-15%的平均水平。結合管線來看,21項在研項目中,20項為仿制藥,僅1款改良型新藥。管理層在年報中宣稱“將堅持仿制藥集采與創新藥研發雙輪驅動”,但目前來看創新藥研發短期內難見成效。

  為尋求增長點,賽隆藥業近年跨界布局功能性飲品與醫美領域。然而,這些嘗試更像是“病急亂投醫”。首先,公司長期依賴醫院銷售,缺乏消費品市場的營銷經驗,而醫美產品傳明酸成分早已身陷紅海,華熙生物敷爾佳等巨頭占據絕對份額。

  此外,跨界業務需投入研發、生產、渠道建設資金,可能進一步拖累主業。而公司資金瀕臨枯竭,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貨幣資金僅5845萬元,短期借款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已達1.44億元。同時,公司或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因而無論是自由資金投入還是募資投入或均面臨挑戰。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公司觀察

賽隆藥業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4-15 眾捷汽車 301560 --
  • 04-14 天有為 603202 --
  • 04-08 宏工科技 301662 26.6
  • 04-07 肯特催化 603120 15
  • 03-31 信凱科技 001335 12.8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