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債獲“意外”高收益 上半年多家中小銀行凈利潤增超10%

買債獲“意外”高收益 上半年多家中小銀行凈利潤增超10%
2024年09月03日 13:19 市場資訊

  來源:華夏時報

  記者:盧夢雪

  今年上半年,在投資收益的帶動下,上市中小銀行的業績多數保持正增長。

  《華夏時報》記者統計了27家A股上市中小銀行的半年報數據,上半年,有23家中小銀行凈利潤保持正增長。在凈息差收窄、資本收益率下行的壓力下,投資收益,尤其是債券投資收益對營收的貢獻度持續提升。

  具體來看,有21家中小銀行投資收益同比正增長,其中3家同比增長超兩倍以上,5家投資收益達到了50億元以上;有18家上市中小銀行投資收益占營收的比重達到了15%以上,有兩家達到了30%以上。

  相關分析人士指出,債券投資等投資行為雖可以增厚銀行收益,但鑒于市場的波動性,銀行應當謹慎管理投資組合。

  多數中小銀行業績增長

  半年報顯示,27家A股上市中小銀行中,上半年有23家凈利潤同比增長,21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具體來看,實現營業收入最多的A股上市中小銀行為江蘇銀行,上半年營收達到了416.25億元,其次為北京銀行寧波銀行,營業收入分別達到了355.44億元、344.37億元。此外,還有7家中小銀行營收達到了100億元以上。營收最少的是瑞豐銀行,上半年實現營收21.737億元。

  從增速來看,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半年A股上市中小銀行中有3家營收增速超過了10%,15家超過了5%,而6家營收增速不及去年。其中,增幅最大的為瑞豐銀行,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4.86%,其次為常熟銀行青島銀行,營收分別同比增長12.03%、11.98%。

  凈利潤方面,上半年27家中小銀行中,凈利潤超過100億元的有5家,分別為江蘇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上海銀行南京銀行,凈利潤分別達到了187.31億元、145.79億元、136.49億元、129.69億元、115.94億元。此外,還有4家凈利潤達到了50億元以上,共有22家凈利潤在10億元以上。凈利潤最少的為農商行江陰銀行,上半年凈利潤為7.25億元。

  增速方面,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半年23家上市中小銀行凈利潤同比增長,有10家中小銀行凈利潤增速超過了10%,16家凈利潤增速超過了5%,另有4家凈利潤縮減。其中杭州銀行凈利潤增速達到了20.06%,是27家中小銀行中增速最快的一家,其次為常熟銀行、齊魯銀行,凈利潤增速分別達到了19.58%、16.98%。

  利息凈收入普遍縮減

  與營收、凈利潤多數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7家A股上市中小銀行利息凈收入的普遍縮減。

  記者根據半年報數據對比發現,與2023年上半年相比,今年上半年27家A股上市中小銀行中,僅有8家利息凈收入同比增長,僅有寧波銀行一家利息凈收入增幅超過了10%,達到了14.75%,增幅超過5%的則僅有4家。

  此外,有19家上市中小銀行利息凈收入較去年同期縮減,6家減少幅度超過了10%,其中貴陽銀行該項收入減少幅度最大,同比減少15.53%,其次為張家港行,上半年利息凈收入同比減少11.58%。

  凈息差收窄是利息凈收入縮水的重要影響因素。從財報中披露的凈息差情況來看,除蘭州銀行外,26家A股上市中小銀行的凈息差均有所收窄。其中江陰銀行的收窄幅度最大,凈息差從去年同期的2.20%降低至1.76%,收窄了0.44個百分點。

  投資收益成營收增長重要驅動

  在凈息差收窄、資本收益率下行對利息凈收入的擠壓下,今年上半年,投資收益成為眾多中小銀行營業收入、凈利潤增長的重要驅動。

  《華夏時報》記者統計發現,在27家A股上市中小銀行中,有5家中小銀行投資收益規模達到了50億元以上,分別為江蘇銀行、上海銀行、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和寧波銀行,投資收益分別達到了80.84億元、79.65億元、69.71億元、65.71億元、63.33億元。

  在增幅層面,上半年有21家投資收益同比出現正增長,3家同比增長超兩倍以上,7家實現同比增幅翻一倍及以上,13家增長超50%。其中,上海銀行、廈門銀行、瑞豐銀行上半年的投資收益同比增長291.40%、284.14%、213.45%。

  在投資收益增長、凈利息收入減少的情況下,投資收益對營收的貢獻度也在提升。可以看到,上半年有18家上市中小銀行投資收益占營收的比重達到了15%以上,9家上市中小銀行投資收益占營收的比重達到了20%以上,另外有兩家達到了30%以上,分別為蘇農銀行、上海銀行。

  以蘇農銀行為例,該行去年年中的投資收益為3.26億元,今年年中的投資收益為7.04億元,同比增長115.92%,該項收益占營收的比重也從15.56%上升至30.95%,主要因為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取得的投資收益、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期間的投資收益增加。

  另外,張家港行今年上半年利息凈收入、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匯兌收益分別同比減少了11.58%、47.27%、64.17%,雖多項收入減少,但在投資收益強勢增長176%的帶動下,該行營業收入仍同比增長了7.35%,凈利潤同比增長了9.43%。該行表示,投資收益較去年同期增加的原因主要系本期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及債權投資取得的收益增加。

  中國民協新質生產力工委常務副會長吳高斌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債券投資相對穩健,收益也相對更高。投資收益成為上半年上市中小銀行業績增長的重要驅動因素,既有市場環境變化的原因,也有銀行自身投資策略調整的推動。

  需關注債市投資風險

  受到經濟增速放緩和產業結構調整影響,中小銀行凈息差收窄,負債成本承壓,在此背景下,如何打好“息差保衛戰”,保持業績增長成為現實問題。

  而債券市場卻延續了去年的“走牛”行情,今年上半年,受國內經濟預期偏弱、資金面總體充裕等綜合因素影響,10年期、3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從去年末的2.56%、2.83%,走低至2.21%、2.43%,帶動了相關投資收益上漲。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碩士生企業導師支培元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當前市場環境下,銀行依靠息差收入盈利的模式受到限制,面對息差收窄的壓力,銀行調整資產配置策略,增加對債券等固定收益產品的投資,可以減少對單一業務的依賴。

  不過,雖債券投資能增厚利潤,但也可能面臨利率風險。央行就曾對此多次公開喊話并提示風險。央行下屬媒體近期援引業內人士的觀點稱,當前債市一些比較激進的參與者,激進的交易策略超越了機構風險管理能力。對于銀行、保險等配置型投資者,如果將大量資金鎖定在收益率過低的長久期債券資產上,若遇到負債端成本顯著上升,會面臨收不抵支的被動局面。

  支培元建議,鑒于投資市場的波動性,銀行應當謹慎管理投資組合,避免過度依賴單一收入來源,確保業務多元化與收入來源的穩定性。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王馨茹

銀行 凈利潤 中小銀行 A股 息差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9-06 眾鑫股份 603091 --
  • 09-03 中草香料 920016 7.5
  • 09-02 慧翰股份 301600 39.84
  • 08-26 富特科技 301607 14
  • 08-23 速達股份 001277 32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