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將在港發行2025年首期人民幣國債

財政部將在港發行2025年首期人民幣國債
2025年02月07日 06:44 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韓 昱

  2月5日,財政部公布,根據有關工作安排,財政部將于2月19日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發行2025年首期人民幣國債,發行規模為125億元,具體發行安排將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公布。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與2024年相比,今年財政部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國債時間有所提前。2024年,財政部在香港分六期發行了550億元人民幣國債,其中在3月13日發行了首期120億元人民幣國債,彼時的發行時間已較往年有所提前,受到市場歡迎。

  “今年財政部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國債時間提前,體現了政策的前瞻性和靈活性。”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同時,今年財政部在香港發行的首期人民幣國債規模為125億元,較去年首期(120億元)也有所提高。

  在陜西巨豐投資資訊有限責任公司高級投資顧問朱華雷看來,今年一開年就在香港發行如此大規模的人民幣國債是向市場傳遞積極信號,表明了對香港金融市場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信心,也有助于增強投資者對香港金融市場和人民幣資產的信心。此外,提前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國債可以為市場提供更明確的政策導向和資金供給預期,有助于穩定市場利率和匯率預期,降低市場波動,促進金融市場的穩定運行。

  “今年在香港發行的首期人民幣國債規模加大,說明香港金融市場對人民幣國債的接納能力和需求在提升,反映出國際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的認可度和興趣持續增加。”宋向清表示,這也有助于更好地調節香港市場的人民幣資金供求關系。

  去年3月份在香港發行當年首期人民幣國債后,財政部又分別于去年6月5日、7月10日、8月14日、10月16日、12月11日發行了規模為110億元、90億元、90億元、80億元、60億元的人民幣國債。

  從對香港金融市場的影響看,宋向清認為,財政部在香港常態化發行人民幣國債,一方面能擴大香港債券市場規模,帶動其他機構在香港發債融資,豐富香港市場高信用等級人民幣投資產品系列;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更加完善的香港人民幣債券收益率曲線,為金融產品定價提供更準確的參考依據。此外,還可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參與香港金融市場交易,增加市場資金量和活躍度,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增強香港金融市場在全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財政部常態化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國債,既是香港金融市場發展的重大機遇,也是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重要推動力。”朱華雷表示,此舉可以增加人民幣在國際金融市場的使用頻率和接受度,推動人民幣在國際結算、儲備等方面的國際化進程。

  宋向清也認為,此舉為國際投資者提供了高質量、低風險的人民幣投資產品,有效拓寬人民幣資產配置渠道,滿足國際投資者多元化投資需求,增強國際投資者持有人民幣的意愿。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郝欣煜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1-17 宏海科技 920108 5.57
  • 01-16 亞聯機械 001395 19.08
  • 01-16 海博思創 688411 19.38
  • 01-14 富嶺股份 001356 5.3
  • 01-13 超研股份 301602 6.7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