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曝光臺315特別活動】近年來,銀行卡被盜刷、買理財遇飛單的案例屢見不鮮,金融消費者維權舉步維艱,新浪金融曝光臺將履行媒體監督職責,幫助消費者解決金融糾紛。 【在線投訴】
來源:劉勝軍微財經
這位央行新掌門,曾經因為研究節水馬桶,試驗兩次小便后沖水一次而受到家人批評。
全球最為引人“猜想”的人事安排塵埃落定:易綱接替周小川出任央行行長。
在此前流傳的多個版本中,易綱并不是大熱門,但最終勝出,堪稱黑馬。
1
不過,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黑馬不黑”。易綱的當選是非常“合理”的選擇。
? 易綱與劉鶴的交集:
1)易綱不僅是央行副行長,還擔任中財辦副主任。如今,中財辦主任劉鶴出任分管金融的副總理,易綱出任央行行長,可以延續過去的密切合作;
2)劉鶴、易綱分別畢業于哈佛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同屬“海龜”,更有共同語言;
3)易綱是劉鶴創辦的中國經濟 50 人論壇資深成員。

? 易綱從 1997 年加入央行至今已超過 20 年。在央行副行長中,他是與周小川搭檔時間最長的。周小川擔任央行行長 15 年期間,易綱全程陪同。由他接任,更能無縫銜接。
? 國際化優勢:隨著中國經濟地位提升,中國已是“大國金融”。無論是中美經貿談判,還是全球金融合作,對央行行長的國際化能力都有很高要求。易綱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并曾在美國大學任教,國際化溝通交流能力不比小川遜色。易綱英語發音很好。在金融更趨全球化的今天,由易綱代表央行參加全球央行行長會議,是非常合適的。

在國際交往中,人格魅力也很重要。在 2016 年出版的《與中國打交道》中,美國前財長亨利·保爾森評價稱:
周小川身長而優雅,多才多藝:英語流利,1980 年代學會打一手好網球,熱愛西方古典音樂、歌劇和百老匯音樂劇,持久不衰,曾在研究生的協助下編寫了一本西方音樂指南。
時常陪同周小川參加全球會議的易綱,對于國際活動,已是駕輕就熟。
? 年齡:易綱今年 60 歲,周小川 70 歲。這意味著易綱有擔任兩屆央行行長的“年齡空間”,有利于保持貨幣政策的連續性。
? 個性:央行是金融體系的中心,央行行長的一言一行對市場都會帶來巨大影響。因此,央行行長是個技術活更是個“藝術活”。易綱個性穩重、隨和、慎言,這也是一個加分項。
易綱說:
貨幣政策是一門科學,更是一種藝術。特別是在貨幣政策操作等方面,存在著諸多的策略選擇問題。現代預期管理理論強調央行“怎么說”和“說什么”,從而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境界,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市場預期是否穩定。
央行工作人員評價說:
在央行工作的人都知道,易綱副行長從不對屬下發火,即便有錯誤,也會十分巧妙地給對方點出,并且不會傷害到對方的自尊心。
易綱是一個十分細心的人。
2003 年,易綱在《中國貨幣化進程》一書中寫道:
我對居民樓一年到頭總有人在搞裝修深惡痛絕,對市政建設規劃不精細、拉鏈路的頻頻出現無可奈何,對長官意志造成的馬路人行道地磚的反復更換,路旁樹木不斷更新感到啼笑皆非。我對水資源的擔心尤甚,曾經研究過節水馬桶的設計和推廣,曾因試驗兩次小便后沖水一次而受到家人批評。
? 專業:易綱與周小川一樣擁有博士學位。學術素養是央行這個職位區別于其他部長的最關鍵之處,伯南克當央行行長之前就是貨幣問題的權威學者。
易綱著有 27 篇學術論文,其中 16 篇為中文,11 篇用英文所著,堪稱金融領域研究的佼佼者,代表作《中國的貨幣化進程》。得益于深厚的學術功底,易綱每次新聞發布會都能行云流水,被譽為“金融百科全書式人物”。
? 寬廣視野:央行不僅對金融,更對經濟社會有全局性影響。特別是在最新一輪金融監管改革中,央行地位進一步提升。因此,央行行長的“宏觀視野”至關重要。
在 2009 年出版的著作《中國金融改革思考錄》的自序中,易綱幾乎只談了兩個令他“憂心忡忡”的問題:環境保護和如何提高國民素質,他認為“這是和金融改革同等重要的事情”。
? 歷史使命感:中國的央行不僅要制訂貨幣政策,更要推動“深水區”的金融改革,央行行長應該具有使命擔當和歷史憂慮。出身于文革受沖擊家庭的易綱,與周小川一樣具有推動改革的熱情和價值觀。
2000 年,易綱寫道:
中國目前的條條框框實在太多,嚴重抑制了競爭與創新,從而影響民間投資與消費的熱情。
以金融業為例,中國的金融管制可謂鐵板一塊,各大銀行全捏在政府手里。金融管制的結果,一方面使得資金配置效率低下,有活力的非國有企業得不到足夠的資金支持,缺少活力的國有企業卻能輕易獲得大量貸款。
為什么國有企業改革約束總也硬不起來,為什么 l0 多年未賺過錢也不屬于什么國計民生的國有企業還能繼續生存? 原因再簡單不過,就是因為政府這些年一直通過金融資本市場來為其輸血打氣。
因此,在中國,要害問題其實不是老百姓不想干,而是政府不讓干;民間投資不景氣,不是沒得干,而是沒法干。
周其仁教授曾經指出,中國官員的思維是愛‘管制’ 愛‘規范’ , 一來二去, 不將一個興旺的產業規范得氣息奄奄不算完。
2
在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當下,面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攻堅戰,央行行長無疑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工作。
易綱曾經對 2008 年次貸危機反思:
貨幣當局應該找到一個有效的方式,既能夠防止危機擴散,又防范道德風險,還能夠最大效率地保證市場的價格發現和市場出清的功能。
上述反思,恰恰是中國央行當下面臨的艱難抉擇。
筆者認為,易綱面臨比周小川更為艱巨的任務:
1.實現貨幣政策中性化,抑制資產價格泡沫。
2.推動“去杠桿”,避免周小川在十九大期間預警的“明斯基時刻”。
3.打破剛性兌付,實現真正的利率市場化。
4.落實金融監管體制改革,讓監管跟上市場的腳步。
5.優化金融結構,提升直接融資比重。
6.深化國有銀行體制改革,抑制“國企預算軟約束”導致的壞賬卷土重來。
當選后,易綱說:
我的心情是平靜和莊重的,使命是非常神圣和光榮的。
我們應該像央行原副行長吳曉靈那樣祝福易綱:
大家要相信新選的行長有(豐富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能夠干得更好。
責任編輯:謝海平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