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 | 溫彬
4月24日,央行發布公告,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25日將以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6000億元MLF操作,期限為1年期。
因本月有1000億元MLF到期,在4月25日進行6000億元MLF操作后,會實現凈投放5000億元。這也是繼3月之后,MLF再度超量續作,且凈投放規模較3月明顯增多(凈投放630億元),維穩流動性信號明顯,展現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取向。
一、流動性擾動因素增多,4月MLF大幅超量續作釋放明顯的維穩信號
在大稅期、政府債加快發行、銀行分紅等多因素擾動下,下階段資金面面臨一定趨緊壓力,MLF大幅凈投放有助于平穩流動性,釋放積極信號。
一是4月是傳統財政“凈繳稅”大月,企業需要預交所得稅,單月繳稅規模多達1.5萬億元之上,稅期走款對資金面擾動加大。
二是4月底開始啟動今年1.3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和5000億元注資特別國債的發行,加之未來一段時間政府債仍會保持較快發行節奏,意味著債市將迎來更大規模的發行高峰,需要央行通過適當的流動性安排,確保政府債券順利發行,強化貨幣與財政政策協同。
4月24日,有兩期超長期特別國債進行招標,這也是今年20年期、3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首次發行,額度分別為500億元和710億元。同日,注資特別國債也開啟發行,期限5年,首期規模1650億元。加之專項債“自審自發”加速推進,預計二季度政府債凈融資額有望達到4.3萬億元左右,成為流動性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三是考慮到國有大行的增資落地時間為2025年6月底前,被注資大行預計要在4-6月前完成2024年下半年分紅分配,不影響定增進程,進而造成期間流動性從銀行體系抽離。
此外,在當前關稅博弈和外部不確定性加大的環境下,國內穩增長政策進一步出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也在加大。央行大幅加量續作MLF,也體現了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的政策取向,釋放了貨幣政策穩增長發力的信號。
二、4月MLF操作量較大,或對價格形成一定下拉,更加貼近市場利率水平
從3月起,為更好滿足不同參與機構差異化資金需求,央行調整MLF的操作方式,由單一價位中標調整為多重價位中標(即美式招標)。不再有統一的中標利率,標志著MLF利率的政策屬性完全退出。
4月MLF大幅超量續作,充分滿足銀行體系需求,或對其價格形成一定下拉作用,有助于銀行負債成本改善,也可以使得MLF利率更加貼近市場利率水平,向1年期同業存單等價格靠攏,更加實質性弱化其政策屬性,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
三、MLF大幅超量續作或形成對降準的替代,為后續保留更多政策空間
去年9月降準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6.6%,距離5%的合意下限空間已日益縮窄。同時,降息仍面臨內外多重約束。為此,在目前市場利率整體處于相對低位,以及國內外形勢仍需繼續觀察下,降準降息等政策的使用或仍相對謹慎。
在此背景下,央行加大通過MLF向市場注入中期流動性的力度,可以在滿足流動性需求、釋放穩定信號的同時,為后續保留更多政策空間。
(本文作者介紹: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