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坤
當昔日網紅小家電流量紅利不再后,小熊電器如今深陷多重困境中。近日,小熊電器發布了2024年財報,實現營業收入47.58億元,同比增長率僅為0.98%,已與以往的兩位數增幅不可同日而語,實現歸母凈利潤2.8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縮水超三分之一。
當流量經濟逐漸退潮,誰在裸泳則暴露無遺,曾經爆火的網紅小家電賽道,如今卻來到了瓶頸期。據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2024年廚房小家電整體零售額609億元,同比下降0.8%。不僅是小熊電器,賽道中從頭部乃至尾部的公司均在經歷紅利消退后的陣痛,各盡所能求生或再突破。
而小熊電器打出多元化戰略多年后,公司不僅整體業績表現掉頭向下,核心業務廚房小家電也面臨下滑,部分凈利潤由去年收購的羅曼智能貢獻。同時,小熊電器過去一年生產量明顯超過銷售量,存貨周轉天數升高下或存在存貨滯銷風險。
核心業務下滑、凈利潤暴跌35.37%創上市以來最大跌幅 存貨激增存滯銷風險
從近幾年小熊電器的業績表現來看,以往整體環境及相關政策帶動的“宅家經濟”也曾一度給小熊電器帶來利好,2022年及2023年,小熊電器的營收規模分別同比增長14.18%、14.43%,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36.31%、15.24%。然而,當“網紅”逐漸過氣,消費者開始更注重各品類小家電的實用性與性價比,小熊電器便開始降速。2024年,小熊電器營收規模相比去年近乎0增長,而歸母凈利潤則暴跌35.37%至2.88億元,創下公司上市以來的最大跌幅。

一直以來,從廚房小家電起步,小熊電器也在部署多元化,不斷擴充產品品類,目前公司的產品除了廚房小家電之外,還包括生活小家電、個護小家電、母嬰小家電和其他等。但廚房小家電依然是公司的業務重心,為小熊電器貢獻絕大部分營收。然而,2024年小熊電器的核心賽道卻受到一定沖擊,廚房小家電業務實現營收32.76億元,相比去年的36.44億元同比減少10.10%,占營收比重從77.33%降至68.84%。核心業務的下滑,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過去一年營收規模的增長停滯。更何況,2024年廚房小家電的毛利率也減少了近2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2024年小熊電器的生活小家電、個護小家電、母嬰小家電營收同比增長分別為15.33%、174.31%、31.83%,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彌補了廚房小家電的下滑,然而由于這些類型的產品收入規模仍然較小,且部分依賴代工、外部采購等,對公司業績的支撐仍難言持續性。
2024年,小熊電器在小家電行業的產品銷售量為4598.04萬臺,與去年相比僅增長2.63%,然而生產量卻為5057.57萬臺,相比去年增長16.84%,即生產量明顯超過銷售量,而庫存量則由857.26萬臺增長至1211.91萬臺,同比大增41.37%。截至2024年底,小熊電器的存貨水位來到新高9.24億元,在存貨的激增下,公司的存貨周轉天數由2023年的76.58天增加至2024年的90.27天,存在一定滯銷風險。
營銷與研發投入失衡 2024年股價創新低投資者難言認可
除了核心業務縮水、毛利率下滑之外,近年來小熊電器高企的費用支出也進一步侵蝕了公司的利潤空間。
2022-2024年,小熊電器的銷售費用分別為7.30億元、8.84億元、8.64億元,同期管理費用分別為1.54億元、1.90億元、2.36億元,研發費用分別為1.37億元、1.43億元、1.95億元,2024年公司的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8.17%、4.95%、4.09%。由此來看,不僅費用高企,營銷與研發的投入失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小熊電器的“重營銷輕研發”。
更何況,即便是已經驟降35.37%的歸母凈利潤表現,背后卻依然暗藏水分。2024年7月,小熊電器斥資1.54億現金收購羅曼智能61.78%股權,收購完成后羅曼智能納入小熊電器的合并報表范疇。在收購時,羅曼智能承諾2024-2026年的凈利潤將不低于1500、2500、4000萬元,三年合計不低于8000萬元。實際上,2024年羅曼智能實現6883萬元。換言之,2024年小熊電器已然縮水的凈利潤中還有部分是收購而來,如果剔除這部分影響,或暴露出公司的核心主業實際更不容樂觀。
而從過去一年的市場表現來看,投資者對小熊電器顯然也難言認可。盡管股價曾在2020年中旬一度漲至165元/股,但自此之后小熊電器的股價便一路跌宕下行,2024年初時已然跌至50元以下,2024年9月曾創新低至35元。

責任編輯:公司觀察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