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丨張瑜
核心觀點
1、居民凈資產收縮,導致企業境況偏弱,同時財政補位不足,目前出口仍超預期,所以,出口增速波動放大可能是新一輪穩增長的重要觸發條件,也是引發市場開始博弈新一輪穩增長的關鍵。
2、往后看,基數波動或帶來9月、11-12月出口同比讀數面臨較大壓力,再結合外需總量視角、商品結構視角的判斷,四季度需求層面下行壓力或逐漸顯現,意味著環比增長動能趨弱,11-12月出口同比讀數掉檔風險或更高。
3、同時,考慮到美國大選這一不確定因素也是四季度塵埃落定。因此,我們提示,四季度出口波動放大的風險較高,可能觸發市場進入穩增長政策預期博弈的關鍵期。
報告摘要
一、出口數據或是政策博弈的觸發條件之一
(一)關注出口:或是新一輪穩增長的關鍵觸發器
當下宏觀經濟狀態分部門來看,由于居民凈資產增速轉負,居民部門去杠桿、縮表,居民的存款難以通過支出轉化為企業盈利,企業居民存款增速差處在相對低位,經濟循環偏弱,導致企業境況不佳,同時財政補位不足,目前外需層面仍偏強,所以出口增速波動放大可能是新一輪穩增長的關鍵觸發條件之一。
(二)何時觸發:四季度或進入政策預期博弈關鍵期
重點是出口增速掉檔的時點,可能引發市場對政策預期的變化,開始博弈新一輪穩增長:四個視角共同指向四季度出口波動放大的風險較高,可能觸發市場進入穩增長政策預期博弈的關鍵期。
1、總量視角:外需降溫或加劇下半年出口下行壓力
總量視角來看,外需客觀有所降溫,后續出口下行壓力或有所加劇;且11-12月風險或相對更大。一是,7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PMI時隔半年再度落入榮枯線以下。二是,8月主要經濟體制造業PMI均值延續回落趨勢(圖3)。三是,從PMI新訂單指數歷史同期中值來看,11-12月或季節性轉弱(圖4),也可能成為四季度出口波動加劇的潛在因素之一。
2、商品視角:消費電子出貨旺季或支撐出口韌性到三季度末
結合出口商品結構特征來看,當下出口重要支撐之一是電子鏈條(圖5),目前來看電子需求截至三季度末或仍有韌性,或預示出口波動風險更大的時點在四季度。
3、基數視角:基數波動或帶來11-12月出口同比讀數掉檔風險較高
首先,怎么理解基數壓力?重點看去年當月環比是否高于歷史同期均值,若是,則意味著基數壓力較大。因此,從環比基數視角看,9月、11-12月基數壓力較大(圖7)。
其次,在基數壓力的基礎上,2024年當月出口環比越弱,出口同比讀數下滑自然越嚴重。而當月出口環比更多反映的是需求動能。
所以,結合外需總量視角、商品結構視角的判斷,四季度需求層面下行壓力或逐漸顯現,意味著環比增長動能趨弱,帶來11-12月出口同比讀數掉檔風險或更高。甚至悲觀情景下我們測算,12月單月出口同比有轉負可能(圖8)。
4、風險視角:四季度美國大選塵埃落定也是觸發政策博弈的重要條件之一
今年而言,一大不確定性來自于美國大選,或者換句話說是特朗普究竟會否上臺再任總統。若特朗普上臺,開啟新一輪對華加征關稅是大概率事件。因此,在美國總統確定之前,企業部門(是否“搶出口”)和政府部門(是否政策發力)可能都采取觀望姿態。所以,從風險視角而言,四季度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相當于消除一個不確定風險因素,也是觸發政策博弈的重要條件之一。
風險提示:外需波動超預期
報告目錄
報告正文
出口數據或是政策博弈的觸發條件之一
(一)關注出口:或是新一輪穩增長的關鍵觸發器
當下宏觀經濟狀態分部門來看,由于居民凈資產增速轉負,居民部門去杠桿、縮表,居民的存款難以通過支出轉化為企業盈利,企業居民存款增速差處在相對低位,經濟循環偏弱,導致企業境況不佳,同時財政補位不足,目前外需層面仍偏強,所以出口增速波動放大可能是新一輪穩增長的關鍵觸發條件之一。
(二)何時觸發:四季度或進入政策預期博弈關鍵期
重點是出口增速掉檔的時點,可能引發市場對政策預期的變化,開始博弈新一輪穩增長。目前來看,今年截至7月,我國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累計同比增速6.7%,7月單月出口同比6.5%,均在5%以上。往后看,四個視角共同指向四季度出口波動放大的風險較高,可能觸發市場進入穩增長政策預期博弈的關鍵期。
1、總量視角:外需降溫或加劇下半年出口下行壓力
總量視角來看,外需客觀有所降溫,后續出口下行壓力或有所加劇;且11-12月風險或相對更大。一是,7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PMI時隔半年再度落入榮枯線以下,其中,表征未來需求的PMI新訂單分項指數也落入萎縮區間,或預示了未來整體外需的降溫趨勢。二是,8月主要經濟體制造業PMI均值延續回落趨勢,或指向全球制造業PMI存在進一步下行壓力(圖3)。三是,從PMI新訂單指數歷史同期中值來看,11-12月或季節性轉弱(圖4),也可能成為四季度出口波動加劇的潛在因素之一。
2、商品視角:消費電子出貨旺季或支撐出口韌性到三季度末
結合出口商品結構特征來看,當下出口重要支撐之一是電子鏈條(圖5),目前來看電子需求截至三季度末或仍有韌性,或預示出口波動風險更大的時點在四季度。一是,根據美國ISM企業調查,截至7月,美國計算機及電子產品行業的企業仍預計訂單景氣偏上行,表示“正常”訂購趨勢將在2024年下半年某個時候恢復;二是,三季度是消費電子傳統出貨旺季(圖6),或意味著電子需求的支撐至少持續到三季度末。
3、基數視角:基數波動或帶來11-12月出口同比讀數掉檔風險較高
首先,怎么理解基數壓力?重點看去年當月環比是否高于歷史同期均值,若是,則意味著基數壓力較大。因此,從環比基數視角看,9月、11-12月基數壓力較大(圖7)。以9月數據舉例說明。2023年9月,人民幣計價出口環比為4.9%,遠高于歷史同期平均(2012-2023年)的2.7%。這意味著,如果2024年9月出口環比僅持平于季節性規律(2.7%),9月當月出口同比相較于8月的同比讀數就會回落約2.2個點(4.9-2.7)[1]。換言之,2024年9月出口環比也需要遠超季節性,達到4.9%,才能保證9月出口同比讀數不掉。
其次,在基數壓力的基礎上,2024年當月出口環比越弱,出口同比讀數下滑自然越嚴重。而當月出口環比更多反映的是需求動能。
所以,結合外需總量視角、商品結構視角的判斷,四季度需求層面下行壓力或逐漸顯現,意味著環比增長動能趨弱,帶來11-12月出口同比讀數掉檔風險或更高。甚至悲觀情景下我們測算,12月單月出口同比有轉負可能(圖8)。
4、風險視角:四季度美國大選塵埃落定也是觸發政策博弈的重要條件之一
最后,對于出口而言,除了基本面以外,外部貿易政策環境也是重要影響因素。今年而言,一大不確定性來自于美國大選,或者換句話說是特朗普究竟會否上臺再任總統。若特朗普上臺,開啟新一輪對華加征關稅是大概率事件,對我國出口或造成不小沖擊。因此,在美國總統確定之前,企業部門(是否“搶出口”)和政府部門(是否政策發力)可能都采取觀望姿態。所以,從風險視角而言,四季度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相當于消除一個不確定風險因素,也是觸發政策博弈的重要條件之一。
[1] 此計算辦法為粗略估算,精確的辦法應該計算兩種環比讀數下,過去12個月環比累計漲幅的差異。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