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4年以來多晶硅進入過剩周期,價格持續探底,企業盈利能力顯著承壓,對此部分硅料企業采取減產控產檢修等措施應對市場壓力,多晶硅產能出清和去庫存加快短期內將有利于緩解產能過剩,市場供應大幅減少對多晶硅價格提供有力支撐,此外,為引導產能質量提升,國家對多晶硅的產業政策整體呈現積極支持并加強監管特點,但后續受新增產能釋放、市場供應增加等因素影響,多晶硅價格回歸供需基本面主導的合理區間仍待觀望,需關注后續供需錯配改善情況。
正文
政策環境
多晶硅為光伏組件的關鍵原材料,處于產業鏈的上游核心環節,近年來國家對多晶硅的產業政策整體呈現積極支持并加強監管特點,以引導及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標準規范等方面政策出臺有望改善多晶硅行業供需格局,并引導產能質量提升,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
在“雙碳”目標的推動下,綠色低碳已成為我國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能源消費結構正加速向清潔低碳轉型。作為能源轉型的重要引擎,光伏行業在政策引導、市場主導、技術進步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快速發展,規模持續擴大、技術迭代加速推進、國內外市場不斷拓展,已成為我國具有完整產業鏈和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多晶硅為光伏組件的關鍵原材料,處于產業鏈的上游核心環節,其發展對于整個光伏產業鏈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政策方面,基于光伏產業在能源轉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多晶硅產能擴張情況,近年來國家對多晶硅的產業政策整體呈現積極支持并加強監管特點,以引導及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2023年以來,多晶硅產業的政策重點包括推動下游領域發展,鼓勵行業技術創新,合理布局新增產能、推動行業穩定發展,以及鼓勵多晶硅企業向自動化、數字化、信息化進步,降低能耗水平,推動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等。
其中,標準規范方面政策有望通過行業政策調整,引導產業合理布局新建擴建產能,避免低水平盲目擴張,進而推動供需格局逐步改善,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目前,多晶硅行業在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進入新一輪震蕩周期,產業階段性供需失衡,產業鏈價格快速下滑,企業經營承壓。在此背景下,相關部門或將暫緩新增硅料產能審批,并考慮引導行業產能質量提升,以控制新增及整體產能擴張速度,緩解供大于求局面以及產業發展中的無序競爭問題,并逐步穩定價格。
產業格局
受下游需求刺激,多晶硅持續快速擴張,產量提升增速明顯,但近年來下游增速相對較弱,多晶硅產業進入過剩周期;硅料頭部企業通過減產控產等方式應對市場壓力,產能出清過程持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供需失衡;多晶硅的產品形態和材料類型呈現雙重轉型趨勢,預計未來多晶硅將以N型料為主,顆粒硅的技術突破也將進一步推動硅料行業技術變革。
近年來多晶硅產能持續快速擴張,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CPIA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全國多晶硅有效產能230萬噸/年,同比增加97.2%。除已投產產能外,多晶硅仍有較多新規劃產能處于待投產中,根據百川盈孚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預計2024年多晶硅新建產能約122.5萬噸。產量方面,自2021年起,多晶硅產量增速明顯提升,2023年多晶硅產量大幅增長至150.14萬噸,同比增長85.13%。根據硅業分會統計,2023年,多晶硅產業前五大頭部企業包括永祥股份、協鑫科技、新特能源、東方希望和新疆大全,市場占有率分別為19.4%、17.6%、13.9%、11.8%和10.2%,前五大市場占有率超過70%,行業集中度較高。從全球產能布局看,截至2023年末,全球多晶硅總產能和產量分別約為245.8萬噸/年和160.8萬噸,其中在世界排名前列的多晶硅企業多集中于中國。
多晶硅下游應用方向主要為光伏和半導體產業,以光伏產業為主。在需求利好的背景下,光伏裝機容量保持高速增長,帶動多晶硅短期擴產加速。但近年來下游光伏裝機需求增速相對多晶硅產能增速較慢,多晶硅產業進入過剩周期,與此同時光伏產業鏈主要材料價格不斷下探,價格下行風險進一步加劇,在終端需求釋放不足的情況下,光伏行業無法快速消納集中釋放的多晶硅產能。面對供需錯配壓力,硅料頭部企業陸續宣布開展減產、控產、檢修等計劃,通過降開工、降負荷、去庫存等方式緩解市場沖擊,產能出清過程持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供需失衡。2025年初期,多晶硅行業保持較低開工率,根據百川盈孚數據統計顯示,2025年2月20日,多晶硅開工率為35%。
區域發展方面,我國多晶硅產業逐步向具有能源優勢的地區集中,尤其是在內蒙古、新疆、青海、四川等清潔能源豐富的地區,這些區域因能源和成本優勢,成為多晶硅生產的主要聚集地。同時,通威股份、協鑫科技等部分頭部企業正加速推進上下游一體化發展,通過延伸產業鏈、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和推動綠色環保生產,逐步形成高效協同的產業發展模式,為行業競爭力提供有力支持。
產品結構方面,多晶硅的產品形態和材料類型呈現雙重轉型趨勢,以產品形態分類,目前多晶硅的主流產品為棒狀硅,但顆粒硅憑借降本及生產提效等優勢其體量呈現高速擴張的態勢,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此外,N型硅片因其光電轉換效率更高,市場正在從P型向N型轉型,從而帶動多晶硅從P型料向N型料轉型,預計未來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多晶硅將以N型料為主。
工藝技術方面,生產多晶硅的工藝技術主要為改良西門子法和硅烷流化床法。改良西門子法由西門子法改進而成,實現了多晶硅生產的閉路循環,其生產技術更為成熟和穩定,是目前市場的主流生產工藝。協鑫科技作為高效光伏材料研發和制造商,將硅烷流化床技術應用于顆粒硅的生產中。相較于傳統的西門子法生產棒狀硅,硅烷流化床法顆粒硅在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顯著降低,同時顆粒硅的單位制造成本也相對較低,顆粒硅技術的突破將進一步推動硅料行業技術變革。同時,在各地取消優惠電價政策的背景下,顆粒硅的經濟性更加突出。
盈利能力
2023年以來,多晶硅價格呈現出下跌趨勢,多晶硅行業內企業盈利能力顯著承壓。但隨著部分硅料企業采取減產檢修措施,預計未來庫存壓力有所緩解,短期內市場供應大幅減少對多晶硅價格提供有力支撐。
在供給端,多晶硅生產需要高額資本投入且建設周期較長,而需求端則高度依賴政策驅動,導致供給擴張速度往往滯后于需求增長的節奏。2023年以來,多晶硅價格呈現出下跌趨勢,并存在庫存較高壓力,價格回暖存在不確定性。2024年下半年,硅料端行業庫存約35萬噸,多晶硅庫存仍處于較高水平,多晶硅價格跌破現金成本,價格持續探底,行業處于連續虧損狀態。
受國內階段性供需錯配形勢持續加劇,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產品價格持續走低的影響,多晶硅行業內企業盈利能力顯著承壓。市場占有率較高的通威股份其光伏板塊的主要業務是高純晶硅的生產與銷售,2024年前三季度,通威股份連續虧損,銷售毛利率同比下降21.56個百分點,產品價格下降速度快于成本下降幅度,導致毛利率快速收窄。同時,由于產能階段性過剩,產品難以形成滿銷狀態,通威股份高純晶硅產能利用率及產銷率均有所下降。面對產業深度調整期的劇烈波動,臨近2024年末通威股份等部分頭部硅料企業宣布將階段性進行減產檢修,庫存壓力將有所緩解,預計未來短期內市場供應大幅減少對多晶硅價格提供有力支撐。根據Wind數據顯示,2025年1月初期光伏級多晶硅價格呈現小幅上漲態勢。
未來展望
多晶硅產能出清和去庫存加快短期內將有利于緩解產能過剩,但后續多晶硅價格回歸供需基本面主導的合理區間仍待觀望。
當前,多晶硅行業面臨階段性產能過剩、電網和儲能基礎設施限制以及非市場因素干預等問題,市場持續在低位徘徊。隨著頭部企業的減產,行業供給逐步收縮,減產態勢漸趨明顯。有關行業規范政策的出臺以及行業自律限產、庫存去化步伐加快,短期內為價格的企穩和修復提供了動力。此外,2024年12月26日,多晶硅期貨正式掛牌交易,多晶硅期貨的蓄水池作用將對市場供需關系和現貨價格產生一定的利好影響。
展望2025年,多晶硅行業產能出清和去庫存加快短期內有利于緩解產能過剩,初期價格震蕩上揚,但后續受西南地區復產可能性較大、新增產能釋放、市場供應增加等因素影響,多晶硅價格回歸供需基本面主導的合理區間仍待觀望。
報告聲明
本報告分析及建議所依據的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本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所依據的信息和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化。我們已力求報告內容的客觀、公正,但文中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依據本報告提供的信息進行證券投資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概不負責。
本報告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和發布。如引用、刊發,需注明出處為大公國際,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
(本文作者介紹:大公國際作為中國國新控股子公司,成立于1994年,擁有獨創的評級方法和評級技術,科研成果豐富。)
責任編輯:趙思遠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