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汽車集團楊彥鼎:中國汽車“新四化”

東風汽車集團楊彥鼎:中國汽車“新四化”
2024年07月16日 14:47 睿見Economy

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

專題:2024中國汽車論壇

  2024年7月11-13日,2024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嘉定舉辦。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總院院長楊彥鼎出席并演講。

  以下內容為現場演講實錄:

  首先,非常榮幸能參加此次第六屆全球汽車技術發展領袖峰會,也特別感謝中國汽車協會創造這次交流的機會,大家探討的內容對整個汽車行業發展有很大幫助,各位專家交流思想,分享成果,對每個汽車企業未來的發展也都有很大的助力,非常感謝。

  我首先分享一下我一點點感想,這十年我覺得是整個汽車行業高速發展的十年,我覺得非常有幸,一是我們能夠見證汽車快速發展的十年,由于國家做出了新能源汽車發展必由之路的頂層設計,才讓我們有這樣的十年;二是很慶幸,本人包括在座的各位能參與其中,真正成為這十年過程當中的奮斗者。

  這十年,我作為一位從事研發工作的汽車研發人,總體有兩個感受:

  第一,特別艱難的十年。這十年來對于研發人員來講,為了產品能夠快速高質量投放市場每天加班加點,我們的開發周期從36個月縮短到24個月,從24個月還要挑戰16個月,我相信每一個參與產品開發的研發人員都經受了很大的挑戰。

  第二,這十年來,技術發展特別快。各個行業、各個領域都有快速的技術突破,當前汽車行業更是跨領域、跨專業的突破,要跟上這樣的節奏,每天都要學習。我最早是負責底盤設計的,后來參與整車集成開發,現在也需要在智能化領域不斷學習,不學習就會落后。

  總體來講,無論是產品開發還是技術研究領域都特別難。

  第二個感受是特別幸運,能參與到這個新的汽車時代,在這個過程中,隨著汽車行業的成長,企業能共同成長,我本人包括在座的各位都能跟隨這個行業共同成長,我覺得特別幸運,這其實得益于中國汽車在新能源領域實現了換道超車,但同時我也在思考,我們在這次換道超車中取得了先機,那么面向未來,如何能夠持續在換道超車中取得先機?

  我今天想從幾個方面分享,中國汽車“新四化”,包括了電動化、智能化、低碳化和全球化,從研發角度來講,我想更多從電動化、智能化、低碳化分享一下我的觀點,同時簡單報告一下東風的一些成果。

  “精、深、特、細、好”我感受特別深,現在我們從系統層面,包括電驅動。電驅動做到現在這個程度了,還應該在哪些方面去做技術的突破和創新?實際上很多東西還要往深里做、往精里做。比如,電驅動之前從圓線電機到扁線電機,因為槽滿率的提升,電機的效率大幅提升,電機大幅小型化,轉子的技術讓它實現了高速化,現在電機已經發展到技術上一個非常好的程度。未來還有什么樣的技術呢?扁線電機繞組從8層做到10層,未來是不是不斷疊層呢?比如最近也有用利茲線的方式,使得銅的利用率大幅提升,這樣能進一步降低成本,提升性能;另外特斯拉通過電機轉子包覆碳纖維,實現了更高的轉速。這些方面我們是不是還有很多技術突破的方向?我覺得我們可以繼續往精里做、往深里做、往細里做,才能實現更多的技術創新。

  剛才竺延風總、豐田的專家都分享了混動技術相關觀點,其實發動機熱效率提升之后,混動專用發動機的實質就是如何讓每一滴油發更多電,這背后實際上就是發動機的熱效率如何提升,如何進一步在結構上設計優化,如何在有效的工況點做持續的改進提升,這都是我們發展的方向。

  另外,電動化系統最終要反映在整車的集成優化上。比如線控技術和電動化的集成,未來整個汽車都是毫秒級的控制,我們要通過毫秒級的集成控制和系統深度融合大幅提升整車性能。剛才付會長講到了東風猛士,我講一個小例子。東風猛士917的開發過程中,我們針對用戶沖沙場景開展專項標定,在起伏的沙丘沖沙經常會有飛躍沖坡的工況,在落地的瞬間,整個車輪就會飛轉,這個飛轉會對整個系統帶來很大的影響,我們針對性開展了非常精細化的控制,通過控制實現性能的大幅提升。

  后續在電動化領域還有很多精、深、細、好的工作去做,這是電動化。

  智能化方面,剛才靳總的觀點我也很贊同。我認為智能化的基礎是電子電氣架構,當前東風也在開展中央集成式的電子電氣架構開發,將來也會在全集團內進行應用,它為未來整個智能化發展打下一個非常堅實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才有端到端的智能駕駛,同時,我們也在車路云一體化上精耕細作。未來中國在智能化方面,單車智能和車路云一體化應該是融合發展,我覺得將來是中國汽車能夠持續領先的優勢。

  低碳化層面剛才大家也有分享,我覺得更多要用到材料領域的研究,從全生命周期的碳排角度來講,材料領域的創新應該有非常大的價值和意義,包括一體化壓鑄的出現,對整車工藝結構的優化,對于整車碳排的優化,包括現在在研究的燃料電池技術也是為了實現凈零碳排放。在這些領域,我覺得都有很多創新,東風也會持續積極探索和實踐。

  最后我還想分享一下,中國要實現可持續換道超車,精準把握下個換道點并持續突破,還有一個體制機制的問題,我們有新興的生產力,還要有新型的生產關系,同時要不斷通過組織變革以及人才培養為行業發展賦能。

  謝謝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7-23 博實結 301608 --
  • 07-22 力聚熱能 603391 --
  • 07-15 綠聯科技 301606 21.21
  • 07-11 科力裝備 301552 30
  • 07-01 喬鋒智能 301603 26.5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