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莫開偉
在央行工作逾二十載,由他“接棒”周小川,可謂是無縫交接。然而,隨著中國經濟和金融的全球重要性提高,面對保持經濟增長和防范金融風險的多重使命,對于新任行長易綱來說,無疑面臨諸多考驗與挑戰。
首先是如何維護金融體系穩定,化解金融風險。
易綱面臨的諸多不確定性和挑戰中首當其沖的就是如何打好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攻堅戰,實現金融去杠桿,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金穩會的辦公室設在央行,也說明未來央行維護金融穩定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是三大攻堅戰之首,其中,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重點是防范金融風險。
一是我國的高杠桿問題。一個國家的宏觀杠桿率增速過快,金融危機爆發的可能性將大大提高。中國的宏觀杠桿率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后經歷了一個快速上升的過程,而高杠桿背后是龐大的影子銀行?;ソ柰ǖ?、層層嵌套的影子銀行體系使得監管部門難以對底層資產進行穿透監管,導致大量貨幣流向地方融資平臺、房地產和產能過剩行業,其中隱藏著巨大的信用風險及流動性風險。
二是國際國內經濟環境復雜。從國際上,看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取向變化也會對我們的政策空間形成一定擠壓,增大貨幣政策操作的難度;從國內看,預計2018年中國經濟仍有望保持平穩增長。但也要看到,經濟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隱患,內生增長動力仍待強化,結構調整任重道遠,債務和杠桿水平還處在高位,資產泡沫“堰塞湖”的警報尚不能完全解除,金融亂象仍然存在,金融監管構架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如何保持你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健中性,維持經濟金融都是央行要面臨的問題。
其次是如何持續深化匯率改革,擴大金融開放。
除了國內面臨的挑戰,國際金融界亦高度關注,人民幣國際化和匯率市場化被認為是易綱接任行長之后需要花時間應對的長期改革挑戰。
人民幣國際化已取得一定成績。2017年,人民幣繼續成為我國跨境收支第二大貨幣、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第六大外匯儲備貨幣和第八大外匯交易貨幣,人民幣國際化保持了長期向好趨勢。人民幣國際化并非像我們想的那么好,這也是新行長需要思考、面對、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從2016年的下半年開始,中國政府加大對資本外流管制的力度,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更是有所放緩。今年年初,人民幣匯率企穩回升、跨境資本流動形勢好轉,市場上再次出現央行應利用有利時機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聲音。
黨的十九大和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匯率市場化改革并非一放了之,市場化的根本解決之道,是完善外匯市場體制機制,增加交易主體、放寬交易限制、豐富交易產品。人民幣國際化是周小川的未竟之命,也是易綱在任內需要繼續主推的一項重要工作。當前,人民幣匯率的彈性不斷增強,央行也已退出外匯市場的常態化干預,人民幣匯率實現清潔浮動只差“臨門一腳”,易綱在擔任央行行長任內,有望實現十余年漫漫匯改路的終極目標。不過,從外匯角度講,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除了大家一般關注的改進匯率調控,優化中間價報價機制,擴大匯率波幅,增加匯率彈性外,還應該包括發展外匯市場、放松外匯管制的內容。只有不斷完善外匯市場體制機制,減少外匯管制,通過增加不同風險偏好的外匯交易主體、放松交易的實需限制、豐富外匯交易產品等,才能夠真正釋放市場活力,確立市場機構在外匯交易、價格發現中的主體地位。因此,搞活外匯市場,繼續推動資本項目可兌換和人民幣國際化,易綱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最后是如何協調金融監管,當好金融監管領頭羊的挑戰。
“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將是政府2018年的機構改革的重點之一,從3月13日公布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來看,原來的“一委一行三會”金融體制格局將改變,迎來“一委一行兩會”新的大金融監管格局。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央行“雙支柱”的定位,即宏觀審慎管理與貨幣政策管理并行,毫無疑問央行將在金融新的監管框架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央行今后不僅僅是貨幣管理者,也是金融風險防范、金融監管政策制定的重要角色。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擬定銀行業、保險業重要性法律法規草案和審慎監管基本制度的職責劃入中國人民銀行。央行負責貨幣政策、宏觀審慎、相關政策的制定,銀保會主要行為監管,證監會相對獨立。為此,央行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執法和立法分開會有一定脫節的問題,這就需要兩個部門密切配合。方案提出的“重要法律法規”,也意味著不是完全上收規則制訂的權力。而央行上收的規則制定,也需要其對市場深刻了解,特別是保險市場和業務層面的政策。所以,央行不僅要做好協調工作,還要深入了解方針政策和相關的市場、業務。
更值得關注的是,易綱目前的級別為中央候補委員,而周小川的身份是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并且擔任中共第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
相比而言,易綱的級別略低于周小川,而新的一行兩會金融監管架構中,央行須發揮強勢作用,易綱在日后的強央行身份中能否順利協調一行兩會也是其日后面臨的重要問題。
未來,貨幣政策對經濟發展的穩定作用,人民幣國際化的深度、我國金融機構應對風險的能力,都將形成他作為央行行長的“成績單”。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不良資產行業聯盟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
責任編輯:謝海平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