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后,我國大中型銀行(即6家國有大行和12家股份行)集體啟用了新的存款利率。
五輪存款利率下調后,大中型銀行絕大部分中長期存款(三年期、五年期)利率揮別“2字頭”(即2%及以上)時代,農商行和村鎮銀行以往用以高息攬儲的“3字頭”利率難覓蹤影。
息差下行是銀行業早有準備的共識,只是各家對于緩解下行坡陡峭度的舉措不一。在這些舉措里,管控并降低付息成本、增提風險撥備、多維度壓降業務成本、“量價平衡”投放資產成了穩定息差的共同方式。降低付息成本是最迫切的事情,而調降存款利率,成了LPR調降后銀行不得不啟用的、穩息差的最直接手段。
大中型銀行定存誰家利息給得高?
7月末前,6家國有大行和12家股份行均完成了最新一輪,也即第五輪存款利率下調。經過五輪調降后,現在銀行存款利率究竟低到了什么水平?
券商中國記者查閱18家大中型銀行官網,它們的活期存款利率均降至0.15%;定期存款方面,整存整取一年期、兩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定存利率情況如下:
一年期定存利率分三檔:一檔是1.35%,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和“零售之王”招行均執行這個最低利率;一檔是略高的1.38%,為郵儲銀行;較高檔是1.55%,除了招行之外的11家股份行均執行該利率。
兩年期定存利率:目前該利率分部在1.45%—1.7%區間。最低檔是1.45%,六大行和招行均執行該利率;民生銀行為1.55%,也即其兩年期定存跟一年期定存一個價格;浙商銀行、恒豐銀行、渤海銀行三家銀行的利率目前最高,為1.7%;其余股份行均為1.6%。
三年期定存利率 :最低檔依然是六大行和招行,為1.75%;恒豐銀行、渤海銀行的利率最高,為2.1%;浙商銀行為2.05%;其余股份行均為1.8%。
五年期定存利率:最低檔為六大行和招行,為1.8%;浙商銀行、恒豐銀行、渤海銀行為三家行執行的利率最高,為2.1%;其余股份行均為1.85%。
從上述利率數據不難發現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大行的定存利率都要更低,而招行已經跟大行陣營執行一致的利率,也說明了招行具備負債端優勢;二是相同的定存品種,規模較小的幾家股份行,浙商、恒豐和渤海給的利率會高一點。
多家中小行也給不起“3字頭”利息了
每次大中型銀行存款利率調降,就會有類似“為了拿高息,特種兵跨城存款”的新聞。但這一次存款利率調降后,之前給得起高息的多家農商行和村鎮銀行,也給不起“3字頭”的利息了。
每個銀行梯隊調降的幅度是不一樣。大中型銀行本來在負債端就具備優勢,所以各類存款的調降幅度最小,為10—30BP(活期為5個BP);主流城商行陣營為了保證些許利率優勢,調降幅度也沒有加大,大概也是10—30BP。
此前習慣了“高息攬儲”的部分農商行和村鎮銀行就不一樣了,據媒體梳理,有廣西地區的農商行對3年期、5年期定存利率的調整力度加大,最高降幅達80個BP。
具體個案是廣西上思農商行,該行將8月13日起將1年、2年、3年、5年期定存分別調整至1.7%、1.8%、2.4%、2.4%,下調幅度分別達30個BP、65個BP、75個BP、80個BP。
在此之前,廣西田林農商行自8月6日將1年、2年、3年、5年期定存利率分別調至1.95%、2.30%、2.80%、2.80%,下調幅度分別達 15個BP、25個BP、50個BP、50個BP;信陽平橋中原村鎮銀行自8月5日將1年、2年、3年、5年期定存利率分別下調至1.9%、2.1%、2.35%、2.4%,分別下調25個BP、50個BP、65個BP、60個BP。
農商行梯隊下調存款利率的坡度,陡然增大。
興業證券估算了此輪存款掛牌利率下調對凈息差的影響:A股上市銀行凈息差將上升1.19個基點,國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分別提升1.35個基點、0.68個基點、1.27個基點、1.5個基點。但同時,興業證券研究團隊也指出上述效果將更多在2025年體現。
息差保衛戰“中考”放榜的時候到了
半年報放榜在即,銀行前四次(第五次發生在今年7月末)存款利率調降的疊加效果如何,將從上市銀行的息差水平可略見一斑。
商業銀行的凈息差自2023年第一季度起持續下降,2023年的四個季度凈息差分別1.74%、1.74%、1.73%和1.69%,均低于1.82%的警戒線。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環比下降15BP至1.54%,又創歷史新低。
根據國盛證券對2024年一季度數據的統計,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的平均凈息差分別為1.52%、1.75%、1.57%和1.71%,進一步偏離警戒水平。更別說二季度以來,監管進一步加強了對負債端的監管,取消了存款手工補息。
所以下調存款利率最直接的功能,就是減緩銀行負債端的成本,緩解凈息差壓力。
此外,“存款定期化”對付息率的推高作用,也是銀行幾輪下調定期存款的原因。
以幾家儲蓄大行為例,2024年一季度,工行的利息支出從上年同期的1728.22億元提升至2016.78億元,同比增長16.7%;中國銀行的利息支出從上年同期的1317.06億元,提升至1595.71億元,同比增長21%;招行的利息支出從上年同期的379.35億元提升至421.35億元,同比增長11.07%。值得一提的是,招行還披露了具體項目,其客戶存款利息支出由上年同期的302.88億元升高至333.87億元,同比增長10.23%。
幾個月前,多家銀行在2023年年報及業績發布會關于存款成本管控的發言言猶在耳——招行在年報里直言將持續面臨規模增長與成本管控兩方面的壓力,并在闡述相關舉措時,專門強調要堅持核心存款為主的推動策略,通過結算服務、財富管理、產品創新等方式拓展穩定的低成本存款。
興業銀行表示,要“堅決打好息差保衛戰”,堅持把壓降負債成本作為穩定息差的關鍵抓手,不斷加大低成本定期存款置換高成本協議存款、結構性存款力度。另據券商中國記者多方了解,彼時不少銀行表示要將或者已經實質開啟加大對高成本存款的壓降力度,包括降低協議存款、結構性存款及三年期以上的大額存單的成本和供給量。這些做法加上前四輪存款利率調降的疊加作用,很快就到了檢驗上市行息差保衛戰、付息率壓降戰打得漂不漂亮的時候了。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